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纳米炭黑颗粒和铅离子联合诱导NR8383肺泡巨噬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5 07:05
【摘要】:背景:空气中的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是大气污染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成分,其毒性已被大量研究证实。其中粒径较小的超细颗粒更容易在肺中聚集沉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严重。超细颗粒的表面积与体积比大,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可吸附大量有毒污染物,共同造成人体细胞和器官损伤。但是,二者可能产生的交互作用及介导其联合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一种典型的大气超细颗粒物纳米炭黑颗粒(Carbon black nanoparticles,CBNPs)和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空气污染物铅离子(Pb~(2+))的联合作用和机制。CBNPs是研究空气颗粒物毒性的良好模型,空气中的CBNPs主要来自于燃烧源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灰。由于其粒径较小,可深入至肺泡,直接影响肺功能。Pb~(2+)作为一种典型的空气污染物,来源于人为活动,如燃料燃烧,工业生产和垃圾焚烧排放等。二者经呼吸道进入肺内,可在肺部沉积,导致肺部疾病。肺泡巨噬细胞位于肺泡腔及微小气道内,是肺组织内重要的常驻细胞和防御细胞,在肺部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巨噬细胞受损是常见的重要机制。先前的研究发现CBNPs或Pb~(2+)可诱导肺泡巨噬细胞损伤和凋亡,但目前尚无联合CBNPs和Pb~(2+)应用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报道。目的:本实验主要研究CBNPs和Pb~(2+)联合诱导NR8383细胞凋亡的作用和可能的机理,旨揭示CBNPs和Pb~(2+)联合促细胞凋亡作用机制,为预防和治疗PM相关肺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吸附铅离子的纳米炭黑颗粒(CBNPs-Pb~(2+))制备及表征:采用DLS,TEM,SEM以及多点BET分析,对CBNPs及CBNPs-Pb~(2+)进行表征,使用ICP-OES量化CBNPs对Pb~(2+)的吸附情况,评估吸附颗粒的稳定性。2.CBNPs和Pb~(2+)联合促凋亡作用研究:将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分别或共同暴露于一定浓度的CBNPs和Pb~(2+)中24h,分析各种细胞参数。Annexin V-FITC/PI染色,DAPI染色以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水平,采用DCFDA检测活性氧(ROS)产生,JC-1用于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3.联合作用机制研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Western blot,mRFP-GFP-LC3腺病毒检测细胞自噬水平以及自噬流,采用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和自噬溶酶体途径抑制剂氯喹进一步分析自噬溶酶体途径在CBNPs-Pb~(2+)诱导NR8383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结果:1.成功制备了吸附铅离子的纳米炭黑颗粒(CBNPs-Pb~(2+)),通过对粒子表征分析发现,CBNPs可以稳定吸附Pb~(2+),且吸附Pb~(2+)之后,其物理性质发生改变。动态光散射结果显示,吸附后的纳米颗粒形成的团簇平均粒径减小,并能在超声处理后一段时间内保持分散状态,这使其更容易被细胞吞噬,透射电子显微镜证实了这一现象;2.CBNPs-Pb~(2+)显著增加NR8383细胞凋亡水平;3.CBNPs-Pb~(2+)显著增加NR8383细胞中ROS的量,降低NR8383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最终导致细胞凋亡;4.CBNPs-Pb~(2+)激活NR8383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 3、Caspase 9,增加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显著降低Bcl-2/Bax比值;5.CBNPs-Pb~(2+)阻断NR8383细胞自噬流,导致细胞内自噬体累积和细胞溶酶体功能障碍;6.自噬溶酶体途径抑制剂氯喹进一步加重CBNPs-Pb~(2+)所抑制的细胞自噬流,促进细胞凋亡,而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则能逆转上述作用。结论: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使用CBNPs和Pb~(2+)为模型材料研究其对NR8383肺泡巨噬细胞的联合毒性作用及机制。本研究发现,CBNPs可以均匀且稳定地吸附Pb~(2+),吸附后的纳米颗粒物理性质发生改变;CBNPs-Pb~(2+)诱导细胞过度氧化应激及线粒体损伤,通过导致NR8383细胞溶酶体功能障碍和阻断细胞自噬流,显著增强细胞凋亡水平;CBNPs-Pb~(2+)可以通过自噬溶酶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我们的研究结果为理解环境微粒的毒性作用和致肺疾病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还可能为预防和治疗空气污染相关肺疾病提供实验基础。
【图文】:

元素分析,粒子,元素


原生粒径为 25nm,BET 比表面积为 100m2/g。由于纳米粒子的物理性质可影响其生物学及毒理学反应,因此这些性质的表征在其毒性评估中是很重要的[100]。在本部分研究中,我们采用 ICP-OES、DLS、TEM、SEM 以及多点 BET 分析,量化了 CBNPs 对 Pb2+的吸附并分别对 CBNPs 和 CBNPs-Pb2+进行了表征。3.1.1 CBNPs 对 Pb2+的吸附情况按照上述方法制备 CBNPs-Pb2+后,使用能谱仪对粒子进行元素定性分析,可发现CBNPs除去基本成分C元素外,,还存在少量的S元素与O元素。对CBNPs及 CBNPs-Pb2+分别进行 mapping 分析,确定元素的面分布和线分布,可以较直观地观察到 Pb 元素均匀分散在粒子表面,说明铅离子可以稳定且均匀吸附于CBNPs。此结果能初步证实金属铅离子稳定吸附于 CBNPs 上,所构建纳米粒子吸附金属离子模型可以用于后续实验。如图 3.1 所示。

