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基于速度向量成像测定左室壁机械延迟的改良IEGM法优化CRT室室间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7 15:16

  本文关键词:基于速度向量成像测定左室壁机械延迟的改良IEGM法优化CRT室室间期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室室间期


【摘要】:[目的]本研究运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测定左室壁机械延迟,探讨基于速度向量成像技术的改良IEGM法优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y,CRT)室室间期(Inter-ventricular delay,VVD)能否较传统IEGM优化法提高CRT应答率,改善血流动力学效应。[方法]选取2014年05月至2015年0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符合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制定的心力衰竭治疗指南CRT I类适应症的住院患者30例(含扩张型心肌病27例,缺血型心肌病3例)为研究对象,完成术前基线资料收集、常规心脏彩超检查,并运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分析左室十二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12)评估左心室室内同步性,测定左室壁机械收缩延迟节段,获得左室最晚收缩部位。按患者性别、NYHA分级、心衰原因、QRS间期等指标1:1配对研究组及对照组各15例,配对成功后分别以两种方法优化进入临床随访。研究组选择最接近机械收缩最晚节段的静脉植入左室电极,对照组常规方法植入左室电极,并成功植入CRT,术后所有患者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给予标准药物治疗(包括ACEI、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等)。研究组优化首先入选50例健康正常成人,以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测定生理状态下左室游离壁与后间隔之间的机械延迟(A’值),以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测定研究组患者左室游离壁与后间隔之间的机械延迟(△’值),代入公式:V-Vopt=0.5×(△'-A')获得最VVD;对照组以传统IEGM法(公式:V-Vopt=0.5×△)获得最佳VVD,两组患者均以超声指导优化法优化AVD,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月、3月、6月的临床指标、心脏彩超常规指标及同步性指标。[结果]入选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CRT植入,完成术后6月随访,以术后6月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较术前减少15%及以上为应答。机械延迟组因受冠状静脉靶血管条件限制,左室电极植入部位与术前测定收缩延迟节段相符9例,术后8例应答(应答率89%);余6例患者左室电极植入部位与术前测定收缩延迟节段不相符,其中4例应答(应答率67%)。传统IEGM法优化组11例应答(应答率73%),速度向量技术测定左室壁机械延迟的改良IEGM法优化VVD 12例应答(应答率80%);与传统IEGM法相比,改良IEGM法房室间期无明显差异,室室间期较短(14.7±7.4ms vs 27.3±8.6ms P0.05)。术后6月左室射血分数08.1±4.8%vs35.4+3.5%,P0.05)较传统IEGM法提高,左室12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77.5±23.5ms vs 87.4±18.9ms P0.05)心室间机械延迟时间(48.2±13.8ms vs53.2±16.0ms P0.05)较传统IEGM法改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二尖瓣反流面积(MRA)、主动脉瓣血流速度时间积分(AVVTI)、明尼苏达心衰评分(MLHFQ)及术后6分钟步行试验(6MWT)与传统IEGM法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能准确测定左室十二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定位左室收缩延迟部位,以指导左室电极植入部位。基于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测定左室壁机械延迟的改良IEGM法优化CRT VVD能较传统IEGM法更有效改善左室内及左右心室间同步性,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有提高应答率的趋势,但因样本较少,还需更多研究明确。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室室间期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1.6
【目录】:
  • 缩略词表5-7
  • 中文摘要7-9
  • 英文摘要9-12
  • 前言12-16
  • 材料与方法16-25
  • 结果25-29
  • 讨论29-33
  • 结论33-34
  • 参考文献34-38
  • 附录38-44
  • 综述44-62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RT)优化方法概述44-53
  • 参考文献49-53
  • 经皮下隧道左室电极重置1例53-56
  • 参考文献55-56
  • 心脏起搏器电极重置21例回顾分析56-62
  • 参考文献60-62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62-63
  • 致谢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学智;刘俐;;速度向量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24期

2 孙晖;赵宝珍;;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在心脏及血管研究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年11期

3 胡业深;章春泉;;速度向量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J];实用临床医学;2009年09期

4 白冰;赵宝珍;;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在评价血管运动力学方面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年02期

5 甘书芬;王挹青;;速度向量成像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综述;2010年03期

6 田鹏;杜毅力;;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在血管壁运动状态中的应用现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03期

7 龙滨;尹立雪;;速度向量成像技术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年10期

8 李艳萍;倪锐志;;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代谢性疾病心功能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2年01期

9 谢君;徐晓红;;速度向量成像的临床应用及前景[J];中国科技信息;2013年08期

10 朱秀玲;马琳;;速度向量成像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方;李泉水;张家庭;王先明;;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的评价[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2 田鹏;杜毅力;;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在血管壁运动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展望[A];2010年贵州省医学会超声学分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阎国辉;智光;徐勇;侯海军;周肖;;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正常人心脏收缩同步性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邹春鹏;黄品同;陈琳;赵雅萍;孙海燕;;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糖尿病人早期颈动脉弹性改变的研究[A];2007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王晓Z,

本文编号:988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9885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9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