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01-17 16:59

  本文关键词: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年第27卷第18期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进展



【摘要】 中药血清药理学是指将中药或中药复方经口给动物灌服一定时间后采集动物血液、分离

血清,用此含有药物成分的血清进行体外实验的一种实验技术。本文对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动物的选 择、动物给药方案、含药血清的处理、含药血

清的添加量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分别做出评价,阐明了血 清药理学在现代j’药,rF为中药体外药效研究的重要性。 【关键词】血清药理学 研究进展 现的假阴性反应。李仪奎等“]提出两种方法参考:一是增大 给药剂量,即给药剂量一在体实验的给药剂量×反应系中被 稀释倍数(同上述王力倩所提参考公式),然而,其不足之处是 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并不是呈等比增加,况且受到灌胃药物 浓度和体积的限制。二是按新药药理研究的技术要求设计剂 量给药,将含药血清制戒冷冻干燥粉,以冻干粉形式加人反应 系统使其达到所需浓度。其优点是:根据需要提高体外反应 系统中的含药浓度或形成等容,有利于血清的储藏保存。王 宁生等[5]根据实验认为给药剂量以整体模型动物的有效剂量 8~18倍为宜。我们认为实验中究竟采取什么剂量,最好通 过预实验解决。 2.3给药次数与时间间隔 除了给药剂量以外,在给药方案

中药血清药理学是指将中药或中药复方经口给动物灌服 一定时间后采集动物血液、分离血清,用此含有药物成分的血 清进行体外实验的一种实验技术。1984年由日本学者首次 提出,国内90年代初开始探索,近10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 中药药理的研究。以中药血清药理学代替中药粗提物进行体 外实验,避免了中药直接体外用药的一系列干扰,其实验条件 又更接近于药物在体内产生效应的内环境。不但能反映中药 及其代谢产物的药理作用,而且能反映可能由药物诱导机体 内源性成分所产生的作用,更接近药物在体内环境产生的真 实过程。目前血清药理学实验研究报道较多,现综述如下:


实验动物的选择 不同种属的动物,血清成分不同,人与动物血清更存在差

异。陆慧晶[11认为:原则上,选择动物时应尽量选与人类生物 特性近似的物种,制备血清的动物应与获取离体器官、组织细 胞的动物相一致,从而缩小或避免动物血清之间以及动物血 清和人类血清之问在理化、生物等特性上的差异,提高实验结 果的可靠性。刘成海等【2]提出,在体外培养实验中宜采用同 一种单一血清,既为细胞提供营养,又为药物载体,还避免了 多种血清的干扰。动物常采用大鼠、小鼠、兔、豚鼠等来制备 Iln清。一般家兔和大鼠应为首选。这些动物与人类生物学相 似,同时又易获得,一般动物给药前禁食不禁水6至12小时 为宜。 2动物给药方案
2.1

中还要解决的问题是给药次数与间隔时间,这样取得的血清 才能比较真实完整地反映药物的作用。给药次数及间隔现提 出以下几种方案:间隔4小时2次给药;每日1次连续3天给 药;每日2次连续3天给药;每日1次连续7~lo天给药;每 隔一个半衰期给药1次,连续4~6次;每日】次连续1 5日给 药。杨奎等发现∽],连续给药3天所取含风头饮血清的阻滞 血管内皮细胞钙通道作用比仅给药1天好。 3采血方法及采血时阿 3.1采血方法 主要有大鼠股动脉采血法、大鼠下腔静脉采

血法、家兔耳中央静脉采血法、家兔耳缘静脉采血法、家兔颈 静脉采阻法、豚鼠经动脉采血法等口3方法。 一般多用口服(灌胃)给药方式制备含药血
3.2

给药途径

采血时间

理想的采血时间应落在m药浓度最高峰。

清,其他方式给药亦可使药物入血,同时中药新型制剂不断产 生,也可以用注射、皮肤、粘膜、呼吸等给药途径来试验制备含 药血清。~般在制备含药血清时,供体动物的给药途径应该

但中药成分复杂,不同的药物、同一药物的不同成分高峰时间 不同,甚至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口服后吸收快慢有别,不同的 机能状态同一种药物的吸收也不一样。因此,采血很难有统 一标准。但可以根据目前已掌握的大量药物(包括合成药物 和天然药物)内的有效成分的药代学数据,模拟出一个较为合 理的可供参考的采血时间∞]。梁春敏等l叫应用中药血清药理 学方法,观察玉屏风散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的实验研究表 明:30 min~2 h时相的试验血清均能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 殖(P<0.01或P<0.05).1 h时相血清作用最强.在时效关 系曲线上表现为峰值。赵明奇等‘10]发现,末次给药后90分 钟采血分离的血清对离体蛙心作用最强。孟李等}川研究发 现不同给药方式、不同采血时间含复方丹参m清对中性粒细 胞释放活性氧具有较高而且相似抑制作用,与给药1次采血 时间含药血清抑制作用强度有明显差异。李仪奎等[o】分析了 96种药物的达峰浓度时间,发现多数药物达峰浓度的时问为

