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技术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论文 投稿:黎砽砾 XX
本文关键词:微生物技术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微生物技术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论文 投稿:黎砽砾
微生物技术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论文[摘要] 中药的发酵炮制是传统中药加工炮制的重要方法,起源于古老的酿酒技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发酵炮制中药在民间应用极其广泛,对多种疾病具有良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经自然发酵加工而成的中药品种有六神曲、半夏曲、红曲、…
论文关键词要论述关键-辑文编译4020论文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摘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一般一篇论文需要有3——8个关键词,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按关键词的范围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关键词一般是名词性的词或…
甲氨蝶呤治疗高水平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输卵管妊娠论文[摘要]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联合天花粉针剂治疗高水平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输卵管妊娠(β-血HCG>10000mIU/mL)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孕妇…
微生物技术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 中药的发酵炮制是传统中药加工炮制的重要方法,起源于古老的酿酒技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发酵炮制中药在民间应用极其广泛,对多种疾病具有良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经自然发酵加工而成的中药品种有六神曲、半夏曲、红曲、淡豆豉、百药煎、片仔癀等。该文对发酵炮制中药的历史起源、主要品种、微生物在炮制中的作用、加工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总结,并对中药发酵炮制的现代化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中药;发酵;炮制
1 历史与起源
中药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大特色,是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炮制,古称“炮炙”。据《说文解字》记载,“炮,毛炙肉也”。可见,早期的炮制主要是用火加工处理药物,从而形成了中药炮制的雏形。《黄帝内经》中记载了法半夏等的炮制方法,是中药炮制的萌芽。而中药的发酵炮制方法则起源于我国古老的白酒酿造行业。据考证,早在六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便发明了使用酒曲酿制白酒的酿酒术[3]。《书经·说命篇》记载,“若作酒醴,尔惟曲蘖”。曲蘖就是最早的酒曲,含有酵母菌和发芽的谷物。早期的曲仅以谷物制成,供造酒之用。后来发现曲有消谷止痢的作用,遂将其作为药物使用。《本草经疏》云:“古人用曲,即造酒之曲,其气味甘温,性专消导,行脾胃滞气,散脏腑风冷”。《本草纲目》云:“古人用麴,多是造酒之麴。后医乃造神麴,专以供药,力更胜之”。
汉晋前后,发酵作为中药炮制手段出现,发展出了以中药做主要原料的药曲。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了神曲的发酵炮制方法。北魏时代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多种制曲方法。在《药性论》、《肘后方》、《小品方》、《千金方》等中药典籍中都有应用曲类中药的记载。发酵中药作为一种炮制、加工工艺,不但改变了煎、煮、熬、炼、蒸、浸的传统工艺,而且能够更大幅度地提高药效,改变药性,降低其毒副作用。
2 发酵炮制中药的品种
据《药性论》、《本草纲目》、《韩氏医通》、《本草蒙筌》等史料记载,经发酵炮制而成的传统中药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由中药与面粉混合发酵而成的曲类中药,如六神曲、建神曲、半夏曲、采云曲、沉香曲、红曲等,另一类是由中药直接发酵而成的,包括淡豆豉、百药煎、片仔癀、豆黄[4]等。其中曲类中药占了绝大多数,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在半夏曲的基础之上,根据《韩氏医通》中所述的造曲方法,又制出了皂角曲、竹沥曲、麻油曲、牛胆曲、开郁曲、海粉曲、霞天曲等10余种药曲[5]。据统计,本草文献中所记载的各类发酵中药制品,至今仍在临床中应用的有近20种,而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收录的有4种,包括淡豆豉、六神曲、半夏曲和百药煎
