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含有“木马片段”的新型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设计、合成及其抗革兰氏阴性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5 01:10

  本文关键词:含有“木马片段”的新型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设计、合成及其抗革兰氏阴性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尤其是滥用,导致许多致病菌对临床抗生素产生了严重耐药,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的耐药问题,已成为威胁人类公共健康的严重问题。然而,针对阴性耐药菌感染的新型抗生素研发速度缓慢。因此,寻找新型抗生素以及新的抗菌策略来应对全球面临的“抗生素危机”迫在眉睫。氨曲南(图1),作为第一个临床使用的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抗阴性菌感染的治疗,但是一直处于临床二线用药。近年来,在阴性耐药菌感染几乎无药可用的危机下,氨曲南在治疗阴性耐药菌感染显示出理想的治疗效果,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的频繁使用。化合物BAL30072(图1)是瑞士Basilea制药公司研发的新一代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用于治疗多药耐药阴性菌引起的感染,已进入第二个I期临床研究。BAL30072是利用“木马策略”设计的轭合物(conjugate),即利用细菌对铁载体(siderophore)的特异识别,将铁载体(二羟基吡啶酮片段)与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连接,形成“木马”轭合物,使阴细菌特异识别铁载体的同时将抗生素主动转运至细菌体内,发挥抗菌效果,从而克服阴性菌耐药。BAL30072的研发成功使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再次成为研究热点。本论文运用“木马策略”,选择不同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氨曲南、氨苄西林或头孢羟氨苄,通过链接片段与不同的铁载体结合形成“木马”轭合物。(1)外源性吡哆醛异烟腙(PIH)是一类对Fe3+具有高亲和性的三齿螯合剂,且毒性低、合成简单。本部分将简化的PIH与氨曲南链接,形成6个AZN-PIH'‘木马”轭合物SA-48,SA-49, SA-54, SA-58, SA-52, SA-50。(2)采用内源性肠杆菌素的构象模拟物作为铁载体,通过丁二酰胺作为linker分别与氨苄西林或头孢羟氨苄链接,形成“木马”轭合物H-12和H-13。6个AZN-PIH "木马”轭合物对敏感型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较好的活性,特别是对雷极普鲁菲登杆菌,抗菌活性MIC值可以达到为≤0.03-0.06μg/mL。该类“木马”轭合物对阴性耐药菌也具有一定的活性,其中化合物SA-48对产酶的铜绿假单胞杆菌MIC值为4-8 μg/mL。其次,本论文以氨曲南为先导物,保留氨曲南抗阴性菌必需的氨基噻唑片段,采用BAL30072的新型4,4-双甲基β-内酰胺母核来代替原氨曲南的母核,同时在侧链肟基上开展结构修饰:(1)在侧链肟基上通过直接的取代反应引入苄基、2-吡啶甲基、3-吡啶甲基等芳香基团得到新型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衍生物SA-73, SA-82, SA-83。(2)首次将“点击化学”(Click Chemistry)应用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结构优化,在侧链肟基上引入含有不同取代基(如甲基、环丙基、羧甲基)的三氮唑基团,得到新型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SA-74A,SA-108,SA-101。所得目标化合物除SA-73外均对阴性敏感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ClogP值较小的衍生物对阴性耐药菌显示出的较好活性,其中化合物SA-82,SA-83,SA-74A,SA-101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MIC值可达2-8 μg/mL。上述实验结果表明:保留噻唑氨基片段和四元β-内酰胺母核,在侧链处引入适当基团,得到的大部分衍生物对阴性敏感菌具有很好的活性。在侧链处引入亲水性基团来降低ClogP值,有利于抗阴性耐药菌活性的提高。该实验结果可为寻找更理想的抗阴性耐药菌衍生物提供有力指导。本论文共合成未见文献报道的34个化合物,其中14个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及HRMS图谱确证无误。AZN-PIH“木马”轭合物以及SA-74A/108/101均经由6步“汇聚式”合成路线制备得到。部分研究内容已投稿ACS Med. Chem. Lett.。
【关键词】:氨曲南 木马策略 阴性耐药菌 铁载体 点击化学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1;R914.5
【目录】:
  • 缩略词一览表4-5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前言10-12
  • 第一部分 “木马”轭合物的设计 合成和活性研究12-21
  • 一 铁载体的结构设计12-14
  • 二 “木马”轭合物的设计 合成14-17
  • 三 “木马”轭合物的抗菌活性研究17-21
  • 第二部分 新型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设计 合成及活性研究21-27
  • 一 新型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设计21
  • 二 新型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合成21-23
  • 三 新型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研究23-27
  • 总结27-28
  • 化合物总览表28-29
  • 实验部分29-49
  • (一) 化学实验部分29-48
  • (二) 生物实验部分48-49
  • 参考文献49-52
  • 化合物谱图52-96
  • 综述96-104
  • 参考文献101-104
  • 致谢104-105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105-106
  • 附件106-11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耘;吕媛;薛峰;张秀珍;胡云建;于庭;胡志东;赵建宏;潘世扬;胡必杰;俞云松;邓秋连;李艳;刘文恩;周玲;费樱;府伟灵;徐修礼;裴凤艳;孟灵;季萍;汤进;郑波;刘健;杨维维;张佳;;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Mohnarin)2011-2012年革兰阴性菌耐药监测报告[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含有“木马片段”的新型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设计、合成及其抗革兰氏阴性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64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664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8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