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视网膜结构与功能变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7 07:25
   目的:使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技术,研究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视力恢复正常后视网膜结构的改变及功能的恢复。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3月于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由于屈光参差所致的弱视患者,共46例,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0例。再按年龄分为6-12岁组(27人)和大于12岁组(19人)两个自然队列。研究对象入选后,检查的内容和方法包括以下几项:视力、屈光度检查、眼轴测定、P-VEP和OCT测定。并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对弱视患者进行治疗,观察1年后其弱视恢复情况以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和两个队列之间的差异。结果:1.6-12岁组和大于12岁组,弱视眼的视力、等效屈光度无差异,6-12岁组眼轴长度偏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1年后,6-12岁组的基本治愈率59.26%高于大于12岁组的治愈率31.58%,6-12岁组的疗效比大于12岁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2.治疗前,大于12岁组和6-12岁组的弱视眼相比,P100波潜伏期延迟,振幅降低;两组患者弱视眼和对侧眼相比,P100波潜伏期延迟,同时大于12岁组的振幅降低。6-12岁组和大于12岁组相比,弱视眼黄斑区平均RNFLT偏薄;大于12岁组弱视眼与对侧眼相比,黄斑区RNFLT在颞侧区域偏厚。3.基本痊愈患者,弱视眼治愈后与治疗前相比,6-12岁组P100波的潜伏期缩短,振幅增高;大于12岁组仅表现为P100波潜伏期缩短。6-12岁组黄斑区RNFLT在平均、鼻侧区域较治疗前变薄,大于12岁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治疗后,基本痊愈患者弱视眼与对侧眼相比,6-12岁组仍表现为P100波潜伏期延迟;大于12岁组仍潜伏期延迟并且振幅降低。6-12岁组黄斑区RNFLT在鼻下区域比对侧眼厚;大于12岁组在颞侧区域比对侧眼厚。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双眼视网膜结构及功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弱视眼视力恢复正常后,视网膜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向对侧眼恢复,但是尚未达到对侧眼的水平。低年龄组的患者,弱视治愈率更高,在结构和功能的恢复上,各指标变化更明显。P-VEP和OCT的相关检查可以客观的评估弱视的治疗效果。
【学位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77.44
【部分图文】:

神经纤维层


黄斑区神经纤维层Fig.1Macularareanervefiberlayer

波形,棋盘格,波形


-VEP波形(大棋盘格)

波形,棋盘格,波形


-VEP波形(小棋盘格)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勤;皮练鸿;方静;高煦;;采用压抑膜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研究[J];大医生;2017年06期

2 李凤兰;;大龄儿童及青少年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年32期

3 马荣庆;;传统遮盖联合综合训练治疗大龄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研究[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年01期

4 王亚萍;郑玉祥;赵志华;佘雪飞;;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查观察年龄对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预后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年08期

5 郑志刚;刘博;廖慧芳;;采用医用美容片压抑治疗大龄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42例临床疗效[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6 张丹;牛建明;张士宏;姚雪辉;夏春晓;;轻度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调节功能的研究[J];现代养生;2017年12期

7 杨帆;郑煜;林世斌;林丽瑜;杨冬燕;;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三维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4年13期

8 李晶;;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中双眼视觉功能的恢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年05期

9 吴进;曾洪武;方佃刚;干芸根;张莉;李雯霖;钟晖;;屈光参差性弱视视放射及胼胝体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J];临床眼科杂志;2012年04期

10 冯立妹;;成人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强化治疗[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龚静文;孙朝晖;;斜视性和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视觉缺损模式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林潇;;屈光参差性弱视经治疗后用不同对比度测得的视力情况[A];2006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冯卓蕾;张晓梅;王小丹;吕晓颖;;屈光参差性弱视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李玉翠;林巧雅;王靖瑜;叶瑞珍;;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刘洛如;杜献芳;史芳荣;;LASIK手术治疗成人屈光参差性弱视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陈培正;刘新平;单凤莲;;12—15岁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王健;李传明;余琼武;汪辉;周杨;谢兵;邱明国;翁旭初;;屈光参差性弱视皮层功能损害情况及其与视力损害关系的功能磁共振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8 诸力伟;;屈光参差性弱视眼视网膜厚度的改变[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应月玲;;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治疗[A];2005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邢咏新;赵堪兴;章应华;杨妙玲;;403例基本治愈屈光参差性弱视眼治疗周期的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顾小宇;类别不同疗法各异[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曹纳;光彩的事业 光明的使者[N];大众科技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仇祝平;屈光参差性弱视对运动光栅识别能力损伤机制及正常视觉系统对一阶运动和二阶运动识别机制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梁明龙;儿童及成人屈光参差性弱视脑功能结构改变的磁共振成像对比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7年

3 于春红;儿童弱视治疗前后多焦视诱发电位与多焦视网膜电图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4 封利霞;儿童弱视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VEP)与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的对比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丹;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视网膜结构与功能变化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2 李阳;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立体视觉中枢区激活的fMRI远期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3 杨峧雯;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牛凌凌;儿童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LASIK远期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赵敬聪;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视觉运动功能损害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6 卢毅;儿童及青少年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LASIK术后远期疗效观察[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7 汪辉;LASIK矫治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实验及应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8 龚静文;斜视性和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视觉缺损模式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张丽红;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静息态fMRI功能连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10 宋琳琳;斜视性和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视觉皮层损害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275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8275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7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