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NGR修饰的多西他赛pH敏感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0 15:39

  本文关键词:NGR修饰的多西他赛pH敏感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多西他赛 肿瘤靶向 pH敏感 长循环脂质体 NGR


【摘要】:多西他赛自临床应用以来,治疗肿瘤的效果显著,上市制剂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胃肠道和血液系统毒性、过敏反应等毒副作用,影响临床治疗,给患者带来痛苦。因此通过新型的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一步提高药物的治疗指数,降低毒副作用,是目前相关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中,通过纳米材料、生物技术和物理化学等理论设计肿瘤靶向脂质体,从而进一步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是研究的重要方向。普通脂质体由于易被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并清除而难以进入肿瘤组织,聚乙二醇修饰的脂质体延长其在血液中的滞留时间,容易透过肿瘤组织的毛细血管,更有效地在肿瘤部位渗漏和聚集。利用靶向肿瘤本身及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上的某些受体的多肽对脂质体表面进行修饰,能够进一步增强制剂的靶向性,降低毒副作用。本课题在普通pH敏感脂质体的基础上,制备被动和主动肿瘤靶向相结合的NGR修饰的多西他赛pH敏感长循环脂质体:通过聚乙二醇(PEG)修饰达到长循环功能,减少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和清除,提高制剂体内稳定性;采用肿瘤靶向多肽NGR进行修饰,使脂质体能够主动靶向至肿瘤部位,提高药物在肿瘤组织的聚集量:利用琥珀酸胆固醇单酯(CHEMS)的pH敏感机制靶向释放药物,共同实现靶向递送和控制释放的功能。本文通过处方筛选制备了多西他赛pH敏感长循环脂质体(DTX/PLL)和NGR修饰的多西他赛pH敏感长循环脂质体(DTX/NGR-PLL),研究脂质体的理化性质和体外释放特性,并考察了脂质体的药物动力学性质和体内外肿瘤靶向性。主要研究方法与结果如下:1. DTX/PLL的制备与评价采用HPLC测定多西他赛的含量,建立测定脂质体包封率的方法。在多西他赛pH敏感脂质体处方研究的基础上,以脂质体包封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筛选确定脂质体中长循环材料CHEMS-PEG2000的用量。结果表明长循环材料的用量为磷脂酰乙醇胺(PE)的5%时包封率最高,包封率为71.88+0.99%,为最优处方。按照最优处方制备脂质体,并对其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所制脂质体外观形态良好,粒径为192.54±7.73 μm,Zeta电势为-27.9±0.9 mV。为研究脂质体释放的pH敏感特性,在不同pH释放介质中进行体外释放实验,测定不同制剂的体外释药特征。结果表明与多帕菲@相比DTX/PLL在pH7.4介质中较稳定,72 h时累计释放率达到81.88%,证明其具有缓释功能:而在pH5.0介质中DTX/PLL释放加快,48 h时累计释放率为85.50%,证明了其pH敏感的体外释放特性。2. DTX/NGR-PLL的制备与评价为进一步提高脂质体的肿瘤靶向性,通过在脂质体表面饰靶向多肽实现肿瘤的主动靶向。设计合成具有氨肽酶(CD13)受体靶向的多肽NGR的CHEMS-PEG2000-GNGRG聚合物,以脂质体包封率、细胞荧光摄取强度为指标,在DTX/PLL的基础上进行处方筛选,确定DTX/NGR-PLL的最优处方中靶向材料用量为PE的0.8%;最优处方所制脂质体脂质体外观形态良好,粒径为202.34±7.40 nm,Zeta电势为-25.7±2.9 mV;体外释放实验表明,NGR修饰后的脂质体DTX/NGR-PLL中药物释放行为与未修饰的脂质体DTX/PLL相似,DTX/NGR-PLL在pH7.4介质中72 h时累计释放率为81.58%,而在pH5.0介质中脂质体48 h时累计释放率为89.39%,证明其缓释及pH敏感特性;初步稳定性评价实验中,室温(25℃C)条件下保存3周、低温4℃冰箱中6周,脂质体溶液的外观性状、粒径和EE的变化不大,稳定性较好。3.药物动力学研究为评价脂质体的体内长循环功能,本部分以多帕菲@和普通pH敏感脂质体(DTX/PSL)作为对照制剂,考察DTX/PLL和DTX/NGR-PLL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DTX/PLL和DTX/NGR-PLL在各个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较多帕菲@和DTX/PSL溶液组明显提高,AUC0-∞值都显著增大,DTX/PLL和DTX/NGR-PLL(AUC0-∞=41.521和AUC0-∞=46.430),较Duopafei(?)(AUC0-∞=12.290)和DTX-PSL(AUC0-∞=28.749)组明显提高,与普通脂质体(DTX/PSL)相比,PEG修饰的两种长循环脂质体(DTX/NGR-PLLDTX/PLL)在大鼠体内的滞留时间(MRT)更加延长,MRT0-∞:DTX/NGR-PLL DTX/PLLDTX/PSL,实验结果表明DTX/PLL和DTX/NGR-PLL均可明显延长药物的MRT,具有显著的体内长循环的作用。4.体内、外的靶向性研究通过MCF-7[CD13(-)]和HT-1080细胞[CD13(+)]考察脂质体的体外肿瘤靶向性。MTT法测定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DTX/PLL和DTX/NGR-PLL的抗肿瘤活性较游离药物明显增强,IC50值均降低,且DTX/NGR-PLL对HT-1080的细胞毒性较DTX/PLL明显增强;细胞摄取实验中两种细胞对脂质体的摄取较游离溶液明显增强,两种细胞对两种制剂摄取的不同,验证了脂质体中NGR多肽的靶向作用。荧光探针标记的脂质体在荷瘤裸鼠肿瘤组织的荧光切片实验表明,两种脂质体均能成功靶向至肿瘤组织,靶向肽修饰后的靶向效果更明显,证明DTX/NGR-PLL在体内具有较强的肿瘤靶向能力。给药组小鼠组织、切片表明,DTX/NGR-PLL脂质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对主要器官无明显毒性。本文合成了NGR修饰的靶向材料,通过筛选制备了DTX/PLL和DTX/NGR-PLL,所制脂质体外观良好,粒径均匀,体外释放实验证明了脂质体的pH敏感特性,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实验验证了体内长循环作用,体内外靶向性实验证明了肿瘤的靶向性。
