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细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26 07:52
【摘要】:目的:研究耳炎差异球菌(A.otitidis)、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在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SOM)中耳积液中的检出率以及在鼻咽部中的繁殖情况,以探讨其对儿童SOM的意义。方法:采用传统细菌培养方法和PCR方法,观察4种细菌在中耳积液和鼻咽部中的检出率。结果:通过细菌培养,中耳积液中致病菌的检出率为3.6%,鼻咽部为54.0%,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0.8%、27.0%、4.5%,对51例细菌培养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的标本进行药敏,结果表明39例标本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通过PCR检测,在中耳积液和鼻咽部中同时检测到多种细菌的例数分别是6例和34例。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A.otitidis在中耳积液中的检出率分别为5.4%、5.4%、3.6%和42.3%,在鼻咽部中分别是25.2%、27.0%、13.5%、34.2%。结论:1PCR方法比常规细菌培养方法能够更灵敏地检测出细菌;2儿童慢性SOM可能是由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而A.otitidis可能是儿童SOM最常见的致病菌;3对于SOM儿童,如果疾病初期使用抗生素,建议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detectable rate of A.otitidis,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Haemophilus influenzae and Morrah carinii in the middle ear effusion of chronic secretory otitis media (SOM) in children and their reproduction in nasopharynx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SOM in children. Methods: the detection rate of 4 kinds of bacteria in middle ear effusion and nasopharynx were observed by traditional bacterial culture method and PCR method.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n middle ear effusion was 3.6, and that in nasopharynx was 54.0. The positive rates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Haemophilus influenzae and Mora carinii were 10.8 and 27.04.5.The bacteria were cultured as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and Haemophilus influenzae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39 samples were sensitive to 尾 -lactam antibiotics, 6 cases were detected in middle ear effusion and 34 cases in nasopharynx by PCR. The detectable rates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Haemophilus influenzae and A. katamurium in middle ear effusion were 5.45.40.36% and 42.3%,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bacterial culture method, the ratio 1 PCR method is more sensitive than the conventional bacterial culture method in the detection of chronic SOM, which may be caused by multiple bacterial co-infection, while A.otitidis may be the most common pathogen of SOM in children. 尾-lactam antibiotics are recommended if the disease is initially used.
【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武汉市第三医院耳鼻咽喉科;
【分类号】:R764.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芳;窦晓清;尚红坤;;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体会[J];当代医学;2014年05期

2 文星杰;严尚;王宗贵;杨景朴;张雪;许彦楠;;鼻内镜下尖牙窝穿刺径路治疗上颌窦囊肿[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年03期

3 张良春;漆一飞;;98例食管异物诊治分析[J];贵州医药;2014年04期

4 王芳;尚红坤;;中医综合护理在扁桃体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光明中医;2014年09期

5 王建山;;鼻内窥镜手术加下鼻道开窗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临床分析[J];交通医学;2014年02期

6 曾冬前;翁永彩;顾东胜;王天生;;鼻内镜下2种不同术式切除腺样体疗效的比较[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年13期

7 褚莉萍;齐少恒;吴静;王洪飞;;39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镫骨肌反射临床分析[J];淮海医药;2014年04期

8 杨春雷;李广润;缪广林;刘杰;;64排螺旋CT斜冠状面重建在鼻骨骨折58例中的应用[J];交通医学;2014年03期

9 王健;;下睑下缘切口入路治疗鼻骨-上颌骨额突复合骨折11例[J];交通医学;2014年04期

10 单雅敏;蔡昌枰;王士礼;张浩;;前壁切除及塑料片贯穿缝合治疗耳廓假性囊肿[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敏;穴位埋线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Th1/Th2,Treg/Th17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邓红园;胆腑郁热型鼻渊患者鼻腔局部温度治疗前后对比探讨鼻腔五度辨证学说[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苏仁杰;小婴儿中耳炎多频声导纳诊断研究[D];宁波大学;2013年

