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干扰素的HBV细胞模型的建立
本文选题:干扰素 + 乙型肝炎病毒 ; 参考:《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建立耐干扰素(IFN)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细胞模型,为进一步探索HBV对IFN产生耐药的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1.应用HBV体外转染细胞株HepG2.2.15,采用干扰素α-2b(IFNα-2b)低浓度(10~70 IU/m L)长期诱导,历时48 wk建立HepG2.2.15/IFNα-2b细胞模型。2.比较不同浓度IFNα-2b处理后HepG2.2.15细胞上清液中HBs Ag、HBe Ag、HBV DNA的变化,从而选取最佳药效浓度。3.给予最佳药效浓度IFNα-2b培养细胞4 d,ELISA法比较低剂量IFNα-2b诱导前后细胞上清液中HBs Ag、HBe Ag的表达。q PCR法比较低剂量IFNα-2b诱导前后细胞上清液中HBV DNA的变化。4.通过MTT法比较IFNα-2b对HepG2.2.15和HepG2.2.15/IFNα-2b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5.经最佳药效浓度IFNα-2b处理后,利用RT-PCR法比较HepG2.2.15和HepG2.2.15/IFNα-2b细胞中OAS、Mx A、ISGF3 m 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1.HepG2.2.15细胞经IFNα-2b处理后,HBs Ag、HBe Ag和HBV DNA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且呈浓度依赖关系。当浓度为1250 IU/m L,HBs Ag、HBe Ag、HBV DNA复制抑制率接近顶峰(抑制率分别为72.2%、49.3%、58.8%),当浓度加至1500 IU/m L时,抑制率增加较缓慢,可认为1250 IU/m L为最佳药效浓度。2.经低浓度IFNα-2b刺激12 wk后,50 IU/m L组对最佳药效浓度IFNα-2b的敏感性显著降低,与刺激前细胞比较,HBs Ag、HBe Ag、HBV DNA的抑制率分别降低了25.48%、8.40%、15.43%,认为50 IU/m L为最佳刺激浓度。3.经50 IU/m L IFNα-2b分别刺激12 wk~48 wk,发现36 wk后HBs Ag、HBe Ag、HBV DNA抑制率下降最明显,与刺激前细胞比较,抑制率分别降低了39.49%、15.71%、30.16%,认为36 wk为最佳刺激时间。4.IFNα-2b对HepG2.2.15和HepG2.2.15/IFNα-2b细胞均有生长抑制作用,抑制率随药物浓度呈浓度依赖关系(p0.05),并且相同浓度的IFNα-2b,HepG2.2.15与HepG2.2.15/IFNα-2b细胞抑制率相当(p0.05),IC50大约为262284.63和226471.20IU/m L。5.经1250 IU/m L的IFNα-2b处理后,HepG2.2.15/IFNα-2b细胞较HepG2.2.15细胞OAS、Mx A、ISGF3 m RNA的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经IFNα-2b持续诱导可使HepG2.2.15对IFNα-2b产生部分耐药,其中50 IU/m L IFNα-2b持续诱导36 wk最易使之产生耐药。
[Abstract]:Objective : To establish a model of hepatitis B virus ( HBV ) cells resistant to interferon ( IFN ) , and to provide an experimental basis for further exploring the mechanism of HBV infection to IFN 伪 - 2b . Methods : 1 . The expression of HBV DNA in HepG2.2 . 15 and HepG2.2 . 15 / IFN伪 - 2b cells was determined by MTT assay . The inhibition rates of HBsAg , HBe Ag and HBV DNA were reduced by 25.48 % , 8.40 % and 15.43 % , respectively , and the inhibition rates were decreased by 39.49 % , 15.71 % and 30.16 % respectively .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后杰;黄海辉;;重视肿瘤多细胞耐药的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年11期
2 郑晨宏;梁后杰;周琪;;黏附分子在肿瘤多细胞耐药中的研究进展[J];肿瘤;2008年07期
3 周中军,金顺钱,罗贤懋,陈凤,,魏慧娟;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在肺癌细胞耐药中的作用[J];生物化学杂志;1996年02期
4 梁后杰;重视对肿瘤多细胞耐药的研究[J];重庆医学;2003年03期
5 梁后杰,黄海辉;细胞粘附与肿瘤多细胞耐药[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11期
6 梁后杰,黄海辉;细胞黏附介导的肿瘤多细胞耐药[J];中华医学杂志;2004年24期
7 张敏;吴耀辉;陈智超;游泳;邹萍;;Chk1在K562/A02细胞耐药中的作用机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5期
8 丁玉峰,胡群;白血病细胞耐药的分子机制和药物逆转[J];中国药师;2005年02期