与临床给药途径一致,如注射剂应注射给药等,以避免由于给
药途径的不同带来结果的差异。 2.2给药剂量血清药理学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给药剂量 的确定,合适的给药剂量,对保证实验的成功很重要。给药剂 量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因含药血清加入反映体系后,浓度别 稀释,使反映体系的浓度达不到在体条件下的药物浓度。王 勺倩等口I发现,以参考公式:给药剂量一临床常用量×动物等 效面积系数×培养基内血清稀释度,计算给药剂量,得到的含 药血清对肿瘤细胞体外生长有抑制作用,而比上述参考公式 计算的给药量小1倍量的含药血清无明显作用。在这种情况 下,如果反应系出现阴性反应,并不能排除药物浓度过低而出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 邮

万   方数据 编161042

1~2 h,故采血时问以给药后l~2 h为宜。对血清药理试验

收稿日期2006—10—23

的采血时间我们认为有两个方案可供参考:一是标准法。要

?2244?

得到较为确切的某种药物的某一指标对某种动物的最佳采血 时间,最可靠的方法是先用少量动物进行预试验,通过不同采 血时间进行比较后确定。二是通法。将待测药每天给药两 次,连续给药3 d,末次给药后1 h采血。按这一方案给药、采 血,可省去标准法预试验过程。 4血清的处理 4.1含药血清的预处理 由于血清中含有生物活性物质,如

5.2血清对照组

由于血清中含有许多活性物质,空白血清

本身有活性,可能使实验结果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因此实验 中除设立空白对照组(一般为生理盐水)外,必需设立空白血 清对照组,,后者加入于体外反应系统中的质和量必须尽量同 含药血清组一致。李仪奎[钉认为,如果以不同剂量的药物给 予动物,取同体积的血清作为不同剂量药物加入体外反应系 统,则空白血清对照组可只设一组(等体积空白血清);如果以 一种剂量给予动物,以不同体积的药物血清加入量作为不同 剂量组,则空白血清对照组应设相应的不同加入量的数个对 照组,从而使加入血清的体积可比。阳性对照药无论是中药 还是西药,也均应制成含药血清后作对照。在统计处理时,不 能把空白血清对照组作为零,而应以实际测得的数据表示。 血清药理学是一门较新的体外实验方法,它优于传统的 将中药粗制剂直接加入反应系的实验方法,便于从微观方面 阐明药物作用机制,但是它作为一种崭新的实验方法,尚处于 探索阶段,还不够完善。但我们相信,随着中药化学分析手段 的进步,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将不断完善,将广泛应用于中药 的药理学研究,大大推动了中医药现代化进程。 参
志,2000,14(3):51—53 [2]刘成海,刘平,刘成,等.抗肝细胞纤维化有效中药复方血清药 理学方法探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84,4’(2):16—18 [3]王力倩,李仪奎,符胜光.等.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探讨[J].中 药药理与临床,1997,13(3):29—31

激素、酶、抗体、补体及前列腺素等,直接加入体外实验系统中 去,对体外培养的细胞、病毒、病原菌以及直接作用于体外实 验的组织器官,会产生毒性及严重干扰。故通常将含药血清 进行预处理。目前有3种方法:丙酮法,向血清中加入4~5 倍量丙酮,混匀,于3
000

r/min离心,取上清液温水浴上蒸

发,除去丙酮;乙醇法,向血清内加入4~5倍95%乙醇,混 匀,于3
000

r/rain离心。取上清液温水浴上蒸发,除去乙醇;

加温法:56℃水浴上放置30 min。这三种方法主要去除了血 清中的大部分蛋白质、糖及部分电解质,血清的正常生物活性 基本丧失,容易突出血清中中药的作用。同时,从试验上可以 看到,灭活血清不易起泡,对试验干扰较小。周明眉等[123以 含头风饮血清经56℃水浴灭活30 min分钟,其抗血小板释 放5一HT较未灭活有所提高,但其抑制内皮细胞摄取45ca2+ 作用有明显差别。李仪奎等H3提出当空白血清出现显著的阳 性反应或者当进行离体器官实验,血清量加入太多,通氧时形 成大量泡沫,都会严重妨碍实验进行,因此需要灭活血清,从 而降低或消除空白血清的干扰作用。可见,灭活血清对某些 研究指标是需要的。而徐海波等[1胡却认为含药血清不宜灭 活,因为含药血清灭活后,药物有效活性物质会减少或丧失生 物活性,从而影响药理实验结果。他们认为可以通过设立空 白血清对照组来排除非药理性因素的干扰,而细胞培养中的 微生物感染可以通过微孔滤膜除菌,56℃的灭活并不能灭 菌。以上可见,含药血清究竟是否灭活,与实验所选指标和药 物本身性质有关,应通过预实验确定。 4.2含药血清的保存 对含药血清的保存,周明眉等I一”]通







[1]陆慧晶.血清药理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基层中药杂

[4]李仪奎.中药血清药理学试验方法的若干问题[J].中药新药与
临床药理。1999,10(2):95—97

[5]王宁生.关于血清药理学的若干思考[J].中国新药与临床药
理,1999,10(5):263—266 [6]杨奎,周明眉,姜远平,等.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学研究[J].中 药药理与临床,1999,15(3):43—44 [7] 徐海波,吴清和.中药血清药理学试验方法的探讨[J].中国中 医药科技,2000,7(I):43—46