[6]。这类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极为广泛,是许多中成药制剂的组方成分。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收录的含发酵类中药的中成药制剂有百余种之多,而部颁标准和各地方标准收载的种类则更多[7]。曲类中药均具有消食健胃的作用,但由于其药方组成各不相同,其
功效与应用也有所区别。目前市售的以半夏为基础的药曲仅有半夏曲与霞天曲2种,其余已很少见临床应用。淡豆豉始载于《名医别录》,由大豆的成熟种子与青蒿、桑叶一起发酵加工而成,具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等功效[8-9]。百药煎始载于《丹溪心法》中,由五倍子、茶叶与酒曲混合发酵而成,具有清热化痰、止血止泻、生津止咳的功效[10]。片仔癀是来自于明代的宫廷秘方,属于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由田七、麝香、牛黄、蛇胆等名贵中药经微生物发酵制成。主要功能为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具有很好的保肝、抗癌、抗炎效果[11]。
3 微生物技术在中药炮制中的作用
中药的发酵炮制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生物转化的过程,具有选择性强,反应条件温和,转化效率高,副产物少,有效成分破坏少,毒副作用低,下游处理方便等特点。微生物在自身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丰富的胞内胞外酶,如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果胶酶、脂肪酶等,能够产生酯化、氧化、葡萄糖基化、异构化、甲基化、乙酰化等多种反应,分解转化原料中特定的底物生成新的活性成分,同时产生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通过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和生命活动来炮制中药,可以比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炮制手段更大幅度地改变药性,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扩大适应症,产生新的功效,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和吸收利用率。
3.1 产生次级代谢产物 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产生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红曲霉发酵大米制造红曲时产生多种活性成分,包括红
曲色素[12-14]、多不饱和脂肪酸[15]、γ-氨基丁酸[16]、麦角甾醇、抗生素、酶类、黄酮、卵磷脂等,其中最重要的是monacolin类物质,这是一类胆固醇合成抑制剂,能有效降低血脂,治疗由高血脂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17-20],同时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21-22]。六神曲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消化酶能够促进消化吸收
[23],此外淡豆豉中的大豆经芽孢杆菌发酵后产生的纤溶酶具有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24]。
3.2 转化原料中的化合物产生新的活性成分 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的酶具有广泛的催化能力,能将中药原料中的化学物质分解转化成新的成分,从而使得药物的活性增强。淡豆豉主要由大豆发酵制成,大豆中含有大豆黄素、染料木素等多种异黄酮类成分
[25],大多以结合型的糖苷形式存在,其中含量较高的2种糖苷为染料木苷和大豆苷。经过微生物的转化作用,糖基被脱去,糖苷的含量降低,染料木素和大豆苷元等游离型的苷元含量显著升高
[26-27],极性减小,脂溶性增加,在人体内吸收快,具有更高的活性。研究表明,淡豆豉提取物中含有的异黄酮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氧化[28]、抗肿瘤[29]、调节血脂血糖[30]、防治高血压[31]、抗心肌缺血[32]、抗动脉粥样硬化[33]、治疗糖尿病[34]等作用。百药煎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产生的单宁酶可将原料五倍子中的鞣质转化为没食子酸,从而表现出发酵前所不具备的新的药理活性如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过敏、利胆以及支气管扩张作用[35]。单宁酶已在丝状真菌、酵母、细菌、植物和动物体内发现,主要存在
于黑曲霉中。关于利用微生物发酵转化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报导较多,涉及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生物碱、萜类、皂苷类以及多酚类等[36-40]。
