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重组EGF在毕赤酵母中的组成型表达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4 09:13
【摘要】: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是由5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量为6054 Da。EGF作用广泛,其不仅能够促使表皮细胞增殖和分化,在角质细胞的生长和迁移方面也有促进作用,从而促进成纤维细胞和胚胎细胞的增殖。因此,EGF在伤口愈合、加速损伤修复以及器官形成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还广泛用于各种化妆品中,因为它可以促进透明质酸,糖蛋白等的合成和分泌,并活化皮肤的基底细胞。随着对EGF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特殊的生物学效应被不断挖掘,成为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是近年来使用最广泛的表达系统。该系统中表达载体都是整合载体,其中pGAP系列与其他整合载体相比优势更为突出。首先,使用pGAP系统发酵时不需要添加甲醇,一方面可以节省甲醇的运输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甲醇因易燃易爆带来的潜在危险。其次,发酵过程中不需要更换碳源,可以减少杂菌的污染,此外,pGAP表达系统采用连续发酵的方式,发酵工艺简单而且周期短,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更有利于工业化生产。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启动子(pGAP)的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组成型表达EGF,并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本研究首先以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GAPZαA为基础,根据酵母细胞密码子偏好性优化EGF基因序列并合成,在序列两端引入Xhol I和Eco R I位点,为方便纯化在目的基因前引入6×HIS,为实现蛋白的高效表达,选取融合标签-Asn-Gly,构建重组质粒pGAPZαA-6His-Asn-Gly-EGF。测序正确后,线性化电转至毕赤酵母感受态GS115。通过Zeocin抗性培养基和PCR鉴定筛选出成功整合到酵母基因组的工程菌,采用摇瓶培养,经Tricine-SDS-PAGE分析,获得了高表达重组蛋白的工程菌。本研究还对发酵工艺进行了探索,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优化发酵条件:最佳碳源,最佳pH值,最佳碳源浓度,最佳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接种浓度。并采用Ni-Sepharose 6FF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用Bradford法检测EGF的分泌浓度。最后测定了经羟胺切割后的重组蛋白对Balb/c 3T3细胞的增殖活性。通过实验发现:高表达菌株在72 h具有最高的蛋白质表达,为0.05mg/mL。发酵条件经过优化得出:最佳碳源为甘油、其浓度为2.5%、发酵时间为72 h、接种量为2.0%、pH为6.0、温度为30℃。发酵液上清通过Ni-Sepharose 6FF柱成功获得了纯化的重组蛋白。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蛋白经羟胺切割后能够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有效促进Balb/c 3T3细胞的增殖,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图文】:

重组EGF在毕赤酵母中的组成型表达研究


EGF的结构

表达载体


图 1.2 pGAPZ 系列表达载体Sears 等[64]将 pGAP 基因亚克隆到载体 pIB1 中以获得 pIB2,并将β-葡糖醛酸糖苷酶基因克隆到 pIB2 中。经线性转化后,在毕赤酵母中β-葡糖醛酸糖苷酶得以成功表达。张平涛[65]也组成型表达羧肽酶 B(CPB),他是以 pIB2 为模板扩增pGAP 基因片段。在质粒 pPIC9K-proCPB 上取代 pAOX1 构建组成型表达载体pGAP9K-proCPB。pGAP表达系统可以使用多种碳源,例如油酸,甘油,葡萄糖和甲醇。但是哪种碳源是最佳的仍然有待研究。研究发现,当培养基中仅含有甲醇时,蛋白的表达最低[63]。一般情况下,毕赤酵母pGAP表达系统常用的碳源为葡萄糖和甘油,但在摇瓶表达时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66-67],,而在高密度发酵水平则用甘油[68-69]。由于pGAP不需要甲醇诱导,所以不存在安全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并且发酵过程更安全,这为目的蛋白的工业化扩大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9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清华;沈元月;;酵母表达系统研究进展与展望[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吴丽娟,蒋建新,朱佩芳,王正国,康格非;酵母表达系统及其应用研究[J];生命的化学;2003年01期

3 王剑霓;酵母表达的普马拉汉坦病毒核壳蛋白在欧vm模型中诱导保护作用[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3年06期

