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耳蜗微音电位及相关听力学检查在鉴别诊断婴幼儿听神经病谱系障碍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5-07 14:40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比较婴幼儿听力正常组,听神经病谱系障碍(ANSD)组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组在耳蜗微音电位(CM),耳声发射(OAEs),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的测试结果,和分析ANSD组患儿的高危因素以及影像学特点,以探讨耳蜗微音电位结合其他常规听力检查对鉴别诊断婴幼儿听神经病谱系障碍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9月河北省儿童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年龄在3月龄至36月龄间。研究对象均在询问病史有无高危因素和门诊外耳道检查的基础上,进行听力检测,包括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听性稳态反应,耳声发射,耳蜗微音电位。根据听力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综合分析,选出听力正常组50人100耳,ANSD组25人49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组40人75耳,比较三组的耳声发射和耳蜗微音电位的引出率有无统计学意义。比较听神经病谱系障碍组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组的听性稳态反应在0.5KHz,1 KHz,2 KHz,4 KHz的测试结果有无统计学意义。分析ANSD组各高危因素所占比例。结果:OAE在听力正常组中的引出率是91%,在ANSD组中的引出率是75.5%,在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组中的引出率是0,CM在听力正常组中的引出率是96%,在ANSD组中的引出率是100%,在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组的引出率是0,分别进行引出率的两两比较,得出在OAE和CM的引出率比较上,听力正常组与ANSD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ANSD组与极重度神经性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正常组与极重度神经性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神经病谱系障碍组的听性稳态反应在0.5KHz,1 KHz,2 KHz,4 KHz的4个测试频率的阈值分别是85±2.72 dB nHL,85±2.37 dB nHL,81±2.48 dB nHL,75±2.56dB nHL,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组在4个测试频率的结果分别是93±2.42 dB nHL,96±1.96 dB nHL,100±1.79 dB nHL,104±2.01dB nHL,听神经病谱系障碍组的测试结果明显低于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ANSD组中25人有8人患有高胆红素血症,占高危因素的32%。结论:CM和OAE都是评价耳蜗外毛细胞功能的客观听力学检查方法,而且CM在反应外毛细胞的功能上比DPOAE更精准,因此在婴幼儿听力检查中,尤其是当ABR在100nHL未引出或严重异常时,CM应当作为一项常规的检查项目和OAE以及听性稳态反应等联合测试来鉴别诊断婴幼儿听神经病谱系障碍。对于有高胆红素血症等高危因素的婴幼儿要做全面的听力学检测,以排除听神经病谱系障碍。
【图文】:

婴幼儿,疏波,密波,交替波


11附 图图1 正常听力婴幼儿相反极性短声诱发的CM(%迹㏑: 疏波;C: 密波;A: 交替波Fig.1 The CM is induced by click in normal infants,R: rarefaction;C:condensation;A:alternating polarity waveform图2 听神经病谱系障碍的婴幼儿高危因素圆饼图Fig.2 Pie chart of high risk factors of ANSD in infants12%32%8%16%32%早 产高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瑞娟;王硕;刘博;刘冬鑫;王媛;陈静;;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临床听力学特点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12期

2 王杰;莫玲燕;刘辉;张帆;陈静;姬晨;;小儿类听神经病的耳蜗微音电位研究[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07期

3 顾晰;叶胜难;张榕;林有辉;林少莲;舒博;;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的临床及听力学特征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5年02期

4 兰兰;谢林怡;史伟;丁海娜;李娜;韩冰;王大勇;张秋静;关静;王秋菊;;听神经病患者最大言语识别率与主客观听力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5年02期

5 张秋静;王秋菊;;听神经病谱系障碍的病变部位和定位分型诊断[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5年02期

6 谢林怡;兰兰;王大勇;于澜;史伟;张秋静;韩冰;王洪阳;关静;刘穹;王秋菊;;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听力学特征随访研究[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5年02期

7 刘欣;刘海红;孔颖;任寸寸;杨宜林;刘莎;;术前助听器佩戴史对婴幼儿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开放式言语识别的影响[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5年03期

8 高飞;张剑宁;李明;;耳声发射对侧抑制现象与耳鸣关系的研究现状[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4年05期

9 王永华;;儿童助听器验配应注意的风险[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4年04期

10 曾凡倩;柯朝阳;;耳蜗微音电位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艾毓;内听道狭窄患儿的听力学特点及蜗神经缺陷患儿人工耳蜗术后效果评估[D];山东大学;2016年

2 唐子华;MYO7A基因缺陷的耳聋患者特异性iPS细胞的建立、基因修复及向毛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柳全文;小鼠内耳干细胞分化为毛细胞的分子机制及特异性分子标志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兴龙;ANSD患者病变部位和病变程度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2 张娇;中国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临床特征及DIAPH3基因临床遗传学特征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3 聂瑾;先天性内耳畸形与蜗神经发育不良的相关性及其人工耳蜗植入效果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53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653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0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