3.3 降低毒性 作为一种传统的加工方法,发酵炮制常被应用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经过发酵毒性成分被降解或转化为低毒物质。如半夏曲中的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辛温有毒,主要毒性表现为对各种黏膜的刺激作用,可产生呕吐,咽喉肿痛失音等症状,经微生物发酵炮制成曲后其毒性减弱[41]。百药煎的主要成分五倍子中富含鞣质,容易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大分子沉淀物,对胃肠道具有刺激作用。而发酵后形成的大量赖氨酸能够有效避免鞣质与蛋白质的结合,从而缓解服用后食欲减退的副作用,提高其收敛效果[35]。大黄经酵母菌发酵后,总蒽醌与结合型含量降低,游离型蒽醌含量增加,缓和了对胃肠道的刺激,降低了泻下作用[42]。喜树碱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但其在喜树中的含量仅为0.002%,提取分离费时、费力,同时又具有严重的胃肠毒性,如抑制骨髓功能和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等,制约了其临床的进一步应用。通过微生物发酵将喜树碱转化为其结构类似物10-羟基喜树碱后,其对多种癌症亦具有显著的疗效,且毒副作用降低[40]。此外还有许多毒性中药,如马钱子、三七、雷公藤、何首乌等,通过微生物的转化作用都得到了较好的减毒效果[43]。
3.4 增加疗效 对比生半夏、制半夏及半夏曲的功效发现,半夏只有经发酵成曲后,才具有健脾温胃消食的功效,原有的燥湿化痰功
能也有所增强[44]。胡昌江等[45]用小白鼠氨水引咳、酚红祛痰、二甲苯耳廓肿胀,大白鼠皮下塑料环肉芽肿增生等方法比较了改良百药煎发酵前后的镇咳、祛痰、抗炎作用,结合体外抗菌试验,结果表明改良百药煎发酵后有更强的镇咳、祛痰、抗炎、抗菌作用。采用麻黄、莱菔子、金银花、连翘等中药材对灵芝菌进行液态发酵,其祛痰止咳效果更强[46]。郭芳等通过碳粒廓清试验、二硝基氟苯法和血清溶血素法等研究六味地黄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发现其发酵液的活性明显优于煎剂[47]。
3.5 破坏细胞壁结构 植物细胞坚硬致密的细胞壁结构是阻碍药用植物有效成分从胞内溶出,以及体内吸收的屏障。而微生物所分泌的各种胞外酶可有效地分解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等成分,从而破坏细胞壁结构,增加细胞间隙,为细胞内外的物质扩散提供传质通道,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与吸收利用率。研究表明,经过微生物发酵后盾叶薯蓣中有效成分薯蓣皂苷元的产率明显提高[48]。
4 发酵炮制工艺研究概况
传统的发酵炮制类中药几乎都是根据前人的经验,在自然发酵条件下进行的,其中绝大部分工艺至今尚在沿用。传统的炮制加工方式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与药物疗效不稳定,与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及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极不相衬,因此对传统炮制工艺的改革势在必行。目前对于发酵炮制类中药的工艺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酵菌种的分离、筛选与鉴定。不同的微生物菌种产次生代谢产物的产量与能力有着极大的差别,它们的菌种特征、发酵效果也各不相同,不同菌种产生monacolin k的能力有很大差异。因此高产率、高转化率、低毒性的发酵菌种的获得是中药发酵炮制的关键因素。红曲菌能够产生monacolin类物质、红曲色素、γ-氨基丁酸等多种活性成分,然而其发酵过程也常常伴随着真菌毒素橘霉素的产生。因此优良发酵菌种的筛选主要侧重于高产目标产物,低产毒素的菌种[49-50],以及同时产多种活性产物的菌种[51],此外产单一品种红曲色素菌种的获得可以极大地简化从多种色素中分离提取单一色素的步骤[52]。
鉴于目前多数发酵炮制类中药采取的是自然发酵方法,参与发酵的微生物种类不甚明确,对于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种的研究有利于阐明发酵炮制机制,优化发酵工艺。韩小敏等报道百药煎的发酵主导菌为黑曲霉[53],汤扬等对贵州淡豆豉进行了菌种分离鉴定,从中分离到的菌种主要为芽孢杆菌,另有少量肠杆菌和假单孢菌等污染菌[54]。不同产地和加工工艺制作的神曲样品中所含的微生物差异较大。胡静等从多个神曲样本中分离出大量酵母菌和少量乳酸菌
[55]。高慧从自然发酵的神曲中分离出了枯草芽孢杆菌、毛霉和曲霉[56]。而福建范志神曲的主导发酵菌种为梨头霉[57]。芦艳卿等从六神曲中分离出的霉菌分属青霉属的分枝青霉组、曲霉属的烟曲霉组和巢曲霉组、毛霉属的总状毛霉组[58]。
二是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微生物的营养条件与培养环境对其生长
