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光学视力治疗仪在弱视治疗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9-12 13:35
本文关键词:自适应光学视力治疗仪在弱视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自适应光学技术(Adoptive optics, AO),是通过对光学波前误差的实时测量-控制-校正,使得光学系统能够自动适应外界条件的变化,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的能力。本实验利用自适应光学技术矫正注视眼的高阶像差,使视网膜得到高清晰度的视觉成像,来探讨在此条件下予以感知觉训练较传统弱视训练更能促进弱视患者视觉神经系统的唤醒及发育,改善弱视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选取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屈光介质清晰,屈光不正、屈光参差中心注视型弱视患者60名,年龄630岁,按照年龄配对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自适应光学视力治疗仪治疗(自适应组),对照组予以BS—5Y弱视综合治疗仪进行治疗(BS-5Y组),连续治疗10天后分别测量患者的对比敏感度及视力的变化情况。结果:①自适应组与BS-5Y组治疗前后视力比较,自适应组有效率为83.33%, BS-5Y组有效率为26.67%,自适应组与BS-5Y组运用层间卡方检验分析,得x2=5.66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自适应组治疗后对平均比敏感度曲线峰值由2.31dB提高到2.83dB,提高22.75%。BS-5Y组治疗后平均对比敏感度曲线峰值由2.24dB提高到2.41dB,提高7.76%。自适应组与BS-5Y组对比敏感度提高幅度经协方差分析得F=-9.12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自适应组大于12岁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75%,平均对比敏感度曲线峰值由2.26dB提升至2.75dB,提高幅度达22.16%。治疗后患者对比敏感度变化做协方差统计学分析得F=23.846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适应光学治疗仪能有效的治疗弱视患者,提高弱视患者的视力和对比敏感度,并优于传统的弱视治疗仪,对于已过治疗“关键期”的弱视患者也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自适应光学 弱视 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泸州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77.4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前言6-8
- 材料与方法8-12
- 结果12-17
- 讨论17-24
- 结论24
- 参考文献24-28
- 致谢28-29
- 综述29-38
- 参考文献34-38
- 附件1. 自适应光学治疗仪知情同意书38-42
- 附件2. 病例报告表42-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彭立;张曼萍;谢青;;大龄儿童及青少年弱视治疗的临床意义[J];国际眼科杂志;2011年03期
2 巩朝雁;赵堪兴;郑日忠;;弱视的流行病学[J];国际眼科纵览;2006年01期
3 陈冰洁;刘陇黔;;综合疗法治疗大龄儿童弱视的效果分析[J];华西医学;2011年04期
4 张雨东;姜文汉;史国华;凌宁;戴云;薛丽霞;余翔;饶学军;;自适应光学的眼科学应用[J];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07年S1期
5 马云霞;;大龄儿童弱视134例综合治疗体会[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0年02期
6 吕忠林;黄昌兵;周逸峰;;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知觉机制及知觉学习[J];眼科;2008年05期
7 于刚;蔺琪;吴倩;刘雯;曹文红;樊云葳;褚慧慧;张茹;;感知觉学习训练治疗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J];眼科;2011年06期
8 阴正勤;弱视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4年01期
9 伯小平;连浩;康黔;;成都市郊区学龄前儿童斜弱视调查[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837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8375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