4 刘文,胡巍;酵母表达基因工程产物特性分析[J];生物工程进展;2001年02期

5 刘文;酵母表达基因工程产物特性分析[J];生物技术通讯;1998年01期

6 ;其它药剂[J];生物技术通报;1988年09期

7 冯小黎,林培懋,张银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因在酵母中的表达——Ⅰ.HBsAg基因在酵母中的克隆[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3期

8 施源;唐孝宣;袁渭康;陈敏恒;沈绿萍;李载平;;培养基组分和发酵温度对重组酵母表达HBsAg的影响[J];生物工程学报;1989年03期

9 施源;沈绿萍;唐孝宣;李载平;袁渭康;陈敏恒;;pH和溶解氧浓度对重组酵母表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影响[J];生物工程学报;1989年04期

10 林哈娜,张福徽,王年,刘承斌,欢玲君,饶春明,梁植权;利用α-factor启动子在酵母中表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因[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军旗;齐西珍;田朝光;马延和;;乳酸克鲁维酵母表达系统[A];第九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陈定虎;王锡锋;李莉;周广和;;酵母表达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的活性检测[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李如冰;;Pichia酵母表达重组人可溶性TRAIL的纯化与生物活性[A];2004年全国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陈富超;孙万邦;封建凯;杜联峰;黄俊琼;罗军敏;宋明英;;人IL-10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酵母表达和活性鉴定[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赵立群;陈金军;梁宋平;;敬钊缨毛蛛毒素的表达[A];第八届中国生物毒素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7年

6 赵立群;陈金军;梁宋平;;敬钊缨毛蛛毒素的表达[A];第八届中国生物毒素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陈志瑾;饶贤才;丛延广;杨杰;王冬梅;胡珍;原薇薇;;酵母表达肽抗生素hPAB-β抗单纯疱疹病毒活性分析[A];重庆微生物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李岩;宋佳玮;肖盛中;周子恒;蔡卓轩;杨霞;盛金良;陈创夫;;绵羊抗菌肽GNLY在毕赤酵母中表达及体外生物学功能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三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9 张志芳;陈寅;林旭爱;李轶女;沈桂芳;;应用家蚕生物反应器生产高温酶[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反应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张忠芳;高士争;李士泽;张玉静;;猪瘦蛋白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宝泉;口服重组酵母免疫系统的优化及酵母疫苗在鲫鱼上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吴丽娟;重组人A20的分子设计及酵母表达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3 宿晓云;完整人抗乙肝表面抗体的克隆及重组表达[D];吉林大学;2004年

4 邹冬辉;重组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和活性测定[D];吉林大学;2004年

5 郑怡文;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重组酵母检测系统的建立[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6 廖新化;酵母端粒酶核心酶的纯化和定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年

7 杨莉莉;重组牛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昝云红;水蛭素基因的合成及在酵母中表达与产物纯化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9 袁力勇;人纤溶酶原K5在大肠杆菌、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纯化与生物学活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10 谢云飞;IFN-λ1在嗜甲醇酵母中的表达、纯化和活性测定以及其受体信号通路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美;重组EGF在毕赤酵母中的组成型表达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闵武霞;Nhp6A和Nhp6B对细胞生长及ELF1表达的影响[D];深圳大学;2018年

3 彭洋子;CRISPRi技术在解脂酵母中的建立与优化[D];天津大学;2018年

4 彭强强;毕赤酵母转录信号增益器件设计与蛋白表达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9年

5 徐丽;从江香猪源poIFN-α2/β/γ的原核与酵母表达及其抗PRRSV活性研究[D];贵州大学;2019年

6 张磊;猪瘟病毒E0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型表达、鉴定及条件优化[D];湖南农业大学;2018年

7 潘阳;毕赤酵母高效表达Streptomyces sp.FA1木聚糖酶基因工程菌构建及发酵优化[D];江南大学;2018年

8 张雅雯;大肠杆菌与毕赤酵母系统表达hTGF-β1的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8年

9 张洋;海参i-型溶菌酶基因的优化及在毕赤酵母中表达和发酵[D];大连工业大学;2016年

10 郭积芳;中介蝮蛇毒中Intobin1和Intobin2基因Kex2位点突变体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生物活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48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648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2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