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1固体自乳化缓释片成型技术与生物药剂学评价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军事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943
【图文】:
图 1.1 VK1 的紫外吸收光谱扫描图果显示,VK1(乙醇溶液)在 190~400 nm 波长范围内有多个特征吸收5 版中国药典中 VK1 含量的测定方法,选择 254 nm 作为含量测定的.1.2 色谱条件的确定器:Waters Alliance 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2489 紫外检测器,wate,empower2 软件)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Thermo-C18,5 μm,4.6×250 mm)测波长:254 nm温:35℃动相: 无水乙醇:水=95:5速:1.2 mL/min样量: 10 μL.1.3 线性和范围密称取维生素 K1 对照品适量,以流动相溶解并稀释成浓度为 1.25
图 1.2 VK1 含量测定回归曲线:所得方程为:A=15104C-10750(n=6),相关系数 R= 1.00~201.28 μg/mL 范围内线性相关性好。.4 精密度.4.1 重复性操作,取本品 10 片,精密称定记录片重,研钵中充分研细约相当于维生素 K1 2.5 mg)置于 25 mL 棕色容量瓶中,用,稀释定容后得供试溶液,制备 6 份;另精密称取维生素 K1溶解并稀释成浓度为 100 μg/mL 的 VK1 对照液。以建立的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精密度考察结果的要求,结果见表 1.1。表 1.1 精密度试验结果 1 2 3 4 5 61581176 1565791 1566501 1544244 1566360 1537
军事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声使药物溶解分散,以流动相稀释定容,同法测定。按外标法有关物质检查方法1 检测波长的确定称量 VK1 对照品约 10 mg,置 100 mL 容量瓶中,以流动相溶解匀。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 200-400 nm 范围内扫描。结果见图配制空白辅料溶液(除不含维生素 K1 外,其余均与本品片芯成m微孔滤膜过滤后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00~400 nm波长范围见图 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立;刘裕红;贾俊;;难溶性中药姜黄素自乳化微球的制备及性质考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年15期
2 陈鹰;张红;史琼枝;刘宏;;多西他赛自乳化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特性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宋笑丹;唐景玲;邸哲婷;魏华;吴琳华;;伊曲康唑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制备及溶出度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9年11期
4 倪静;朱铉;;虾青素自乳化软胶囊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9年11期
5 邵兵;崔超;刘红梅;纪宏宇;唐景玲;秦梦楠;李欣;吴琳华;;胡椒碱胶囊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筛选及体外质量评价[J];中国药师;2015年10期
6 阮越勇;牟晓];高缘;张建军;;姜黄素自乳化释药系统处方研究及体外溶出评价[J];海峡药学;2014年05期
7 陶婉君;李沉纹;尹宗宁;;基于定量构效关系设计自乳化系统[J];物理化学学报;2011年01期
8 全丹;高缘;;头孢泊肟酯自乳化制剂的研究[J];海峡药学;2007年03期
9 田大丰;李英;俞红凯;王中彦;闫永波;;辛伐他汀自乳化胶囊的体内外评价[J];中国新药杂志;2007年20期
10 徐贵霞,王玉丽,全东琴;自乳化释药系统的体外评价[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景玲;吴琳华;邵兵;纪宏宇;;五仁醇自乳化制剂的处方筛选[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2 陈鹰;郑庆玲;刘宏;辛华雯;;伊曲康唑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研究[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3 彭璇;陈萍萍;包强;魏颖慧;李范珠;;水飞蓟宾过饱和自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及性质研究[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4 彭璇;陈萍萍;包强;魏颖慧;李范珠;;水飞蓟宾过饱和自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及性质研究[A];2009全国中药创新与研究论坛学术论文集[C];2009年
5 李哲;康万利;吴海荣;杨蒙;周琼;姜佳彤;;基于自乳化作用的低渗透油藏驱油体系研制与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六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六分会:应用胶体与界面化学[C];2017年
6 杨春才;田晶;杨威龙;黎春影;;乳液聚合物成膜剂的自组装、自乳化、自稳定与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K:高性能高分子[C];2017年
7 王俊明;徐小红;张翔;段况华;祁有丽;周旭光;;自乳化酯在乳化型金属加工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第四届全国金属加工润滑技术学术研讨会文集(2013)[C];2013年
8 冯海顺;康万利;陈隽;吴海荣;周琼;;低渗透油藏自乳化驱油体系与表面活性剂体系驱油效果对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六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六分会:应用胶体与界面化学[C];2017年
9 于欢;滕利荣;程瑛琨;;利福平自乳化给药系统的设计[A];吉林省第六届生命科学大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鹰;李高;王瑞华;;长春西汀自乳化释药系统的体外释药特性研究[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钱一鑫邋唐景玲 何仲贵;口服自乳化释药系统——中药制剂研究新热点[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李海燕 牛欣 杨学智;自乳化释药系统改善口服给药效果新方式[N];中国医药报;2007年
3 程玉钏邋周建平;固体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研究令人瞩目[N];中国医药报;2008年
4 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李建三;穗科协引创新要素集聚企业[N];广东科技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史彩虹;AD-1的立体选择性药物动力学及自乳化微乳制剂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3年
2 魏兰兰;卡维地洛自乳化及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3 胡才彪;负载生物多酚的多重自乳化给药体系的构建及评价[D];东南大学;2017年
4 唐景玲;银杏叶提取物自乳化给药体系的制备及银杏叶提取物—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6年
5 魏希颖;连翘种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生物学活性及其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雪梅;姜黄素新剂型:自乳化和亚微乳给药系统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仝永涛;维生素K1固体自乳化缓释片成型技术与生物药剂学评价研究[D];军事科学院;2019年
2 邹娅;地榆皂苷自乳化递药系统的构建及评价[D];遵义医科大学;2019年
3 刘浪;稠油自乳化降粘体系的研制及性能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8年
4 李哲;低渗透油藏自乳化驱油体系及驱油性能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5 李小菲;复方苦参自乳化制剂的研制[D];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
6 宋文艺;难溶性药物的自乳化纳米乳的设计及其口服吸收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8年
7 薛娇;鸦胆子油自乳化制剂的制备[D];河北科技大学;2016年
8 刘华;酮洛芬自乳化胶囊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
9 李丽;维生素E烟酸酯自乳化软胶囊的研制[D];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
10 谭永刚;氯雷他定固体自乳化制剂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27542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754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