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面处理大肠杆菌的电化学传感器在毒性检测领域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基于表面处理大肠杆菌的电化学传感器在毒性检测领域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药品合成工艺过程中常用到药物中间体,随工业废水的排放易对环境造成污染,通过食物链的传递被逐级放大,最终会威胁到人类健康。因此,完善药物中间体的监测和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Triton X-100对大肠杆菌(E.coli)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灵敏度,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大肠杆菌电化学传感技术应用于化学品毒性的检测。方法以铁氰化钾为媒介体,通过电化学方法监测铁氰化钾还原产物的量的变化,进而考察经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的Triton X-100预处理表面的大肠杆菌的活性及其对毒物毒性灵敏度的变化。同时,结合生长曲线实验及扫描电镜(SEM)考察经表面处理的E.coli繁殖能力及细胞形态学变化,最终确定最优预处理条件,将其应用于药物中间体4-硝基酚(4-NP)和实际废水样品的毒性检测。结果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使用2%Triton X-100处理1 h的E.coli因呼吸作用而产生的电信号值最高;随着Triton X-100处理时间的延长,E.coli细胞活性逐渐减弱,当达到4 h时,E.coli的细胞活性甚至低于未处理的细胞。SEM结果表明,经2%Triton X-100处理1 h的E.coli的细胞通透性明显大于未处理的细胞。此外,E.coli生长曲线实验结果表明,经Triton X-100处理的E.coli亲代细胞的繁殖活性有所下降,但并未明显影响子代细胞的繁殖活性。根据最优预处理条件,将经2%Triton X-100处理1 h的E.coli作为优化菌株用于3,5-二氯苯酚(DCP)的毒性检测,作用1 h后,半数抑制率(IC50)为6.60 mg·L-1。同时,未经处理的E.coli与6.60 mg·L-1的DCP作用1 h后的抑制率仅为34.4%。将优化菌株和对照菌株分别用于4-NP的毒性检测,IC50分别为15.3 mg·L-1和17.7 mg·L-1。此外,将优化菌株和对照菌株应用于7份实际水样的毒性检测,其抑制率范围分别为4.37%~5.90%及2.24%~3.69%。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基于Triton X-100表面处理的大肠杆菌电化学传感器,确定了Triton X-100最优预处理条件。将其应用于4-NP和实际水样的毒性检测,结果表明,经2%Triton X-100预处理1 h的E.coli优化菌株细胞活性及其对毒物毒性的灵敏度均高于对照菌株,在药物合成中间体监测和水质毒性检测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表面处理大肠杆菌 Triton X-100 药物中间体 毒性 微生物传感器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27.1
【目录】:
- 中文论著摘要5-7
- 英文论著摘要7-9
- 英文缩略语表9-10
- 前言10-12
- 第一章 以表面处理大肠杆菌为模型的电化学微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其性能分析12-24
- 实验材料与方法12-15
- 结果15-21
- 讨论21-23
- 结论23-24
- 第二章 TritonX-100表面处理大肠杆菌的电化学传感器在毒性检测领域的应用24-28
- 实验材料与方法24-25
- 结果25-27
- 讨论27
- 结论27-28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28-29
- 参考文献29-36
- 附录36-57
- 文献综述36-54
- 参考文献44-54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54-55
- 致谢55-56
- 个人简介56-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文,边庆荣,王克镛,邝钢,董志明;蜂花粉的毒性检测[J];卫生毒理学杂志;1991年01期
2 程桂平,孟光,刘翠娥;珍珠岩助滤剂的毒性检测[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0年01期
3 陈光荣,黄涛,金波,董五辈;菜地污染及蔬菜残毒的遗传毒性检测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1993年06期
4 李雅芳,段成炬,姜艳香;1·1·1·3-四氯-3-苯基丙烷毒性检测[J];卫生毒理学杂志;1996年02期
5 彭晓霞;线粒体生物能改变与杀虫剂的毒性检测[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1999年05期
6 蔡丽,赵素娟;建筑涂料毒性检测的实验研究[J];职业与健康;2004年11期
7 毛洁,吴金龙;六种化妆品的毒性检测[J];卫生毒理学杂志;1991年03期
8 苏诚玉,汤水娣,蓝弘,杨温贞;禾得乐的毒性检测[J];卫生毒理学杂志;1991年03期
9 边庆荣,赵文,,蒋东升,秦淑珍;一漱宁毒性检测[J];癌变.畸变.突变;1995年05期
10 俞国强,袁振华;环氧—聚酯粉末的毒性检测[J];浙江预防医学;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宏莲;;水质生物毒性检测方法研究进展[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董绍俊;;水体毒性检测的一种新途径[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郭良宏;梁敏敏;贾素萍;张勤;朱胜超;;用于环境化合物定量测定和毒性检测的生物传感技术[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符王润 通讯员 李诚斌;水生物毒性检测有新方法[N];广东科技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晓妍;环境水样的青海弧菌生物毒性检测及毒性成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筑君;基于表面处理大肠杆菌的电化学传感器在毒性检测领域的应用[D];辽宁医学院;2015年
2 孙丽凤;粪便提取液毒性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王珂征;基于GFP标记的镉生物传感器构建及其对镉毒性的检测[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4 周世明;应用青海弧菌Q67检测水质急性毒性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5 曾军;基于luxAB标记菌株的发光定量分析及其在镉毒性检测中的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表面处理大肠杆菌的电化学传感器在毒性检测领域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9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59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