【关键词】:多西他赛 肿瘤靶向 pH敏感 长循环脂质体 NGR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943
【目录】:
  • 中文摘要10-13
  • ABSTRACT13-16
  • 符号说明16-18
  • 前言18-24
  • 第一章 多西他赛pH敏感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24-44
  • 一、仪器与试剂24
  • 1. 仪器24
  • 2. 试剂24
  • 二、方法与结果24-42
  • 1. 多西他赛测定方法的建立24-29
  • 1.1 检测波长的确定24-25
  • 1.2 色谱条件25
  • 1.3 专属性实验25-26
  • 1.4 定量限及检测限的考察26
  • 1.5 标准曲线的绘制26-27
  • 1.6 精密度实验27-28
  • 1.7 回收率实验28-29
  • 2. 包封率与载药量测定方法的建立29-32
  • 2.1 方法回收率30-31
  • 2.2 加样回收率31-32
  • 3. 多西他赛pH敏感长循环脂质体中CHEMS-PEG_(2000)用量的筛选32
  • 4. 多西他赛pH敏感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与评价32-34
  • 4.1 DTX/PLL的制备重现性考察32-33
  • 4.2 DTX/PLL的外观形态33
  • 4.3 DTX/PLL的粒径分布及Zeta电势33-34
  • 5. 多西他赛pH敏感长循环脂质体的体外释放实验34-42
  • 5.1 多西他赛体外释放实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34-39
  • 5.2 药物和DTX/PLL的体外释放曲线39-42
  • 三、讨论42-44
  • 第二章 NGR修饰的多西他赛pH敏感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44-55
  • 一、仪器与试剂44
  • 1. 仪器44
  • 2. 试剂44
  • 二、方法与结果44-53
  • 1. CHEMS-PEG_(2000)-GNGRG的合成与表征44-47
  • 1.1 CHEMS-PEG_(2000)-GNGRG的合成44-45
  • 1.2 CHEMS-PEG_(2000)-GNGRG的表征45-47
  • 2. NGR靶向材料用量的筛选47-48
  • 2.1 NGR靶向材料用量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47
  • 2.2 NGR靶向材料用量对脂质体的细胞摄取的影响47-48
  • 3. NGR修饰的多西他赛pH敏感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与评价48-50
  • 3.1 DTX/NGR-PLL的重现性实验48-49
  • 3.2 DTX/NGR-PLL的外观形态49
  • 3.3 DTX/NGR-PLL的粒径分布及Zeta电势49-50
  • 4. DTX/NGR-PLL的体外释放实验50-52
  • 5. DTX/PLL和DTX/NGR-PLL的稳定性研究52-53
  • 三、讨论53-55
  • 第三章 多西他赛脂质体药物动力学研究55-65
  • 一、仪器与试剂55
  • 1. 仪器55
  • 2. 试剂55
  • 3. 动物55
  • 二、方法与结果55-63
  • 1. 血浆样品的预处理55-56
  • 2. 血浆样品测定方法的建立56-61
  • 2.1 色谱条件56
  • 2.2 方法专属性实验56-57
  • 2.3 最低检测限和最低定量限57
  • 2.4 标准曲线的建立57-58
  • 2.5 精密度实验58-59
  • 2.6 方法提取回收率实验59-60
  • 2.7 测定方法回收率实验60-61
  • 3. 多西他赛溶液及脂质体的药物动力学评价61-63
  • 3.1 血药浓度的测定61-62
  • 3.2 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62-63
  • 三、讨论63-65
  • 第四章 DTX/PLL和DTX/NGR-PLL的体内外的靶向性研究65-80
  • 一、仪器与试剂65-66
  • 1. 仪器65
  • 2. 试剂65
  • 3. 细胞与动物65-66
  • 二、方法与结果66-78
  • 1. 细胞培养66
  • 1.1 细胞复苏与冻存66
  • 1.2 细胞的传代66
  • 2. 空白脂质体的细胞毒性试验66-68
  • 3. DTX/PLL和DTX/NGR-PLL的细胞毒性实验68-71
  • 3.1 MCF-7的细胞毒性实验69-70
  • 3.2 HT-1080的细胞毒性实验70-71
  • 4. 细胞摄取实验71-75
  • 4.1 定性细胞摄取实验71-73
  • 4.2 定量细胞摄取实验73-75
  • 5. 荷瘤小鼠体内的肿瘤靶向性试验75-77
  • 6. 体内初步安全性评价77-78
  • 三、讨论78-80
  • 全文结论80-82
  • 参考文献82-89
  • 致谢89-9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90-91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春丽;;热敏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10年07期

