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泪囊鼻腔吻合术与激光泪道形成术在临床治疗慢性泪囊炎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发布时间:2018-10-19 17:12
【摘要】:目的观察泪囊鼻腔吻合术与激光泪道形成术在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及术后相关情况。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3年7月该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确诊患者共126例,共188眼,随机分为吻合组与激光组,吻合组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激光组行激光泪道形成术。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至少1年,观察慢性泪囊炎的相关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吻合组共82例有效(92.13%),激光组共91例有效(91.92%),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05)。随访1年,吻合组复发率为8.99%,激光组复发率为27.27%,激光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吻合组(χ2=10.341,P0.05)。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与激光泪道形成术在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术后效果方面各有优劣,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相应的术式。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dacryocystorhinostomy and laser lacrimal duct form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dacryocystitis. Methods A total of 126 patients (188 eyes) with chronic dacryocystitis from July 2008 to July 201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anastomosis group and the laser group. The anastomosis group received dacryocystorhinostomy and the laser group received laser lacrimal passage formation.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at least 1 year to observe the improvement of symptoms and recurrence of chronic dacryocystitis. Results 82 cases (92.13%) were effective in anastomosis group and 91 cases (91.92%) in laser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蠂 2 / 0.003 P 0.05).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8.99% in anastomosis group and 27.27% in laser group. The recurrence rate in laser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anastomosis group (蠂 2 + 10.341 P 0.05). Conclusion Dacryocystorhinostomy and laser lacrimal duct formation ha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dacryocystitis.
【作者单位】: 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眼科;
【分类号】:R77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兆来,杨熙国,郑立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02期

2 郎全生,兰丕荣,王凤秀,安铭辉,陆德彦,李庆龄;用咬骨钳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体会[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1年11期

3 崔极哲,金善爱,隋桂岩,张晓光;单纯前叶吻合法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J];吉林医学;2004年12期

4 李宏科,贾如学;高龄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1996年01期

5 刘桂芹,韩卫东,赵蓬波;显微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90例[J];山东医大基础医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6 赵兴元;慢性泪囊炎激光治疗失败后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临床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2003年04期

7 杨玉芳,马养国;反向大单瓣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55例[J];人民军医;1995年05期

8 许和;李爱琴;;双U形瓣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7年02期

9 鲍世恩;;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52例[J];当代医学;2011年08期

10 马天成;邱金梅;杨武峰;;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60例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海;朱加贵;叶波;古学军;刘伟;彭琴;杨晶;张芳;;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急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A];第十次全省中、西医眼科学术交流会(暨吉安地区眼科专委会成立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0年

2 罗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A];江西省第九次中西医结合眼科、中医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范大军;;三种手术方式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分析[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赵世红;桑延智;沈炜;丁衍;吴晋辉;张援;;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体会[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徐苏云;王寅威;姜方义;严琴梅;;高龄患者的泪囊鼻腔吻合术病例分析[A];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2008继续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鲁杰;陈建强;郑春泉;;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7 周雪华;辛延峰;;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后采用鼻黏膜瓣转移修复1例[A];2007浙江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樊颂雅;;常规泪囊鼻腔吻合术与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的远期效果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罗晓骁;;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69例[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盛张兴;向阳波;;内窥镜下骨凿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A];2008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蔡鑫章;根治慢性泪囊炎不留痕迹[N];大众卫生报;2003年

2 ;眼角为何会流脓[N];大众卫生报;2005年

3 本报主任记者 叶青 见习记者 魏宇佳;慢性泪囊炎:眼球旁的“定时炸弹”[N];沈阳日报;2010年

4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梁海清;常流泪要查慢性泪囊炎[N];健康时报;2008年

5 陶海 余伟群;慢性泪囊炎——眼球旁的定时炸弹[N];健康报;2006年

6 陶海;警惕眼球旁边的“定时炸弹”——慢性泪囊炎[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7 叶秋玲;镜下巧治慢性泪囊炎[N];健康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陈静;泪水涟涟 谨防泪囊炎[N];保健时报;2005年

9 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练状 张攀;鼻内镜与慢性泪囊炎[N];扬州日报;2006年

10 杨振岭;泪道为何也会病[N];家庭医生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金龙云;放射性泪道探针制备及抑制泪道再狭窄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亮;鼻内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应用解剖学研究[D];南华大学;2012年

2 单凤梅;三种不同术式治疗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对比[D];中南大学;2012年

3 金晶;兔慢性泪囊炎动物模型建立的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郭欣;慢性泪囊炎组织病理学特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辽宁医学院;2011年

5 秦牧;鼻内镜下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对比研究[D];南华大学;2012年

6 李海霞;泪道置管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慢性泪囊炎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D];中南大学;2011年

7 钟福炉;网孔泪道插管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3年

8 程金章;不同进路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聂振海;慢性泪囊炎的治疗进展[D];山东大学;2008年

10 李秀贵;泪道激光成型联合硅胶管置入术治疗泪道阻塞[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81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281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3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