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棘白菌素对真菌生物被膜作用的文献计量分析

发布时间:2018-12-16 16:53
【摘要】:目的分析棘白菌素类药物对真菌生物被膜作用的相关文献,了解其研究现状。方法在中外文献数据库(Em Base,Pub Med,SCI,CNKI及Sino Med)检索2001年至2013年相关文献,用End Note X7软件进行分类整理,对纳入文献的发表年份、文献类型、国家、第一作者、期刊、被引频次及研究内容等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共纳入外文148篇,中文5篇,以论著为主。文献最高被引157次,研究最多的菌株是白色念珠菌,共62篇;棘白菌素类单用对念珠菌生物被膜研究最多,且以卡泊芬净对白色念珠菌研究最为深入,共24篇;棘白菌素联合用药研究共14篇,临床研究相对较少(3篇)。结论棘白菌素单用对真菌生物被膜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尚未发现理想的联合治疗方案,未来研究重点是生物被膜相关体内感染模型和研究从基础向临床转化。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Echinoctonins on fungal biofilm and to find out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Methods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 databases (Em Base,Pub Med,SCI,CNKI and Sino Med) were used to retrieve relevant literature from 2001 to 2013. The published year, type, country, first author and periodical were classified and sorted by End Note X7 software. The frequency of citation and the contents of the research were analyzed. Results 148 articles in foreign language and 5 articles in Chinese were included. The most frequently cited strains were Candida albicans (62 papers), the biofilm of Candida albicans with acanthoctonin alone was the most studied, and the study of Candida albicans by Carbofen was the most thorough (24 papers). There were 14 studies on combined use of Echinocephalin, and there were relatively few clinical studies (3). Conclusion Echinocephalin alone has a good inhibitory effect on fungal biofilm, but no ideal combination therapy has been found. In the future, the focus of research is on the model of biofilm-associated infection in vivo an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basic to clinical.
【作者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转化医学中心药物/器械临床试验中心;
【基金】:国家科技部十二五重大专项滚动课题基金资助项目(2012ZX09303004-002)
【分类号】:R9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康烨;周密;阎澜;姜远英;;白假丝酵母菌液泡相关基因ORF19.2734等功能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4年09期

2 杨成良;谭超;;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5年01期

3 赵柳娅;蒋京辰;姚响文;曹颖瑛;姜远英;;黄芩素与氟康唑协同抗白念珠菌生物被膜作用研究[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4年02期

4 施高翔;严园园;邵菁;张梦翔;陆克乔;汪天明;汪长中;;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炎琥宁对大鼠体内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1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雯倩;法尼醇对白念珠菌生物膜耐药性作用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廷玉;邓万燕;谢建平;;致病菌生物被膜形成的调节机制及潜在的药物靶标[J];药学学报;2012年02期

2 丁进亚;黄前川;徐娟;陈鹏;曹军皓;;置入性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与生物被膜形成[J];医学综述;2012年06期

3 邹自英;杨继勇;朱冰;汪璐;曾平;熊杰;;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年18期

4 蔡芸;孙艳;柴栋;白楠;梁蓓蓓;王睿;;生物被膜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2年04期

5 梁歌宏;孙二琳;宋诗铎;祁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生物被膜的鉴定及其耐药性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年06期

6 李乃静,李胜岐,孙勇海;改进平板法建立克雷白杆菌生物被膜[J];辽宁药物与临床;2001年03期

7 关欣;郑红光;;生物被膜铜绿假单胞菌相关肺感染的实验研究[J];沈阳部队医药;2004年06期

8 靳嘉巍,张力,查锡良,李华林,瞿涤;葡萄糖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及调节机制的研究[J];微生物学报;2005年03期

9 程曦;杨维青;石磊;尹晓琳;谢轶;曾蔚;李心晖;苏建裕;寇亚丽;贾文祥;;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与基因型的相关性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5期

10 贾宁;安群星;徐志凯;袁云娥;索继江;邢玉斌;;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对红霉素渗透性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中秋;赵光举;;呼吸道细菌生物被膜感染研究进展[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赵善良;;生物被膜与生物被膜病——呼吸系统致病细菌耐药的又一个问题[A];结核与肺部疾病论文集[C];2006年

3 卜倩倩;伍勇;;粪肠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动态观察及早期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李聪然;钱皎;王睿;;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密度感知系统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A];创新药物及新品种研究、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聪然;钱皎;王睿;;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密度感知系统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蔡芸;柴栋;梁蓓蓓;白楠;王睿;;细菌生物被膜研究文献计量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呼吸道感染学术大会暨第一届多学科抗感染治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刘原;柯蕊;和平;潘双;李亚明;赵玉杰;杨芬;;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与耐药性及外排泵系统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8 金卉;周锐;康名松;罗锐;蔡旭旺;陈焕春;;副猪嗜血杆菌地方分离株和标准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周颖;曲迪;侯征;薛小燕;罗晓星;;RIP衍生物抑制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试验研究[A];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3年

10 邹彬彬;漆涌;伍勇;;粪肠球菌相关基因,QS-frs系统与生物被膜形成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北京朝阳医院 张洪玉教授;生物被膜病在作怪[N];健康报;2000年

2 张洪玉;生物被膜病与慢性肺部感染[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3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曾立明;细菌盖“棉被”药物难显效[N];大众卫生报;2004年

4 李聪然 钱皎;密度感知系统研究——为控制PA耐药提供新思路[N];中国医药报;2007年

5 记者 董敬民;北京局科研工作再传捷报[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连波;密度感应系统对铜绿假单胞菌致病力及生物被膜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崔冬清;氧浓度变化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生成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3 孔晋亮;氨溴索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作用的体外和体内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4 董洪燕;肠炎沙门氏菌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鉴定、缺失株构建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5 王瑛;大环内酯类抗菌药对流感嗜血杆菌生物被膜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6 达来宝力格;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生物被膜突变体的筛选与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7 李妍;双联苄化合物riccardin D抗念珠菌生物被膜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汪洋;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及致病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王荔;Cid/Lrg调节系统对表皮葡萄球菌临床株生物被膜形成的调控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10 周亚滨;阿司匹林与两性霉素B联合应用抑制念珠菌生物被膜效应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颖佳;双J管生物被膜细菌耐药及其相关基因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孟祥朋;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生物学特性及噬菌体裂解酶对生物被膜的降解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梁歌宏;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生物被膜的鉴定和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4 尚俊丽;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机制的转录水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刘红波;生物被膜分散活性物质与抗生素联合消除生物被膜作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6 白宁;细菌生物被膜体外模型的建立及重组溶葡球菌酶对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体外清除作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7 陈秋云;生物被膜引起食品生物危害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8 朱娟;细菌生物被膜耐药及形成相关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刘U,

本文编号:2382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382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2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