9 肖洁;尹松梅;谢双锋;聂大年;李益清;马丽萍;王秀菊;冯坚红;;细胞调控因子SKP2的表达与HL-60/A耐药的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敖绪军;安江宏;钱莘;卓文磊;孙建国;陈正堂;;Sca-1~+Lewis肺癌细胞耐药实验研究[J];四川医学;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晓芳;王椿;秦尤文;颜式可;高彦荣;蔡琦;;联合抑制泵蛋白和抗凋亡蛋白逆转HL-60/ADR细胞耐药[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张嵩;刘晓力;杜庆锋;樊伟;;STI571诱导K562细胞耐药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朴瑛;刘丽梅;周凡;刘彦琴;刘景华;白颖;;Bcl-2小干扰RNA对HL-60/VCR细胞耐药性逆转的研究[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张嵩;刘晓力;杜庆锋;樊伟;;STI571诱导K562细胞耐药的实验研究[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陈信义;郑智;侯丽;李冬云;;复方浙贝颗粒联合阿霉素影响K562/A02移植瘤细胞耐药相关酶表达研究[A];2009年首届全国中西医肿瘤博士及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冯戈;王大章;何嘉;冷卫东;郑光勇;陈槐卿;;舌癌Tca8113细胞耐药裸鼠诱发瘤模型的探讨[A];第二届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内科综合治疗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杨永红;李惠芳;石永进;王逸群;张英;王奕嘉;朱平;;转mdrl基因诱导CIK细胞耐药并保持肿瘤杀伤活性[A];第三届全国血液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8 杨永红;李惠芳;石永进;王逸群;张英;朱平;;转MDR1基因诱导CIK细胞耐药并保持肿瘤杀伤活性[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9 张毅;王小燕;闫海钊;刘雨婷;蔡君;王怀玲;王一飞;;Hsp90抑制剂BJ-B11逆转白血病干细胞耐药的机制研究[A];广东省生物物理学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宝霞;EGFR突变型NSCLC的EGFR-TKI耐药机制体外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2 夏青;DATS逆转K562/A02细胞耐药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白庆咸;bcl-x基因在恶性淋巴造血组织的表达及其对白血病细胞凋亡易感性与化疗敏感性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1998年
4 王以;药物转运细胞模型的建立、应用和相关机制的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高爱丽;大环内酯类化合物逆转肿瘤细胞(MCF-7/adr)多药耐药性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方毅;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Hepg2细胞多药耐药相关基因与蛋白的表达及意义[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2 李丽君;胞质M-CSF通过抑制HIF-1α/BNIP3/Bax信号通路增强乳腺癌MCF-7细胞的凋亡抗性[D];南华大学;2015年
3 张建一;酸性丝氨酸蛋白酶ASP_(NJ)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作用与膜蛋白表达相关机制[D];吉林大学;2016年
4 徐倩;ARNO介导BCR-ABL-ARF6信号及促进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耐药的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黄月皎;上游元件结合蛋白-1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南通大学;2015年
6 刘文星;IL-17A对卵巢癌顺铂耐药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7 曹强强;UVRAGsiRNA降低白血病K562/ADM细胞耐药性及机制研究[D];南华大学;2016年
8 覃楠;EGb761逆转NF-κB介导的胃癌细胞耐药及其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
9 董晓莉;MPA、MG132对不同PR表达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7年
10 李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调节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表达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281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028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