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早产儿体内咖啡因及三种初级代谢产物浓度测定及其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2 23:20
【摘要】:目的:建立人血清中咖啡因及其三种初级代谢产物浓度测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HPLC-MS/MS)方法,并应用此方法对使用构橼酸咖啡因治疗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Apnea of prematurity,AOP)的常规检查剩余血样进行分析。收集咖啡因血药浓度数据、给药信息、采血时间、病理生理数据及CYP1A2基因型,选择合适的协变量,应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Nonlinear mixed effects modeling,NONMEM),建立早产儿咖啡因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PK)模型,从而为临床安全、合理的用药提供参考。方法:①人血清中咖啡因及其三种初级代谢产物的UHPLC-MS/MS测定方法的建立及验证。选择咖啡因-d9作为内标,取血清50 μL,置于1.5 mL离心管中,精密加入含咖啡因-d9的甲醇溶液200 μL,旋涡振荡1 min沉淀蛋白,静置5 min,于13000 rpm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进行UHPLC-MS/MS分析。标准曲线及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的前处理同样品。色谱柱:Agilent C18柱(2.1 mm×50 mm,2.2 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A)和0.1%甲酸甲醇溶液(B);流速:0.3 mL/min;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化(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扫描测定。②早产儿咖啡因PPK模型的建立及验证。收集并测定剩余血样中咖啡因及其三种初级代谢物的浓度,准确记录给药时间、给药剂量和采血时间,查找相应的生理病理等指标。通过NONMEM软件,根据交互作用的条件一阶评估法(First order conditional estimation with interaction,FOCEI)来拟合药动学参数及其变异性,选择合适的个体间变异及残差变异模型,用向前增加法、向后递减法筛选潜在协变量,采用似然比检验(Likelihood ratio test,LRT)各协变量对模型参数的影响,建立最终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图形结合统计学方法进行验证。结果:①建立的UHPLC-MS/MS法测定咖啡因在200~75000 ng/mL,茶碱在10~25000 ng/mL,1,7-二甲基黄嘌呤在10~10000 ng/mL,可可碱在10~25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7.9%,平均回收率在89.2%~109.4%。该分析方法选择性良好、灵敏度高。基质效应、提取回收率、过程效率均符合要求。室温放置24小时、4℃放置2天、-80℃放置16天内均稳定,经过3次冻融循环(-80℃)稳定。②选择一级消除的一房室模型结合个体间变异和残差变异均用指数模型是基础模型的最佳选择。通过在基础模型中将先验的异速生长模型相关系数合并在当日体重(Current weight,CW)考虑(CL取0.75,Vd取1),CW导致目标函数值(Objective function value,OFV)下降117.88(P0.05);矫正胎龄(Postmenstrual age,PMA)使清除率的OFV下降8.49(P0.05),血清肌酐浓度(Serum creatinine concentration,CREA)使清除率的OFV进一步下降5.99(P0.05),通过向后递减显示PMA、CREA对OFV均有显著影响(P0.05),CYP1A2基因型和其它协变量未导致OFV进一步变化。最终模型关系式如下:CL(L/h)=θ1×(CW/1280)0.75×(PMA/31.1)θ×1/(CREA/68)84 Vd(L)=θ2×(CW/1280)CL:清除率;Vd:表观分布容积;CW:当日体重(g);PMA:矫正胎龄(weeks);CREA:血清肌酐浓度(μmol/L);1280 g、31.1 weeks、68 μmol/L分别是研究人群CW、PMA、CREA的中位数值;θ1、θ2分别是清除率、表观分布容积的群体典型值;θ3、θ4分别是PMA、CREA的固定效应影响因子。结论: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的UHPLC-MS/MS分析方法,经验证适用于早产儿常规检查剩余血清中咖啡因及三种代谢产物浓度的测定。通过NONMEM软件建立的早产儿咖啡因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最终模型咖啡因清除率(CL)与矫正胎龄(PMA)、当日体重(CW)和血清肌酐浓度(CREA)相关,表观分布容积(Vd)与当日体重(CW)相关,CYP1A2基因型和其它协变量对咖啡因的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均未表现出影响。最终模型经图形结合统计学方法验证具有较好的准确性、适用性和稳定性,可以为早产儿安全、合理的用药提供参考。
【图文】:

可可碱,咖啡因,茶碱


图2.2混合工作液的TIC图(1-可可碱;2-1,,7-二甲基黄嘌呤;3-茶碱;4-咖啡因)逡逑Fig.2.2邋TIC邋of邋the邋mixed邋working邋solution邋(1-TB;邋2-1,7-DTT;邋3-TH;邋4-CA)逡逑