2 张子豫;贾丽君;龚建刚;李广宙;康白;;紫杉醇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药动学研究[J];食品与药品;2009年01期

3 马超;匡安仁;;受体介导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7年05期

4 王凯平,张玉,马力,范林,吴学兰;复方白细胞介素-2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年10期

5 时念秋;马毅;张大同;陈宇洲;;长循环脂质体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8年03期

6 祁梅芳;李俊丽;刘小平;刘阳;阳柳;;奥沙利铂长循环脂质体制备工艺优选[J];医药导报;2013年05期

7 周雪苹;艾又生;;5-氟尿嘧啶热敏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和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年15期

8 李津明;张彦卓;李鑫;;依托泊苷长循环脂质体工艺处方设计与优化的研究[J];安徽医药;2008年06期

9 陈宇潮;程怡;仝一丹;陈静;;多烯紫杉醇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工艺优选及体外释放性能考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年12期

10 王亚晶;付晓宁;栾立标;;环孢素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特征和药动学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8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丽红;韩丽妹;高东雁;王建新;;丹参总酚酸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马超;;阴离子长循环脂质体介导的放射反义治疗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中青年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朱琨;朱银燕;安学勤;;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徐昕;潘卫三;聂淑芳;祝林;奉建芳;;蟾毒提取物长循环脂质体的生物学评价[A];2009全国中药创新与研究论坛学术论文集[C];2009年

5 汪燕;史载祥;;大蒜素长循环脂质体保护缺血心肌的实验研究[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匡光伟;陈启友;;吡喹酮长循环脂质体的急性毒性研究[A];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动物药品学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赵秀丽;宏伟;胡海洋;乔明曦;陈大为;;姜黄素长循环脂质体注射剂的制备与评价[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汪燕;大蒜素长循环脂质体保护缺血心肌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时军;足叶乙苷长循环脂质体制备及抑瘤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苑振贵;叶酸受体介导多西他赛肿瘤靶向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明露;NGR修饰的多西他赛pH敏感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刘杰;阿霉素长循环脂质体的研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3 白丛林;依托泊苷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及药学特性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张丽红;丹参总酚酸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祁梅芳;奥沙利铂长循环脂质体的研制及药物动力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邢传峰;长春西汀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9年

7 赵菊香;依托泊苷长循环脂质体的稳定性及体内药动学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8 张乐乐;羟基喜树碱长循环脂质体给药系统的研究[D];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2005年

9 肖梅红;苦参碱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及药效学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郭贤源;辣椒碱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内外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071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0071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4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