过含药血清抑制血小板释放5一HT和阻滞内皮细胞钙离子 通道流量两项实验研究发现含药血清经常时间低温保存(一 20℃,2个月)后药效显著降低(P<0.01),提示低温冰冻保 存影响含药血清仍影响含药血清药剂。崔晓兰等[1 4]证实3 天保存或不保存处理的比较对药效无任何影响。所以应选用 新鲜或保存时间较短的含药血清进行试验。 5血清添加量与对照组 5.1血清的添加量有关血清添加量方面,由于培养液中包 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以及含药赢清的细胞毒作用,在离体 实验中,含药血清的浓度不宜太高。周明眉等[123发现含头风 饮的血清与富含血小板血浆的比值为1/4时,其抗血小板释 放5一HT作用最强。刘成海口3的试验显示20%浓度的药物 血清具有最强的抑制星状细胞增殖作用。而吴健宇等n朝在 研究补阳还五汤保护氧自由基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时发现 10%的。清添加量既能成功地制造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模型, 又能产生明显的药理效应。聂海梅等[161在四逆汤抗氧化应 激性损伤保护心肌细胞机制中研究发现,15%四逆汤含药血 清的DMEM培养基是心肌细胞生长的合适浓度。由上可 见,最佳血清浓度也因实验而异,故最准确的做法莫过于通过 预实验来确定。

[8]张良,徐立,袁冬萍,等.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进展[J].南
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8(4);254—255

[9]梁春敏,王贤喜,董群,等.玉屏风散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血
清药理学研究!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3,23(6):2852287—
2852289

[10]赵明奇,吴伟康。段新芬,等.四逆汤对阿霉紊心衰性大鼠线粒
体功能的影响[J].中药材,2005,28(6):486—488

[11]盂李,王宁生.含药血清的制备方法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
药理,1999,10(5)z209—29I [12]周明眉,杨奎,姜远平,等.中药血清药理学等方法学研究一含 药血清低温保存和血清灭活的影啊[J].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9,15(2):44—46

[13]Xu

HB,LiC J.Discuss the methods of Chinese herb’S serum.

Tradit ChinDrugRes Clin
16

Pharamacol[J],1999:15(8):13—

[14]崔晓兰,贺玉琢,高英杰,等.中药复方血清药理研究方法探讨
[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8,4(3):45 [15]吴健宇,李仪奎,符胜光,等.补阳还五汤保护氧自由基损伤的 血管内皮细胞的血清药理学试验方法的建立[J].中药药理与 临床实践,1999,15(1):45—47

万   方数据

[16]聂海梅,吴伟康,刘影.四逆汤抗氧化应激性损伤保护心肌细胞 机制的探讨[J].2005,27(6):697—702


更多相关文档: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应用现状及展望

【关键词】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综述 中药血清药理学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研究中药药效较为科学的一种方法。它是由日 本学者田代真一于 1988 年首次提出的,该...

抗肿瘤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现状

抗肿瘤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现状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3 级博士 邹玺 摘要:血清药理学近年研究颇多,特别是抗肿瘤中药方面。现将抗肿瘤中药 的研究分别从(1)与中药粗制剂...

中药药理学学科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以下是 对中药药理学热点研究方面的显著研究进展及学科展望的综述。 1.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 .血清药理学是指用含有药物成分的血清施加于体外实验反应体系的一种半体...

中药药理学知识辅导:国内中药血清药理学的应用

中药药理学知识辅导:国内中药血清药理学的应用_计算机硬件及网络_IT/计算机_专业...中药药理学的 发展,提高了体外实验的可信性和可靠性,并使以前无法进行的研究...

中药制剂的疗效与血清药理学关系综述

中药制剂的疗效与血清药理学关系综述_中医中药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中药制剂的疗效与血清药理学关系综述_中医中药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探讨与思考-黄峰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探讨与思考-黄峰_医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综述药理学ppt...,药物动力学同步进行,系统研究,寻求和探 索科学方法,势必加速中药研究的发展. ...

中药药理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讨论

中药药理研究中的现状与问... 10页 1财富值 中药药理学学科的研究进展... 4页 2财富值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应... 6页 免费 评述中药药理的研究方法 4页...

血清药物化学在中药物质基础方面的研究进展

血清药物化学在中药物质基础方面的研究进展作者:肖秋元,马超英 来源:66wen 更新...而开展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与中药血清药理学协同研究,将有助于揭开中药复方 作用的...

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

中药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学研... 3页 1财富值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中药复方药理学...可以设想, 如果不在中药复方研究中设立一种认真、严肃的研究以引 导学术发展,...

中药微丸的药学研究进展

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研... 2页 免费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中药微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14页 2财富值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

更多相关标签:

中药药理学研究进展 | 中药血清药理学 | 药理学研究进展 | 分子药理学研究进展 | 肿瘤药理学研究进展 | 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 中草药毒性的研究进展 | 中药学研究进展 |


  本文关键词: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79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379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e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