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地唑胺磷酸酯的合成
本文选题:磷酸特地唑胺 + VA唑烷酮 ; 参考:《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6年12期
【摘要】:5-溴-2-氰基吡啶(5)经环合、甲基化得5-溴-2-(2-甲基-2H-四唑-5-基)吡啶(7);另用3-氟-4-溴苯胺(2)和氯甲酸苄酯反应后,再与硼酸三异丙酯偶联形成4-(苄氧羰基氨基)-2-氟苯硼酸(4)。4与7经Suzuki偶联、闭环反应得(R)-3-[4-[2-(2-甲基四唑-5-基)吡啶-5-基]-3-氟苯基]-5-羟甲基VA唑烷-2-酮(9),9经三氯氧磷酯化、成钠盐,最后酸化得特地唑胺磷酸酯,总收率19%(以5计)。
[Abstract]:5-bromo-2-cyanopyridine 5) was methylated by cyclization to give 5-bromo-2-methyl-2-H- tetrazole-5-yl) pyridine 7o; in addition, 3-fluoro-4-bromoaniline 2) was reacted with benzyl chloroformate, Then coupling with triisopropyl borate to form 4-( benzoxycarbonyl-amino-2-fluorophenoborborate 44.4-fluorobenzylborate via Suzuki coupling, the closed-loop reaction gives a sodium salt of r-3- [4- [2-dimethyltetrazole-5-yl) pyridyl-5-yl] -3-fluorophenyl] -5-hydroxymethyl-VA azole-2-one, which is esterified by phosphorus trichloride to form sodium, Finally, terazolamine phosphate was acidified in a total yield of 19% (n = 5).
【作者单位】: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化学制药新技术中心;上海药物合成工艺过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分类号】:R9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飚;张乐;;VA唑烷酮类抗菌药物的合成[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9年02期
2 王吕鸣;刘敏;沈思思;沙宇;;VA唑烷酮类抗菌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3年03期
3 张玲;刘毅;周淑晶;安琳;;(S)-4-(4-氨基苄基)-2-VA唑烷酮的合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8年02期
4 秦文灵;肖尚友;夏之宁;;VA唑烷酮抗菌剂构效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10年13期
5 杨娜;尤启冬;;VA唑烷酮类抗菌药的研究进展[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1年04期
6 李慧;杨凌云;周金培;张惠斌;;VA唑烷酮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Ⅹa因子抑制活性[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7 王彤;童明庆;;VA唑烷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J];药品评价;2005年06期
8 汤明;柏杨;陶春元;彭游;;VA唑烷酮类抗菌药的合成研究进展[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9 杨燕;尤启冬;;VA唑烷酮类抗菌剂构效关系及结构改造研究进展[J];药学进展;2010年11期
10 孟庆国,王琪,刘浚;新3,5-二取代VA唑烷酮抗菌剂的合成及其体外抑菌活性[J];药学学报;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杨睿;聂蕾;王娟;杨丽娟;林军;;手性β-环己基苯丙酰VA唑烷酮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2 冯海威;谷月;林小杰;张兴贤;;基于点击化学手性VA唑烷酮化合物库构建及抗菌活性研究[A];2012长三角药物化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默;刘颖;刘登科;;VA唑烷酮类抗菌药的研究进展[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福伟;彭新高;肖林飞;夏春谷;;钯-离子液体两相体系高效氧化羰基化氨基醇(酚)合成2-VA唑烷酮[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络合催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吴颖;杜亚;何良年;;ZrOCl_2·8H_2O催化合成VA唑烷酮[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绿色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殷霞;肖国强;聂少振;鄢明;;具有手性吡咯-2-羧酸结构的VA唑烷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荣坡;(S)-3-取代苯基-5-取代甲基-2-VA唑烷酮的合成和抗菌活性[D];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2003年
2 孟庆国;利奈唑酮和3,5-取代新VA唑烷酮的合成研究及抗菌活性测定与三环配能关键中间体的合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跃华;Br(?)nsted碱催化的炔丙醇和异氰酸酯环化合成VA唑烷酮的反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2 马丽;双VA唑烷酮和5-取代乙基VA唑烷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D];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2005年
3 杨书红;2-VA唑烷酮和环脲素的合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静;VA唑烷酮类化合物合成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5 林侃;N-苄氧羰基-5-VA唑烷酮在二肽合成中的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刘继东;3-取代苯基-5-取代VA唑烷酮化合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菌活性[D];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2002年
7 梁辉;新型抗菌剂VA唑烷酮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
8 郑瀚骁;α,β-不饱和酰基取代VA唑烷酮及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9 陈炜;Mg(II)催化的环加成反应研究及其在手性VA唑烷酮类药物合成中的应用[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10 寇成;Rbx-7644中间体的合成[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13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913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