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颖BAFF拮抗肽体抑制BAFF与其受体TACI相互作用的功能研究
本文选题: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BAFF) 切入点:钙调和亲环素配基相互作用因子(TACI) 出处:《天津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配体B淋巴刺激细胞因子(Blymphocytestimulator,BAFF),,是1999年发现的一种与人体免疫调控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是肿瘤坏死因子(TNF)家族的第13位成员。BAFF在体内主要以膜结合型和水溶型存在,BAFF作为一种B淋巴细胞的共刺激细胞因子,在免疫原的刺激下能特异的刺激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诱导其分泌免疫球蛋白。然而BAFF作为一种细胞因子,体内对靶细胞发挥生物学活性需要结合特异性的受体,目前为止发现的BAFF特异的受体有三种,分别是钙调和亲环素配基相互作用因子(TACI)、B细胞成熟抗原(BCMA)、BAFF受体(BAFF-R)。 BAFF在体液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体内的过量表达会与某些自身免疫疾病有关,用BAFF受体融合蛋白可以封闭BAFF生物学功能,也许会成为治疗人SLE和其他一些自身免性疾病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BAFF拮抗肽可能成为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和某些肿瘤的新型药物制剂。B细胞刺激因子受体-Fc除具有可与BAFF特异结合阻断其生物学活性的作用外,还具有免疫球蛋白体内半衰期长、组织穿透力强、Fc片段还具有稳定蛋白等特性。基于这些理论本课题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筛选TACI受体与BAFF作用的高亲和结构区域模拟肽,并合成肽基因片段通过连接肽与人lgG1的Fc连接构建重组质粒,最后表达新型肽体,即小肽-Fc融合蛋白(TA/TC-Linker-Fc),依据对肽体的功能研究发现融合蛋白与BAFF有高的结合活性及对B细胞有抑制增殖作用且能缓解类风湿关节模型小鼠的症状,有望成为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潜在生物制剂。
[Abstract]: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 ligand B lymphoid stimulating cytokine (Blymphocyt estimator), a cytokine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immune regulation, was discovered in 1999. BAFF is the 13th member of TNF family. BAFF mainly exists in membrane binding and water soluble type as a B lymphocyte costimulatory cytokine. The immunogen stimulates th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B lymphocytes and induces the secretion of immunoglobulin. However, as a cytokine, BAFF needs to bind to specific receptors for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target cells in vivo. Up to now,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BAFF specific receptors, which are calcium and cyclophile ligand interaction factor (TACMAA B cell maturation antigen, BAFF-RN). BAFF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umoral immunity, and overexpression in vivo may be related to some autoimmune diseases. BAFF receptor fusion protein can block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of BAFF. It may become a new treatment for human SLE and other autoimmune diseases. BAFF antagonistic peptide may be a new drug prepar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autoimmune diseases and certain tumors. In addition to the specific binding with BAFF to block its biological activity, It also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 half-life in vivo of immunoglobulin, strong tissue penetration and stable protein. Based on these theories, we studied the screening of high affinity region mimic peptides of TACI receptor and BAFF by computer simulation.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was constructed by ligating the peptide with FC of human lgG1, and a novel peptide was expressed. According to the study on the function of peptide body, the fusion protein has high binding activity with BAFF, inhibits the proliferation of B cells and alleviates the symptoms of rheumatoid joint model mice. It is expected to be a potential biological ag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autoimmune diseases.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凤田;BAFF及相关疾病[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02年06期
2 徐海燕,邱玉华;BAFF信号与疾病[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3年06期
3 李平;BAFF对外周血未成熟B淋巴细胞存活的作用[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5年03期
4 刘兆祥;郝伟欣;;BAFF靶向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生;2013年03期
5 Jian-ying XU;Gui-yan YANG;Guo-chao KUANG;Jie-li HUANG;;Expression and Change of B Cell Activation Factor of the TNF Family(BAFF) Gene between Human Normal and Inflamed Fallopian Tubes[J];Journal of Reproduction and Contraception;2014年01期
6 王心 ,赵谨;BLyS(BAFF)/TACI/BCMA/BAFF-R[J];日本医学介绍;2002年08期
7 何凤田,郑英如,高会广,李蓉芬,郑汉其,吉青,江渝,陈敏,钟小林;重组人BAFF_(112-285)的制备及活性分析[J];免疫学杂志;2003年03期
8 陈麟凤,何凤田,李蓉芬,钟小林;重组人BAFF_(134~285)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5年03期
9 张力;周昕;谢英;刘超;徐增年;刘树锋;;人BAFF转基因斑马鱼的构建及早期免疫基因表达检测[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3年05期
10 袁小琴;BAFF及其受体BAFF-R与SLE的关系[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艳;黄刚;曾益军;何凤田;;The study 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liver X receptor-mediated downregulation of baff expression[A];生命的分子机器及其调控网络——2012年全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2年
2 周泽平;陈振萍;陶洁;许剑辉;杨仁池;;BAFF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初步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摘要汇编及学习班讲义[C];2007年
3 ;Role of TLR7/BAFF/BAFF-R pathway in ITP mice[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4 朱效娟;石艳;单宁宁;孙建芝;彭军;秦平;刘新光;李胜美;侯明;;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成人慢性ITP患者BAFF的表达[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5 袁宏香;王跃国;浦江;申娴娟;鞠少卿;;人BAFF-R基因启动子活性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6 周琳;郝婉莹;樊笑霞;王皓;张玲珍;宓庆梅;仲人前;;细胞因子IFN-γ和IL-10通过转录调控来促进HL-60细胞对BAFF的表达[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何小舟;徐海燕;宋广来;邱国强;钟敏;屠筠;刘青;陈颖娣;巢志复;;BAFF分子在部分肾移植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异常高表达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Regulation of BAFF-R receptor gene expression in multiple myeloma cells via an NF-κB site on its promoter[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徐海燕;何小舟;钟敏;邱国强;宋广来;屠筠;陈颖娣;巢志复;张学光;;肾移植受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BAFF的表达与血清抗HLA抗体的相关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孟洁;俞大亮;厉小梅;李向培;汪国生;;干燥综合征中白细胞介素-17与BAFF对B细胞功能异常的协同作用[A];第17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徐海燕;人BAFF基因转染细胞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性[D];苏州大学;2005年
2 李畅;调节因子Act1对多发性骨髓瘤中BAFF通路的调节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3 高会广;人BAFF免疫抑制分子的构建及功能鉴定[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4 马宁;BAFF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中IL-15表达的作用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5 杜建芳;酵母构象型随机肽库的构建及BAFF-R/TRAF3复合物解离肽的筛选[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6 赵丽丹;BAFF、CD200、调节T细胞与Th17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初探[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7 彭清林;细胞因子TWEAK及BAFF在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发病中的作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8 朱效娟;B细胞活化因子在ITP中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许书倩;调节性树突状细胞在ITP发病中的意义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冀丽军;BAFF拮抗肽活性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2 黄艳;肝X受体下调BAFF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3 赵阳;可溶性BAFF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表达及其致病作用机制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4 陈乐;BAFF及其受体融合蛋白的构建表达纯化与功能鉴定[D];天津大学;2009年
5 彭肖;长春新碱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及对外周血BAFF/BAFF-R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6 赖海生;IL-21和BAFF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清中表达水平及其意义[D];南昌大学;2011年
7 李媛;BLyS及受体BAFF-R水平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8 张军红;BAFF在儿童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9 王茹;BAFF与TACI相互作用功能结构域及关键氨基酸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10 周世亮;TACI-Fc及配体BAFF的表达,纯化和活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20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62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