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盐酸右美托咪啶毒性和镇静作用受体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5 07:11
【摘要】:目的:研究盐酸右美拖咪啶(dexmetomidine hydrochloride,DMED)发挥毒性作用的主要受体类型及受体后关键分子通路,明确盐酸右美托咪啶毒性与镇静作用的不同机制。研究内容:1.α_(2B)-AR或α_1-AR拮抗剂对DMED镇静作用的影响:采用小鼠翻正反射模型,研究不同α_(2B)-AR或α_1-AR拮抗剂对DMED引起小鼠翻正反射消失的作用。2.α_2-AR或α_1-AR拮抗剂对DMED毒性作用的影响:提前给予不同的α_2-AR或α_1-AR拮抗剂,研究其能否降低DMED的致死率。3.DMED激活α_(2B)-AR受体后信号通路的研究:建立共表达α_(2B)-AR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活化T细胞核因子c1(EGFP-NFATc1)的U2OS细胞株,根据N FATc1核转位评价不同化合物对α_(2B)-AR的激动或抑制作用。建立共表达α_(2B)-AR受体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PKAcat-EGFP)的CHO细胞株,以PKA重分布实验评价不同化合物激活或者拮抗α_(2B)-AR后对AC-cAMP-PKA信号通路的影响。4.DMED镇静及毒性作用的受体后机制的研究:评价Gαi/o抑制剂PTX、Gαq/11抑制剂YM-254890、PLC抑制剂U73122、胞内Ca~(2+)螯合剂BAPTA和L-Ca~(2+)阻滞剂维拉帕米(verapamil)和尼莫地平(nimodipine)对DMED毒性效应的作用;PT X及YM-254890对DMED镇静效应的作用;并观察PTX及YM-254890对α_(2B)-AR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方法:1.Prazosin、HEAT和imiloxan分别给药后15 min,给予DMED,观察小鼠翻正反射消失率、翻正反射消失的诱导时间和制动时间,评价不同拮抗剂对DMED镇静作用的影响。2.α_2-AR或α_1-AR拮抗剂预先给药15 min后,给予DMED,记录大鼠、小鼠连续7天的死亡情况,以第1天死亡率和连续7天内的死亡率为指标评价各拮抗剂的抗致死作用。取小鼠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小鼠的肺组织损伤。3.将α_(2B)-AR的重组质粒(pcDNA3.1-Hygro-α_(2B)-AR)转染至表达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的U2OS细胞(U2OS-EGFP-N FATc1-α_(2B)-AR),以及表达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PKA cat)的CHO细胞(CHO-PKAcat-EGFP-α_(2B)-AR),分别通过NFATc1核转位实验筛选U2OS-EGFP-NFATc1-α_(2B)-AR稳转细胞株,采用PKA重分布实验筛选CHO-PKAc at-EGFP-α_(2B)-AR稳转细胞株。以U2OS-EGFP-NFATc1-α_(2B)-AR细胞为工具细胞,评价α_2-AR激动剂DMED对NFATc1核转位的作用;α_2-AR拮抗剂盐酸阿替美唑(ati pamezole,ATI)、α_(2A)-AR拮抗剂BRL44408,α_(1/2B)-AR拮抗剂盐酸哌唑嗪(prazosin)、α_(2B)-AR选择性拮抗剂ARC239和imiloxan,与DMED(10~(-7)M)共孵育,评价拮抗剂对DMED作用的对抗。以CHO-PKAcat-EGFP-α_(2B)-AR细胞为工具细胞,评价α_2-AR激动剂DMED、可乐定、胍法辛对PKA重分布的作用;α_2-AR拮抗剂咪唑克生、ATI与DMED(10~(-7)M)共孵育后,评价拮抗剂对DMED作用的对抗。4.Gαq/11抑制剂YM-254890给药后30 min,Gαi/o抑制剂PTX(0.25μg,i.c.v)给药后4天,尾静脉注射镇静或致死剂量的DMED,观察对动物镇静或死亡的影响。以U2OS-EGFP-NFATc1-α_(2B)-AR和CHO-PKAcat-EGFP-α_(2B)-AR稳定转染细胞株为工具细胞,YM-254890或PTX与DMED共孵育后,评价YM-254890或PTX对D MED引起NFATc1核转位以及PKA重分布的影响;U73122、BAPTA、维拉帕米或尼莫地平给药后15 min,尾静脉注射致死剂量的DMED,观察对动物死亡的影响。研究结果:1.α_1-AR或α_(2B)-AR拮抗剂对DMED镇静作用的影响:Prazosin、HEAT和imil oxan预先给药后,对DMED引起的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没有影响。