与代谢产物的积累具有极大的影响。药物原材料不仅为菌种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而且为后续的微生物转化作用提供底物。因此,药物原料配方的组成、配比、预处理方式等都会对最终的药效产生极大的影响。通过改变料曲切块与发酵的先后顺序、向药料中加入已发酵好的曲料、以麦麸代替面粉作主料、向基质中通入流通蒸汽灭菌[59]等方法,能够缩短发酵周期,减少原料成本,提高产品卫生质量,解决真菌毒素污染问题。研究表明[60],在厌氧条件下,红曲红色素与橘霉素的形成与初级代谢产物类似,与菌体的生成相关;而在好氧条件下,橘霉素的生成与次级代谢产物一致,主要在稳定期形成,因此对于通氧量的控制可以有效地抑制红曲霉发酵过程中真菌毒素的产生。牛丽颖等[26]考察了淡豆豉的原料配比、发酵温度、时间、再闷时间等条件,优化后发酵时间大大缩短,大豆苷元等有效成分明显增加。杨剑芳等[61]探索了百药煎的制备工艺,优化了冰糖用量、ph、甜酒曲用量等条件,经过工艺改良百药煎发酵品的外观、菌丝生长及鞣质含量均明显优于改良前的效果。 三是以纯种发酵代替传统的自然发酵。发酵炮制中药中优势菌群与发酵机制的深入研究为纯种发酵提供了可能。蔡琨等[62]采用从自然发酵的淡豆豉中分离到的菌种进行纯种发酵,发现纯种发酵淡豆豉中染料木素和大豆黄素的含量均高于自然发酵,纯种发酵可以保证淡豆豉生产的稳定性和提高产品质量。高慧[56]分别以芽孢杆菌、毛霉和曲霉发酵制作六神曲,酶活力与小鼠消化功能评价结果表明毛霉属菌种发酵效果最佳。经单一菌种发酵的药品其有效成分
的含量明显高于自然发酵品,原因是抑制了有害杂菌对发酵基质中营养成分的竞争性消耗,且产品质量稳定,也避免或降低了真菌毒素的污染。
此外,以液态发酵代替固态发酵也是中药发酵炮制的一个发展方向。随着药物有效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越来越多地被阐明,发酵炮制中药的生产与应用逐渐转向某些特定的有效成分。液态发酵法与固态发酵法相比生产效率高,易于自动化控制。但是由于液态发酵有效成分的产量和转化效率还比较低,目前多数还不能应用于工业化生产。有关红曲通过液态发酵提高有效成分产量的研究较多[12,60,63-64]。对于有效成分的提取条件的改进,检测指标的确定与产品质量分析等也有报道[23,58,65-66]。
5 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中药发酵炮制方法生产效率低下,生产周期长,占地面积大,产品卫生质量差。采用的是多菌种混杂的自然固态发酵,参与发酵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难以控制,因而存在菌种不纯、针对性不强等缺点,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的潜在效能未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由于空气、药材原料以及加工器具中含有大量的杂菌,产品污染较为严重[55,65],除了含有对发酵炮制有促进作用的有益菌种外,许多药物中还含有大量杂菌,甚至包括一些致病菌,以及产生真菌毒素的菌种[14]。1995年法国学者blanc从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培养物中分离出桔霉素,它是一种真菌毒素,对肾脏有较强的毒性作用,还可以导致畸形,过量还可使动物致死[67]。桔
霉素的发现极大地阻遏了红曲霉的开发利用,日本和欧洲各国均制定了橘霉素的限量标准。因此如何降低或消除桔霉素产量的研究也成为各国学者们亟待解决的一项工作。另外各地方药材标准在处方组成、制作工艺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制成的产品质量差异很大,药效也难以保证。
此外,由于目前对于发酵炮制类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还不够深入,其作用机制不甚明确,因此绝大部分品种,即使是化学成分相对明确的红曲和淡豆豉等药材,也没有合理的质量评价指标,质量鉴定主要凭借感观标准和经验判断。黄国能[23]检测了国内13个省市生产的神曲和建曲等药曲中的消化酶,认为用蛋白酶和淀粉酶这2种消化酶作为指标来衡量神曲等药曲的内在质量和工艺方法比较可行。
6 展望
发酵类中药在我国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虽然近年来在活性成分、药理研究以及加工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由于发酵炮制中药具有化学成分复杂,药效多样,作用机制不明确,以及微生物菌种多样性等特点,对于其发酵作用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在基础理论还是在实际应用方面。
因此要使发酵类中药适应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药物活性成分研究,借鉴中药生物转化作用与微生物体外代谢模型研究的成果与经验[68],探索中药材发酵过程中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明确发酵炮制作用的机制;同时深入药理作用机制研究;在此基础上,
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规范生产工艺,在传统中药发酵炮制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现代微生物工程技术,提高微生物的转化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在优良菌种选育及纯种发酵的基础上,建立多菌种混和发酵模式,将会极大地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可控性,提高产品的药效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李羿, 万德光.试论传统中药的发酵炮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6,1(2):99.
