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给药系统研究新进展
[Abstract]: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ocular physiological structure and the existence of many barriers, many drugs have little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ocular diseas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acy of ophthalmic drugs, drug delivery systems such as colloid (nano-suspension, liposome, microemulsion / nano-emulsion, fat emulsion and nanoparticles), in situ gel and solid preparations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he retention time of the drug in the eye. Reduce drug absorption throughout the body.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drug delivery system mentioned above is reviewed, and some obstacles to its development are also pointed out.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药学院;
【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42102310351)
【分类号】:R94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晋运环,曹德英;胃内漂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5年07期
2 姚忠;李赛;操锋;张桂森;;眼部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0年10期
3 王凤娟;包泳初;陈庆华;;胃滞留给药系统的研究开发进展[J];上海医药;2012年03期
4 谢星辉;;给药系统的进展[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80年03期
5 金昭英;;控制生育的精密给药系统[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2年03期
6 Danckwerts M;张焱;;植入控释给药系统[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92年06期
7 黄晓君,屠锡德;胃滞留-漂浮型给药系统研究进展[J];药学进展;2004年05期
8 邓树海;巩洪刚;常建晖;;智能化凝胶控释黏膜给药系统应用研究进展(1)[J];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8年08期
9 邓树海;巩洪刚;常建晖;;智能化凝胶控释黏膜给药系统应用研究进展(2)[J];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8年09期
10 熊雪丰;何三民;石森林;;新型胃滞留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黄丹丹;李莉;戴娇娇;陶华明;朱全红;;分子印迹在给药系统中的应用[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2 张强;;脉冲定时给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A];第四届中国新医药博士论坛论文集[C];1999年
3 张强;;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A];中国制药发展高层论坛(科技篇)暨2006年全国医药工业技术工作年会专辑[C];2006年
4 陆秀文;徐红;楼建华;;条形码给药系统降低给药错误的有效性研究[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5 王金萍;窦明金;黄桂华;;微粒给药系统在抗菌药中的应用[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6 李云霞;张莉;景年水;朱荣刚;;眼部给药新剂型的研究进展[A];2008年山东省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张强;给药系统研发也是新药研发[N];健康报;2007年
2 张强邋周建平 蒋新国 侯世祥 王思玲;为制剂研究提供有力技术支撑[N];中国医药报;2007年
3 Sam;新型给药系统介绍(下)[N];医药经济报;2004年
4 王梅 高晓黎;微粒载体给药系统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记者刘云涛;复旦大学药学院PNS鼻腔和肺部给药系统研究获奖[N];中国医药报;2005年
6 沈雁邋涂家生 林琳;大力开发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眼用给药系统[N];中国医药报;2007年
7 田小津;中药新型给药技术蓬勃兴起[N];科技日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白毅;群星熠熠竞争辉[N];中国医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毕岳琦;基于渗透泵机理的一种口服时辰给药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余灯广;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新型口服控释给药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李楠;阻滞剂在皮肤局部给药系统中的效果评价[D];天津大学;2012年
4 饶子超;具有细胞色素P450 3A药酶抑制作用的口服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构建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黄卫东;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植入式给药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王晔;温敏性水凝胶在给药系统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7 陈彤;抗癌复方硫酸长春新碱脂质体给药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钟延强;布比卡因缓释微球给药系统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9 魏晓红;PEG化壳聚糖在微粒给药系统中应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施菁;芬太尼颊粘膜给药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李娜;新型口服吸收促进剂普朗尼克—聚丙烯酸聚合物的合成及口服胶束给药系统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张捷;载雷帕霉素pH敏感性口服纳米骨架给药系统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4 王玲;壳聚糖微粒给药系统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评价[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90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390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