2.α_2-AR或α_1-AR拮抗剂对DMED毒性作用的影响。2.1不同受体拮抗剂对DMED引起小鼠死亡的影响:ATI没有抗致死作用;AR C239能够显著降低DMED(25.6 mg/kg)给药后,小鼠在1天和连续7天的死亡率;Prazosin、HEAT、BRL44408和JP1302不同程度的降低DMED给药后,小鼠在第1天内的死亡率,对小鼠7天的死亡率没有影响。2.2不同受体拮抗剂对DMED引起大鼠死亡的影响:Prazosin、HEAT和ARC239能够不同程度的降低DMED(8 mg/kg,i.p)给药后,大鼠在1天和连续7天的死亡率,ATI只能够降低DMED(8 mg/kg,i.p)给药后,大鼠在连续7天的死亡率;Prazosin显著降低DMED(8 mg/kg,i.v)给药后,大鼠在1天和连续7天的死亡率,ATI没有抗致死作用;Prazosin能够完全对抗DMED(8、16 mg/kg/mL,i.v,0.02mL/min)致死作用,ATI能够完全对抗DMED(8、16 mg/kg/mL,i.v,0.02 mL/mi n)给药后,大鼠在1天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连续7天内大鼠的死亡率。2.3 DMED静脉注射后对小鼠肺组织的损伤:小鼠缓慢尾静脉注射DMED(25.6 mg/kg)后,小鼠肺部明显淤血,肺组织HE染色发现明显的肺部血管淤血,肺泡破裂并涌入大量的红细胞。3.DMED激活α_(2B)-AR受体后信号通路的研究3.1α_(2B)-AR稳转细胞株的建立:成功构建了α_(2B)-AR稳定表达且功能较好的U2O S-EGFP-NFATc1-α_(2B)-AR细胞株以及CHO-PKAcat-EGFP-α_(2B)-AR细胞株。3.2 DMED激活α_(2B)-AR后对NFATc1信号通路的作用:DMED激活α_(2B)-AR后,可以浓度依赖的提高细胞NFATc1的相对核转位水平,其EC_(50)值为(2.62±0.07)n M;ATI、ARC239、imiloxan、prazosin、BRL44408可以浓度依赖性对抗DMED(10~-77 M)的作用,IC_(50)值分别为(89.05±0.13)、(11.13±33.53)、(103.50±2.35)、(493.40±0.25)和(931±0.21)nM。α_2-AR拮抗剂的作用强度分别为:ARC239?ATI?imiloxan?prazosin?BRL44408。3.3 DMED激活α_(2B)-AR后对AC-PKA-PKA信号通路的作用:DMED、可乐定和胍法辛能够激活α_(2B)-AR后,抑制AC-cAMP-PKA相关信号通路,逆转由AC激活剂foskorlin所致的PKA弥散性分布,浓度依赖的提高PKA颗粒聚集程度,EC_(50)值分别为(1.15±0.11)nM、(11.0±0.44)nM和(58.5±0.08)nM。ATI和咪唑克生可以浓度依赖性对抗DMED(10~(-7)M)的作用,IC_(50)分别为(565.6±0.21)nM和(5.53±0.04)μM。4.DMED镇静及毒性作用的受体后机制的研究4.1 Gαq/11抑制剂YM-254890对DMED毒性及镇静作用的影响:YM-254890对DMED引起的动物死亡无明显作用,且不能对抗DMED的镇静作用。4.2 Gαi/o抑制剂PTX对DMED毒性及镇静作用的影响:PTX(0.25μg,i.c.v)预先给药4天可以完全抑制DMED(0.17 mg/kg,i.v)诱导的小鼠翻正反射消失,但对DMED(25.6mg/kg,i.v)致死率的降低作用并不明显,PTX能够对抗DMED的镇静作用,不能对抗DMED的毒性作用。4.3 YM-254890对DMED激活α_(2B)-AR后信号通路的影响:Gq/11抑制剂YM-254890可以浓度依赖性降低DMED(10~(-7)M)导致的NFATc1核转位,IC_(50)值为(103.50±2.34)nM。4.4 Gαi/o抑制剂PTX对DMED激活α_(2B)-AR后信号通路的影响:PTX对DMED促进NFATc1核转位的作用没有影响。4.5 U73122、BAPTA、维拉帕米和尼莫地平对DMED毒性作用的影响:U73122无抗致死作用;BAPTA、维拉帕米和尼莫地平具有明显抗致死作用。研究结论:1.α_1-AR或α_(2B)-AR不参与DMED的镇静作用。2.高剂量DMED的致死作用可能主要是由于DMED激动α_(2B)-AR和α_1-AR引起的;DMED的致死作用可能与其引起的肺淤血有关。3.Gαi/o信号通路是DMED产生镇静作用激活的关键信号通路;DMED作用于α_(2B)-AR,引起胞内Ca~(2+)浓度升高,导致大小鼠的死亡。创新点:DMED致死作用受体主要是α_(2B)-AR和α_1-AR,而不是α_(2A)-AR和α_(2C)-AR,表明D MED的致死作用与镇静作用受体机制相分离,有利于指导毒性作用小的高选择性镇静药的筛选。
【学位授予单位】:烟台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965
【图文】:

镇静作用,诱导时间


图 1 Prazosin、imiloxan 和 HEAT 对 DMED 诱导的镇静作用的影响。(A)诱导时间,(B 不间,Mean±S.E.M,n=10。Figure 1 Effect of prazosin, imiloxan, and HEAT on the sedation induced by DMED.(A) ion time, (B) immobilization time,Mean±S.E.M,n=10.

致死作用,给药


图 2 Prazosin 、BRL44408 、ARC239 、imiloxan 、JP1302 和 HEAT 预先 15min 给药对 D 致死作用的影响。(A)DMED 给药后第 1 日的致死作用,(B)DMED 给药 7 日后的致死作用an±S.E.M, n=10,***P < 0.001,**P < 0.01,*P < 0.05,与 Control 组相比较。Figure 2 Effect of prazosin, BRL44408, ARC239,Imiloxan, JP1302 and HEAT on the letffect induced by DMED. (A) 1 day after DMED treatment;(B) 7 days after DMED treat

致死作用,给药,死亡率


图 4 ATI、ARC239、HEAT 和 prazosin 预先 15 min 给药对 DMED 致死作用的影响。(A)ED 给药后第 1 日的死亡率,(B)DMED 给药 7 日后的死亡率,Mean±S.E.M n=5,***P < 0.001,P < 0.01,*P < 0.05,与 Control 组相比较。Figure 4 Effect of ATI, ARC239,HEAT, Prazosin on the lethal effect induced by DMED.(A) 1 day after DMED treatment;(B) 7 days after DMED treatment, Mean±S.E.M, n=5,***P <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借酒浇愁骗的是大脑[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6年12期

2 ;重楼类中药镇痛和镇静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3 刘庆增;;氯甲西泮(Lormetazepam)的安眠作用[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87年04期

4 Stewart RD;辛余滨;;急症病人用氧化亚氮镇静、镇痛[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87年04期

5 陈启贤;柴慧霞;徐建国;谢扬高;;SC1001钠盐对家兔镇静作用的研究[J];四川生理科学动态;1987年01期

6 赵娇玲,胡文淑,江明性;杜仲的强壮作用及中枢镇静作用[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7 ;给鸡戴隐形眼镜[J];国外畜牧科技;1989年06期

8 王爱芳;华卫国;吴溢敏;;羚羊角与其角塞的解热、镇痛、镇静作用[J];中成药;1993年09期

9 卢兰芳;;萱草花镇静作用的实验研究[J];海峡药学;2010年05期

10 王小红;高伟;赵丹丹;黄建梅;翟海峰;;天然小分子酚的镇静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杨浩;喻田;;右美托咪定镇静作用与内源性睡眠通路关系的研究进展[A];全国第四次麻醉药理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贵州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2 宋娜丽;葛涛;包.照日格图;却翎;万春平;姚光平;;五味清浊散乙醇提取物镇痛镇静作用研究[A];第十届全国中药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马妮娜;马汉祥;刘红;;蛛网膜下腔阻滞对大鼠丙泊酚镇静作用的影响[A];2009年西部麻醉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4 陈卫星;林慧佳;章渭方;顾青;钟晓琪;虞朝辉;厉有名;顾竹影;;丙泊酚应用于治疗性ERCP的镇静作用及安全性评价[A];2005年浙江省消化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5 陈卫星;林慧佳;章渭方;顾青;钟晓琪;虞朝辉;厉有名;顾竹影;;丙泊酚应用于治疗性ERCP的镇静作用及安全性评价[A];2005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徐峰;;中国林蛙卵油的中枢效应[A];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王衍龙;张硕峰;李梢;黄建梅;;灯心草镇静作用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王立涛 编译;挠痒痒有镇静作用[N];健康时报;2008年

2 南京 杨正平;认识抗组胺药的镇静作用[N];家庭医生报;2003年

3 ;益智从三餐着手[N];大众科技报;2003年

4 王秀芳;有利健康的“毛病”[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5 陈兴;别让安眠药使你“不安”[N];保健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梦;右美托咪啶镇静效应的分子机制及其对抗药物阿替美唑的药效学研究[D];军事科学院;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震;盐酸右美托咪啶毒性和镇静作用受体机制研究[D];烟台大学;2019年

2 胡先平;右美托咪定滴鼻法对小儿全麻苏醒期镇静疗效的临床研究[D];广州医科大学;2018年

3 刘剑霞;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滴鼻用于小儿术前镇静的效果评估[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4 郑欣欣;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用于小儿脑电图检查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5 赵岩;年龄因素对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和镇静效应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6 杨怿;α_2-肾上腺素受体介导镇静作用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年

7 夏伟鹏;镇静镇痛麻醉用于俯卧位整形外科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8 王永刚;灯心草镇静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王衍龙;灯心草镇静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10 李玲;女性生理周期对丙泊酚镇静作用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56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756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f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