[2] 王延年, 刘晓秋.现代中药炮制[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207.
[3] 方心芳.曲蘖酿酒的起源与发展,科技史文集. 第4集 [m]. 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
[4] 葛喜珍.发酵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386.
[5] 傅超美, 冷静.中药发酵的概况与关键技术[j].中国药业,2008,17(15):1.
[6] 刘亮镜, 潘扬.中药的发酵炮制初探[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9,23(1):72.
[7] 练晶军. 六神曲质量特征及发酵变化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8] 李兰芳,郭淑英,张畅斌,等.青蒿有效部位及其成分的解热作用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2:65.
[9] 黄修奇.青蒿的解热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 38
(9):4581.
[10]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 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391.
[11] lee k k h, kwang w h, chau f t, et al. pien tze huang protects the liver against carbon tctrachloride-induced damage[j]. pharmacol toxicol, 2002, 91: 185.
[12] mukherjee g, singh s.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ew red pigment from monascus purpureus in submerged fermentation[j]. process biochem, 2011, 46: 188.
[13] akihisa t, tokuda h, ukiya m, et al.
anti-tumor-initiating effects of monascin, an azaphilonoid pigment from the extract of monascus pilosus fermented rice(red-mold rice)[j]. chem biodivers, 2005, 2(10): 1305.
[14] kim j h, kim h j, kim c, et al. development of lipase inhibitors from various derivatives of monascus pigment
producted by monascus fermentation[j]. food chem, 2007, 101: 357.
[15] tairia j, miyagi c, aniya y. dimerumic acid as an antioxidant from the mold, monascus anka: the inhibition mechanisms against lipid peroxidation and hem
protein-mediated oxidation[j]. biochem pharmacol, 2002, 63:
1019.
[16] jye j, lee c l, pan t m. improvement of monacolin k, γ-aminobutyric acid and citrinin production ratio as a
function of environment conditions of monascus purpures ntu 601[j]. j ind microbiol biotechnol, 2003, 30: 669.
[17] wang j x, lu z l, chi j m, et al. 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 of the serum lipid-lowering effects of a monascus purpureus(red yeast) rice preparation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 curr ther res, 1997, 58(12): 964.
[18] endo a. monacolin k, a new hypocholesterolemic agent produced by a monascus species[j]. antibiotics, 1979, 8: 852.
[19] endo a. dihydromonacolin l and monacolin x, new metabolitcs those inhibit cholesterol biosynthesis[j]. antibiotics, 1985, 3: 321.
[20] endo a, hasumi k, negishi s. monacolins j and l, new inhibitors of cholesterol biosynthesis produced by monascus ruber[j]. antibiotics, 1985, 38(3):420.
[21] ajith t a, harikumar k b, thasna h, et al. proapoptotic and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the hmg-coa reductase inhibitor, lovastatin, against dalton′s lymphoma ascites tumor in mice[j]. clin chim acta, 2006, 366: 322.
[22] hong m h, seeram n, zhang y j, et al. anticancer effects of chinese red yeast rice versus monacolin k alone on colon cancer cells[j]. j nutr biochem, 2008, 29: 448.
[23] 黄国能.神曲等药曲中消化酶的检测与质量标准的探讨[j].中成药研究,1981(5):18.
[24] luo y c, li b, ji h, et al. effect of soybean varieties on the fibrinolytic activity and sensory characteristics of douchi[j]. j food proc preservation, 2010, 34: 457.
