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梵净山洞穴真菌抗菌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5 18:08
【摘要】: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是新药的重要来源,不同生境来源的真菌可产生具有丰富生物学功能的次生代谢产物。洞穴微生物因其特有的生存环境,导致其代谢产物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为安全有效的抗生素药物的发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目的:研究贵州梵净山洞穴土壤真菌,分离鉴定具有抗菌活性的代谢产物。方法:利用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质谱、核磁和比旋光等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药敏纸片法和肉汤稀释法评价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从梵净山洞穴样品中分离纯化真菌48株,筛选得到具有抑菌活性菌株2株。菌株RDF13和RDF24发酵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采用各种现代波谱技术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其中,从菌株RDF13中共分离得到1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helvolic acid(1)、gliotoxin(2)、bisdethiobis(methylthio)gliotoxin(3)、fumiquinazoline A(4)、pseurotin A(5)、fumitremorgin C(6)、verruculogen(7)、fumitremorgin B(8)、fumiquinazoline C(9)、kaempferol(18)、Chaetomininel(19)、trypacidin(20)、1,2-seco-trypacidin(21)、monomethylsulochrin(22)、(-)-syringaresinol(23),从菌株RDF24中共分离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Dibutylphthalate(10)、Geumsanol F(11)、Geumsanol G(12)、sclerotioramine(13)、glycerol monolinoleate(14),化合物1和2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蜡样芽孢杆菌、嗜水气单胞菌、假交替单胞菌和黄海希瓦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为0.0625-2.0μg/mL,化合物10对创伤弧菌、迟钝爱德华、假交替单胞菌有轻微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18和23首次从该属真菌代谢产物中分离到。结论:洞穴土壤的真菌具有多样性,来源于洞穴土壤的真菌能产生具有抗菌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
【图文】:

线图,实验路,线图,洞穴


1.2 方法1.2.1 实验路线图1-1 本论文实验路线图Fig. 1-1 The expertment route of this thesis1.2.2 洞穴真菌的分离纯化洞穴真菌的分离采用蔗糖密度梯度法和梯度稀释法结合。

菌落形态,菌落形态


菌落形态照1Fig.2-1Themorphologicalofsomefungi1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瑞华;;头孢菌素的“世代”观[J];湖北医药导报;1987年02期

2 刘鹏;;氧氟沙星(Ofloxacin)[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87年05期

3 HAROLDC.NEU.M.D;刘华珍;;抗菌活性、细菌耐药性和抗菌药理学使用新药剂能否收到费用效益?[J];微生物学杂志;1987年04期

4 毛培宏;;用L-干燥法和琼脂移植法保藏的放线菌的抗菌活性[J];国外药学(抗生素分册);1987年02期

5 虞瑞尧;;硫康唑抗菌活性和对浅部真菌病疗效复习[J];皮肤病防治;1987年Z2期

6 林赴田;;氟喹诺酮类抗菌剂的进展[J];天津医药;1987年10期

7 王瑞绵;戎诚兴;张世明;叶汉增;郑哲红;孟运莲;黄宜基;;赖氨酸月桂基酯在小鼠活体内抗菌活性的研究[J];湖北医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8 郑天凌;小定鞭金藻的抗菌活性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2期

9 郭惠元,孙兰英,汤云,阎桂华,张致平;吡酮酸类抗菌药物的研究——Ⅵ.7-氯-6-氟-1-乙基-1,4-二氢-4-氧吡啶(2,3-c)并哒嗪-3-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菌活性[J];药学学报;1988年08期

10 王玉芬,王浴生;Ceftazidime的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特性及临床应用[J];国外药学(抗生素分册);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国强;殷霞;胡志鹏;尹晓刚;陈春霞;鄢明;;3-硝基-2H-色烯的合成和抗菌活性研究[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于克贵;李东红;周成合;刁俊林;;新型阳离子卟啉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生物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钦传光;张瑞洁;牛卫宁;徐春兰;尚晓娅;任锦;;脂肪酰阳离子肽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李虹;赵晖;;人精浆抗菌活性及精浆小分子抗菌肽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周伟良;余爱珍;;左氧氟沙星体内、外抗菌活性[A];中国药理学会第九届制药工业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6 刘佳萌;庹利;董艳萍;郭琳;旭格拉 哈布丁;陈川;李昕;朱霞琳;曹存巍;孙承航;;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麓沙生植物内生放线菌抗菌活性筛选[A];第五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卢卫红;朱峰;刘汉基;;朱红栓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其抗菌活性研究[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8 陈肖卓;许蓬;雷平生;;含硫醚侧链大环内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刘超兰;王希玮;郭义东;冯兴;褚以文;;小双孢菌的选择性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抗生素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10 王静;王关全;魏洪源;蹇源;周志军;;寡聚苯乙炔衍生物的光诱导抗菌活性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放射性药物与标记化合物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麦国荣;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0年

2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杨瑞锋;用精准“组方”攻克禽“顽疾”[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7年

3 吴志 罗金财;沙星,“带刺”的抗菌明星?[N];科技日报;2013年

4 记者 宋翩 通讯员 刘慧婵 祝和平;华南理工大学学生找出熟肉保鲜方案[N];大众科技报;2011年

5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一)[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6 商报记者 杨帆;最奢侈蜂蜜的“数字化”创意[N];北京商报;2009年

7 高河;头孢喹肟[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9年

8 全科执业医师、执业药师 尹铁民;解密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配比[N];医药经济报;2009年

9 刘默 刘颖 刘登科;改造结构 降低耐药[N];中国医药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罗中云;中国学者《自然》论文被指造假[N];北京科技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义文;家蝇抗菌肽分离纯化抗菌活性及分子结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2 陆志科;竹叶生物活性成分提取分离及其抗菌活性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3 刘开湘;7-[(1S,,4S)-3,3-二甲基-2-氧杂-5-氮杂二环[2.2.1]庚烷基]-喹诺酮及其类似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4 韩红娜;青霉烯类抗生素法罗培南与酯型新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5 胡来兴;美罗培南的合成研究与1,3,4-噻二唑碳青霉烯类新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测定[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6 路福平;无抗菌活性放线菌的激活和抗生素筛选新方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6年

7 黄勋;无机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抗菌活性及其抗菌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枚春成(MAI XUAN THANH);二级结构对抗菌肽的抗菌活性及特异性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3年

9 李涛;PMMA骨水泥的生物活性和抗菌活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10 王远强;小分子抗菌肽的虚拟组合设计、筛选与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彦伶;梵净山洞穴真菌抗菌活性研究[D];贵州医科大学;2018年

2 胡忠平;基于3-MBA的FtsZ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3 强升升;抗耐药菌3-O-氨基甲酰基-9-O-(2-氯苄基)肟基克拉霉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4 刘芳;以FtsZ为靶点的5-甲基菲啶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抗菌活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5 尹永洁;朝药泽泻提取物及其化学成分的抗菌活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7年

6 张天丽;芫荽化学成分的抗菌活性及其复方挥发油稳定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7年

7 王朝;O-酰化壳聚糖季铵盐的结构及介质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D];华侨大学;2013年

8 王广莉;抗菌纤维制备及其抗菌活性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9 施丽萍;多卤代苯腈取代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10 金方;贵州地区需氧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的研究[D];贵阳医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26153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6153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4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