3 叶玉莹;消鸣汤合氟桂利嗪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魏然;500例耳鸣患者证型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李萍;鼻内镜辅助下三种不同入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疗效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6 苗文杰;颞骨高分辨率CT及其重建技术对人工耳蜗植入术难易程度的评估[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7 孙丰林;早期声门型喉癌术后喉形态与嗓音客评估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8 苗红玲;儿童腺样体肥大程度与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的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舜农,陈英,游孟高,张海清,蒋新伟;中耳积液EB病毒壳抗原的免疫球蛋白A(VCA-IgA)抗体测定的临床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2年02期

2 薛慕和,刘雅琴,李莉,冷传刚,王建英;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免疫复合物和抗核抗体测定[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4年04期

3 梁象逢,江丽芳,许耀东,郑亿庆,吴永安,,丁健慧;肿瘤坏死因子α与分泌性中耳炎[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4 王贵锋,黄维国,姜鸿彦,丘建华;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P物质含量的放射免疫测定[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年10期

5 丁志根;菖蒲汁滴耳对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中一氧化氮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6 陈亚秋,孙长兴;分泌性中耳炎病毒、衣原体感染及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5年01期

7 章诗富,鲁子健;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和血清中sIL-2R水平的初步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6年05期

8 黄维国,姜鸿彦,邱建华,王锦玲,刘顺利;P物质及组胺受体拮抗剂对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的影响[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年06期

9 周光琬;王月萍;柯肖枚;;声阻抗测听与中耳积液[J];天津医药;1982年04期

10 余万春,金昕,杜宝东;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内毒素、TNF-α、NO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摘要)[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丽辉;马潇然;亓贝尔;莫玲燕;鲜军舫;刘辉;杨宜林;唐小青;郭连生;韩德民;;中耳积液婴儿的听性脑干反应特性分析[A];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梁耕田;;RANTES、IL-1β与内毒素在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中表达及意义[A];2005年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3 郑谦;;腭裂中耳疾患[A];首届唇腭裂新理论与新技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6年

4 赵晶晶;陈小宁;;陈小宁教授诊治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经验[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彭易坤;;分泌性中耳炎中TGF-β的表达和激素对其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6 江青山;廖剑绚;谭凤君;唐洪波;;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的相关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7 郭军航;;儿童急性大疱性鼓膜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A];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李佩忠;;中耳分泌液中粘蛋白含量测定[A];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陈振芬;谢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体会[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嗓音言语听力医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曹济航;;分泌性中耳炎病因病机及治疗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嗓音言语听力医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冰冰;治中耳炎怎么鼻子用药?[N];健康时报;2007年

2 林富田;银发族耳鸣越拖越重[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3 李福厚;乱擤鼻涕可致中耳炎[N];大众卫生报;2007年

4 叶建萍;为什么感冒会致耳闷[N];家庭医生报;2008年

5 靳晓方;感冒后要正确擤鼻[N];健康时报;2006年

6 时毓民;谨防婴幼儿中耳炎[N];家庭医生报;2006年

7 靳晓方;正确擤鼻防耳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8 佘娜;耳聋分类[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9 靳晓方;警惕儿童急性中耳炎[N];保健时报;2006年

10 张洪军;耳鸣与哪些疾病有关[N];健康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丁浩;咽部照射后中耳组织放射损伤及机体免疫状态菌群相关性因素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刘建治;变态反应相关分泌性中耳炎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刘卫红;核因子κB在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鼓室黏膜中的表达及PDTC对其表达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付涛;TLR4信号通路及细胞外基质重塑与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军;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细菌学和免疫反应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2 荣全胜;复聪通窍汤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8年

3 谭玉芳;C型鼓室导纳图与鼻咽癌鼓室积液临床联系探讨[D];南华大学;2008年

4 陈亮;血小板活化因子对中耳粘膜上皮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5 郑玮;腭裂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张爱英;IL-6,IL-8与腺样体肥大及分泌性中耳炎相关性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7 郭江芳;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范小利;耳胀耳闭中医辨证分型与声阻抗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邝韶景;CO_2激光鼓膜造孔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周敬淳;鼓膜置管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D];暨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453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1453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6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