[25] qu l p, fan g r, peng j y, et al. isolation of six isoflavones from semen sojae praeparatum by preparative hplc[j]. fitoterapia, 2007, 78: 200.
[26] 牛丽颖, 杜红娜, 刘姣,等.淡豆豉炮制前后异黄酮组分含量的比较[j].大豆科学,2008,27(4):672.
[27] zhang j h, tatsumi e, fan j f, et al. chemical
components of aspergillus-type douchi, a chinese traditional fermented soybean product, change during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j]. food sci technol int, 2007, 42: 263.
[28] wang d, wang l j, zhu f x, et al. in vitro and in vivo studies on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the aqueous extracts of douchi(a traditional chinese salt-fermented soybean food)
[j]. food chem, 2008, 107: 1421.
[29] su c l, chen f n, won s j. involvement of apoptosis
and autophagy in reducing mouse hepatoma ml-1 cell growth in inbred balb/c mice by bacterial fermented soybean products[j]. food chem toxicol, 2011, 49: 17.
[30] kishida t, mizushing t, nagamoto m, et al. lowering effect of an isoflavone-rich fermented soybean on the serum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s in female rats, with or without ovariectomy, but not in male rats[j]. 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 2006, 70(7): 1547.
[31] fan j f, hu x z, tan s, 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a novel angiotensin ⅰ -converting
enzyme-inhibitory peptide derived from douchi, a traditonal chinese fermented soybean food[j]. j sci food agric, 2009, 89: 603.
[32] 高淑丽,牛丽颖,曹秀莲, 等.淡豆豉提取物抗心肌缺血作用的研究[j].河北医药,2007,29(9):923.
[33] yokota t, hattori t, ohishi h, et al. the effect of antioxidant-containing fraction from fermented soybean food on atherosclerosis development in cholesterol-fed rabbits[j]. lwt-food sci technol, 1996, 29: 751.
[34] kwon d y, daily j w, kim h j, et al. antidiabetic effects of fermented soybean products on type 2 diabetes[j]. nutrion res, 2010, 30:1.
[35] 郑利华,焦素珍.五倍子发酵炮制简介[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1):26.
[36] 王园园,余伯阳,李星, 等.灰色链霉菌对芦丁的生物转化及产物的抗氧化活性[ j].中国天然药物,2006,4(1):66.
[37] 董世建,石贵阳,卢燕, 等.微生物转化法生产d-伪麻黄碱
[j].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4,23(2):5.
[38] 占纪勋, 郭洪祝, 韩健, 等.华根霉和雅致小克银汉霉对青蒿素的生物转化研究[j].中草药, 2002,33(10):869.
[39] 董阿玲, 崔亚君, 郭洪祝, 等.人参皂苷 rg1的微生物转化研究[j].中国药学, 2001, 10(3):115.
[40] 朱关平.用生物转化生产10-羟基喜树碱的方法: 中国, 85100520 [p].1986-08-13.
[41] 沈多荣,张露蓉,叶亮亮.半夏曲功效辨析[j].中国药业,2009,18(16):73.
[42] 戴万生, 赵荣华.发酵法对大黄蒽醌类成分含量的影响[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5, 26(1):38.
[43] 涂霞,潘扬.双向发酵——毒性中药炮制减毒的新途径[j] .菌物研究,2010,8(1):52.
[44] 刘涛,齐更红,张艳霞,等.半夏造曲的临床应用[j].吉林中医药,2001,(6):30.
[45] 胡昌江,杨敛芳,瞿燕.改良百药煎的主要药效学研究[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24(3):44.
[46] 王林,王玉红,章克昌.灵芝中药发酵液对慢性支气管炎疗效的研究[j].中国食用菌,2004,23(5):39.
[47] 郭芳, 刘秀书, 孟祥琴,等.六味地黄发酵液的免疫调节作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1,2(2): 72.
[48] 汤兴利,徐增莱,夏冰,等.用盾叶薯蓣生产薯蓣皂苷元预发酵与水解条件优化[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4,13(3):35.