咖啡因,可可碱,初级代谢,茶碱


0.2邋0.4邋0.6邋0邋8邋1邋1.2邋14邋1.6邋1.8邋2邋2.2邋2邋4邋2.6邋2.8邋3邋3.2邋3.4邋3.6邋3.8邋4邋4.2邋4.4邋4.6邋4.8邋5邋5.2邋5.4邋5.6邋5.8逡逑Acquisition邋Time邋(min)逡逑图2.2混合工作液的TIC图(1-可可碱;2-1,7-二甲基黄嘌呤;3-茶碱;4-咖啡因)逡逑Fig.2.2邋TIC邋of邋the邋mixed邋working邋solution邋(1-TB;邋2-1,7-DTT;邋3-TH;邋4-CA)逡逑8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96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丽;杨进波;;基于生理的药代动力学模型在创新药临床研发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年17期

2 张_(;单爱莲;;群体药代动力学的验证和仿真[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年12期

3 李新刚;赵志刚;;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年01期

4 吴玲;胡海勋;罗涟荣;王现珍;商庆节;;SPSS在药代动力学及毒代动力学研究过程中线性动力学判定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3年02期

5 张_(;赵荣生;翟所迪;单爱莲;;群体药代动力学概述[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年08期

6 张_(;单爱莲;赵荣生;翟所迪;;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年09期

7 姜俊杰;王建农;魏戌;李建鹏;谢雁鸣;;中药人体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关键问题的探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2年02期

8 黎国富;赵浩如;杨劲;;中草药新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评价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1年05期

9 姜俊杰;谢雁鸣;;基于人体群体药代动力学的中药上市后用法用量再评价[J];中国中药杂志;2011年20期

10 魏敏吉;张朴;;高通量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洪允;陈霞;江骥;胡蓓;;年龄和性别对于咪达唑仑药代动力学的特征的影响[A];中国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会刊[C];2015年

2 赵玉男;杜力军;;发热对药物药代动力学的影响[A];中国当代新医药论丛[C];2004年

3 胡晋卿;温预关;倪晓佳;张明;邱畅;刘霞;李芳芳;;进食对于布南色林在男性健康志愿者中药代动力学的影响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魏敏吉;张朴;;高通量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A];第六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王静;郑恒;钱振宇;刘心霞;袁世英;毋丹;曹翠玲;陈汇;;来托司坦片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高晨燕;;新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要点与案例分析[A];第三届全国定量药理研究方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徐冰心;刘志国;吴久鸿;岳茂兴;;航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0年

8 刘昌孝;;药代动力学在新药研发转换研究中的作用[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11年

9 龚丽娴;;普乐可复在中国肾移植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三届全国治疗药物监测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3年

10 魏广力;肖淑华;陆榕;刘昌孝;;雷帕雷素的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九届制药工业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戴绪霖;首仿关注哪些要点[N];医药经济报;2017年

2 董智;微剂量给药 新药开发的加速器?[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记者 熊昌彪;眼用中药亟须加强药代动力学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欧慧敏;药代动力学彰显新药转化价值[N];医药经济报;2012年

5 记者 刘道安;中药痹祺胶囊药代动力学研究通过验收[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6 河北远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魏占勇;长效土霉素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研究[N];中国畜牧报;2004年

7 复旦大学医学院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郁继诚 张菁;国产罗红霉素胶囊剂的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测定[N];医药经济报;2001年

8 ;环孢素A药代动力学的个体差异对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的影响[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白毅 整理;以药代动力学为主线的新药成药性的临床前评价系统的建立和应用[N];中国医药报;2011年

10 ;缓控释制剂药代动力学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运星;DPTM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2 王杰;新型肺靶向DTX-LP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评价[D];重庆医科大学;2017年

3 王鹏;川芎嗪结构修饰及生物活性测定甘氨酸茶碱纳缓释片不对称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3年

4 杨秉呼;硫代反义寡核苷酸癌泰得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5 倪健;抗栓素药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6 魏玉平;莱格注射液的制备工艺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刘会臣;反式曲马朵及其活性代谢物反式氧去甲基曲马朵的药代动力学立体选择性和性别差异[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8 何秀玲;TCDCA抗炎免疫药理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9 刘小光;利福平和rifabutin药代动力学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10 张友九;融合蛋白rh-TNT-IL-2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冰峰;缺氧对药物转运体MRP2、PEPT1表达变化及其底物药代动力学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7年

2 杨小体;头孢噻肟在蛋鸡体内药代动力学和残留规律初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3 高向波;早产儿体内咖啡因及三种初级代谢产物浓度测定及其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4 张艺伟;甾体激素药物EAD和多肽HYD-PEP06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8年

5 段二云;舒芬太尼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8年

6 沈悦生;戊二醛聚合猪血红蛋白(pPolyHb)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的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7 姚媛;淡豆豉中异黄酮成分的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8年

8 孟子琪;CQ复方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8年

9 李志勤;右美托咪定不同剂量经鼻给药在小儿全身麻醉中药代动力学的比较[D];福建医科大学;2017年

10 李志红;利舒康胶囊组成成分和代谢产物鉴定及其对奥沙拉嗪药代动力学影响[D];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2018年



本文编号:26125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6125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c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