电镜图,电镜,动态光散射,ζ电位


图 3.2 CBNPs 及 CBNPs-Pb2+的电镜图CBNPs 和 CBNPs-Pb2+的透射电镜图像;(c,d) CBNPs 和 比例尺为 500nm动态光散射测量 DMEM-F12 中 CBNP,CBNPs-Pb2+的径和ζ电位le Hydrodynamic size(nm) zeta-potentis 671.2±9.96 -30.5±3.b2+452.6±22 -34.8±0.7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9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才秀华;张炜;;铅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其吸附性能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5年10期

2 伊可新;;食具对健康的影响[J];健康向导;2017年03期

3 杨林;赵启文;姚慧蓉;杜瑞;张晗;;吸附分离氯化钙中镁铅离子的试验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年06期

4 程晓宏;谢超;史玉坤;上官棣华;;一种快速测定铅离子的新方法[J];分析试验室;2013年07期

5 吴小荣;吕超;李晓飞;韩庆玲;王杰;易宗春;;铅离子对K562细胞红系分化的影响[J];毒理学杂志;2010年06期

6 郭鹏;王瑾;康春莉;郭平;高红杰;;固定化细菌对废水中低浓度铅离子的吸附规律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11期

7 陈天;汪士新;;壳聚糖对铅离子(Ⅱ)的吸附[J];扬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8 冷宗周;解凯彤;王娟;;用铅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皮蛋中微量铅[J];分析化学;1987年12期

9 陈锦明,赵文君,赵f皓;重金属离子刺激兔主动脉条的收缩[J];徐州医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10 方禹之;何品刚;金利通;;静止拟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水体中重金属离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学军;黄耀意;宋宇;周兴;白汉营;;铅离子污染对桂林红黏土力学性质影响的试验研究[A];2016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2 钱功明;李茂林;刘涛;陈铁军;;羟基磷灰石去除水溶性铅离子作用机理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郝瑞霞;吴沣;姜源;杨诗琴;鲁安怀;;真菌对铅离子的吸附和固定作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1)[C];2015年

4 万学娟;刘海洋;;基于壳交联胶束中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构筑灵敏的比率型铅离子检测材料[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F:生物医用高分子[C];2017年

5 王明粲;郝瑞霞;杨诗琴;丁杨;;电解池体系下电流对钋青霉菌吸附铅离子的影响[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C];2017年

6 姜源;郝瑞霞;杨诗琴;;几种常见大型真菌对铅离子的吸附特性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C];2015年

7 冯金荣;卢双燕;黄珊;肖琦;;基于核酸适配体的铅离子电化学传感器[A];第十三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7年

8 聂丹丹;吴海燕;郑琪珊;叶培荣;郝艳丽;郭良洽;付凤富;陈国南;;基于脱氧核酶检测铅离子的荧光方法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9 梁好;谢斯滔;崔亮;赵子龙;张晓兵;谭蔚泓;Cuichen Wu;Fudi Wang;;生物稳定的L-DNAzyme用于铅离子在实际样品中的检测[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分会:生物分析和生物传感[C];2016年

10 吴云莹;程晓丽;霍丽华;徐英明;;水中Pb~(2+)离子移除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六分会:环境化学[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刘霞;LHC撞出迷你版“宇宙大爆炸”[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一帆;DOM对铅在黑土中吸附行为的影响与黑土中铅原位钝化[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2 杨灵芳;等离子强化碳纳米管及其复合物电极电容去除铅离子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3 邹卫华;锰氧化物改性过滤材料对铜和铅离子的吸附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4 龙丹丹;产菌核米曲霉G15对铜、铅离子的抗性机制和吸附特性研究[D];山西大学;2017年

5 Syed Mazhar Shah;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用于重金属离子的富集和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6 刘春;金纳米粒子的特殊光学性质研究及其在重金属离子和氨基酸分析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10年

7 赵勤;功能化量子点的合成及其在重金属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8 李玮;新型化学修饰电极体系的研究及其在痕量铅检测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08年

9 李想;基于纳米材料和核酸适配体的高灵敏度光学生物传感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10 邓炜;核酸探针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检测土壤中铅离子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宏靖;非标记功能性核酸荧光传感器检测水及食品中汞离子和铅离子残留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陶思宇;纳米炭黑颗粒和铅离子联合诱导NR8383肺泡巨噬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3 祝宏山;高效去除水中铅离子的吸附剂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4 杨伟霞;CMC-MOF膜的制备及其在去除水溶液中铅离子的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5 裴邯娜;NC-MoS_2纳米吸附剂的合成及其对水溶液中铅的去除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6 蒋吉方;复杂条件下GCL应用特性试验研究[D];温州大学;2017年

7 张庆丽;基于纳米磁珠的铅离子QCM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8 李彦君;Ag/CuO掺杂微纳膜修饰玻碳电极对铅离子检测及应用[D];安徽农业大学;2017年

9 王楠;不同维度碳材料的功能改性及其对Pb~(2+)的吸附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10 蔡富刚;新型煤基炭膜电控分离废液中低浓度铅离子[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797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6797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b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