[49] chen f s, hu x q. study on red fermented rice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of monacolin k and low concentration of citrinin[j]. int j food microbiol, 2005, 103: 331.
[50] yongsmith busaba, kangsadalampai kaew. fermentation of functional monascus yellow pigments on rice solid culture[j]. j biotechnol, 2008, 136:744.
[51] su y c, wang j j, lin t t, et al. production of the secondary metabolites γ-aminobutyric acid and monacolin k by monascus[j]. j ind microbiol biotechnol, 2003, 30: 41.
[52] yongsmith b, krairak s, bavavoda r. production of yellow pigments in submerged culture of a mutant of monascus spp[j]. j ferment bioeng, 1994, 78:223.
[53] 韩小敏,禹玉洪,向晓玲,等.百药煎发酵过程中关键菌株的确定[c]. 运城:2009全国中药创新与研究论坛学术论文集, 2009:123.
[54] 汤扬,熊敏刚.贵州中成药用淡豆豉发酵菌种的分离鉴定及纯种发酵[j].贵州医药,1999,23(4):318.
[55] 胡静,杨旭东,夏清平,等.中药“神曲”中微生物的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4,25(2):19.
[56] 高慧.神曲发酵及炮制工艺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学院,2003.
[57] 李维德.范志神曲发酵工艺探讨[j].发酵科技通讯,2001,30
(3):41.
[58] 芦艳卿,王志红,季兰芳.含六神曲的中成药卫生标准的研究
[j].中医药研究, 1993, 4:59.
[59] 高慧,贾天柱.神曲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
(8):491.
[60] hajjaj h, blanc p, groussac e, et al. kinetic analysis of red pigment and citrinin production by monascus rubber as a function of organic acid accumulation[j]. enzyme microb technol, 2000, 27: 619.
[61] 杨敛芳,王玉华,胡昌江,等.用正交试验法探索改良百药煎的制备工艺[j].陕西中医,2001,22(4):243.
[62] 蔡琨,冯华,田维毅.纯种发酵对淡豆豉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
[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6,23(5):39.
[63] seraman s, rajendran a, thangavelu v. statistical optimizatoion of anticholesterolemic drug lovastatin
production by the red mold monascus purpureus[j]. food bioprod process, 2010, 88: 266.
[64] lee b c, bae j t, pyo h b, et al. submerged culture condi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mycelial biomass and exopolysaccharides by the edible basidiomycete grifola
frondosa[j]. enzyme microb technol, 2004, 35(5): 369.
[65] 吴晓玲,李春蓉.神曲及含神曲中成药染菌情况调查报告[j].福建医药杂志,2001,23(1):109.
[66] 杜瑞莲,杨中林.五倍子中鞣质提取工艺研究[j]. 中成药, 2008,30(6):839.
[67] blanc p j, laussac j p, le b j,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monascidin a from monascus as citrinin[j]. int j food microbiol, 1995, 27: 201.
[68] 马百平, 冯冰, 黄鸿志, 等. 中药及其成分的生物转化 [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 12(2): 150.
review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ed by
fermentation
zhang li-xia1,2, gao wen-yuan1*, wang hai-yang3
(1.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
2.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
3.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微生物技术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论文[摘要] 中药的发酵炮制是传统中药加工炮制的重要方法,起源于古老的酿酒技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发酵炮制中药在民间应用极其广泛,对多种疾病具有良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经自然发酵加工而成的中药品种有六神曲、半夏曲、红曲、…
微生物技术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论文[摘要] 中药的发酵炮制是传统中药加工炮制的重要方法,起源于古老的酿酒技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发酵炮制中药在民间应用极其广泛,对多种疾病具有良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经自然发酵加工而成的中药品种有六神曲、半夏曲、红曲、…
微生物技术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论文[摘要] 中药的发酵炮制是传统中药加工炮制的重要方法,起源于古老的酿酒技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发酵炮制中药在民间应用极其广泛,对多种疾病具有良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经自然发酵加工而成的中药品种有六神曲、半夏曲、红曲、…
本文由第一文库网()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查看更多相关文档
免费下载文档:本文关键词:微生物技术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1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21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