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超声检查老年人吞咽功能障碍

发布时间:2018-10-23 12:17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检测老年人吞咽功能障碍中的特点及价值。资料与方法选择有吞咽障碍的老年患者41例及健康成人32例。采用二维及M型超声对老年患者及健康成人舌体吞咽运动进行检测,包括干吞咽及吞咽5 ml水时吞咽动作,比较舌吞咽持续时间及舌根运动幅度。结果健康成人在干吞咽及吞咽5 ml水时舌的运动幅度分别为(0.95±0.18)cm、(1.02±0.30)cm,均大于老年患者的(0.53±0.19)cm、(0.61±0.26)cm(P0.05)。正常成人在干吞咽及吞咽5 ml水时舌的吞咽时间分别为(1.27±0.48)s、(1.31±0.39)s,而老年患者分别为(1.97±0.31)s、(2.38±0.41)s,明显长于健康成人(P0.01)。结论吞咽障碍的老年患者中脑卒中占大多数。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吞咽功能障碍原因就是舌根部运动不充分,舌推进力量减退。超声能监测和测量舌的运动幅度及运动时间,并且实时、量化、方便、可重复,可以作为检测老年患者尤其是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一种较可靠实用的检查方法,为临床提供吞咽功能障碍的量化指标。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of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etection of senile dysphagia. Materials and methods 41 elderly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and 32 healthy adults were selected. Two-dimensional and M-mode ultrasound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tongue body swallowing mo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and healthy adults, including dry swallowing and swallowing for 5 ml. The duration of tongue swallowing and the amplitude of tongue root move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amplitude of tongue movement in healthy adults at dry swallowing and swallowing for 5 ml was (0.95 卤0.18) cm, (卤0.30) cm,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elderly patients (0.53 卤0.19) cm, (, 0.61 卤0.26) cm (, P0.05). The swallowing time of tongue was (1.27 卤0.48) s, (卤0.39) s in dry swallowing and 5 ml water in normal adults, and (1.97 卤0.31) s, (2.38 卤0.41) s in elderly patients,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in healthy adults (P0.01). Conclusion Stroke accounts for most of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dysphagia in stroke patients are insufficient tongue movement and decreased tongue propulsion. Ultrasound can monitor and measure the motion amplitude and time of tongue, and real-time, quantification, convenience, repeatability, can be used as a more reliable and practical method to detect swallowing dysfun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especially in stroke patients. To provide a quantitative index of dysphagia in clinic.
【作者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超声科;
【分类号】:R445.1;R76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汪洁;;吞咽的生理机制与卒中后吞咽障碍[J];中国卒中杂志;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凌晖;;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综合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年16期

2 李洁霞;黄格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年07期

3 锁冬梅;于涛;刘禄;石江伟;丁晓蓉;樊小农;韩景献;;针刺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影响[J];河南中医;2008年05期

4 赵涛;;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临床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0年02期

5 李志;王健;;眼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并发吞咽困难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年09期

6 钮亚珍;高明;杨光福;;天龙解语方治疗脑出血吞咽障碍X线动态造影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年03期

7 魏智钧;欧阳颀;吴清明;王丹;李华;李自立;;祛风化痰针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风痰型假性球麻痹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25期

8 张义;张宁;罗亨勤;刘纭含;田松琴;;神经内科吞咽障碍的病因和预后分析及文献复习[J];西南国防医药;2012年06期

9 王继华;郭亚萍;孟丽红;王存仙;李昌新;;影响脑卒中吞咽障碍发生与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附61例报告)[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年07期

10 汪进丁;徐丽君;;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海芳;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郝晓博;项丛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陈静;针刺人迎穴治疗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汪进丁;急性脑梗死部位及面积与吞咽障碍的关系[D];南昌大学;2009年

4 徐丽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张百祥;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在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6 朱世婷;电针吞咽穴治疗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齐明;针灸治疗128例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庄奇新,尚克中,严信华;正常吞咽和吞咽困难的X线录像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栋,林静;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胃管插入的体会[J];安徽医学;2004年01期

2 孙娜;梁淑玲;周妤;;吞咽功能障碍的饮食训练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09年03期

3 包乐珊;脑卒中致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5年07期

4 马英峰;唐青;;吞咽功能障碍138例康复期饮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年19期

5 潘丽琴;;脑中风致吞咽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J];工企医刊;2011年03期

6 李小金;陈少贞;王楚怀;;引导式教育在提高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中的作用[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3年S1期

7 黄选兆;老年人误吸的临床探讨[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年06期

8 宁玉真;;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J];医药论坛杂志;2008年17期

9 封常美;;脑血管病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1年03期

10 王志宏;杨秋环;梁文芳;;冰刺激对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与护理[J];工企医刊;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玲;;吞咽功能障碍的综合治疗与康复护理新进展[A];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康复护理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C];2011年

2 宁玉真;;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A];河南省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糖尿病护理新进展培训班资料汇编[C];2006年

3 陈秋云;;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A];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暨腹膜透析新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08年

4 杨丽霞;;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A];河南省护理学会第十二次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管理学术研讨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5 肖冬梅;马琦;朱春霞;;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护理[A];全国第11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李奇;王翔;范亚蓓;;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吞咽功能障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五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张启东;苑秀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王丽贤;胖红雯;王大力;;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五次全国老年康复学术大会上海市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暨老年康复诊疗提高班论文汇编[C];2008年

9 郑亮;柯建利;金海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10 朱萍;余小萍;;老年人住院期间误吸的预防[A];全国第八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李冬;“最好”其实还能“更好”[N];健康报;2010年

2 赵振彪;吞咽障碍康复有招[N];健康报;2003年

3 通讯员 戴培红 朱淑敏;友谊医院完成北京首例PEG手术[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4 北京积水潭医院药剂科药师 杨丽娟;容易用错的三类药[N];健康时报;2010年



本文编号:22892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2892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5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