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黄体酮纳米晶注射液的制备及评价

发布时间:2020-09-17 12:37
   目的:本课题旨在采用乳化-冷冻干燥技术直接制备黄体酮纳米晶注射液。通过处方筛选、制备工艺优化,制得粒径均匀且稳定性良好的黄体酮纳米晶注射液,并对所制备的黄体酮纳米晶注射液进行体外、体内的初步评价。方法:采用乳化法制备黄体酮微乳剂,再结合冷冻干燥技术来除去溶剂以获得黄体酮纳米晶粉针剂,以粒径、粒径分布(PDI)、ζ-电位为指标对处方和工艺进行筛选;结合差式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对黄体酮纳米颗粒的结构和晶型进行表征;通过体外溶出度实验考察黄体酮纳米晶注射液的体外溶出行为;建立LC-MS联用法以测定SD大鼠的血药浓度,以市售黄体酮油注射剂为参比,研究黄体酮纳米晶注射液在SD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通过研究实现了乳化、冷冻干燥直接制备黄体酮纳米晶注射液,与介质研磨法相比,本方法可以避免污染,防止降解。结果采用优化的处方和工艺制得的黄体酮纳米晶粉针剂成形良好,疏松多孔,加入生理盐水后能够轻易分散。获得的纳米晶注射液粒径分布集中(PDI值在0.28左右),在700 nm左右,且具有一定的ζ-电位(-6.0左右)。在25℃的室温条件下进行的稳定性研究表明混悬剂能够在6天内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而冻干粉针剂在4℃的条件下贮藏3个月,仍能保持良好分散性。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显示,黄体酮纳米晶注射液的熔融吸热峰与黄体酮原料药特征吸热峰类似,相变温度未发生大的改变。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表明,黄体酮原料药和纳米晶注射液的特征衍射峰基本吻合。红外光谱图显示,化合物吸收峰未发生改变,表明纳米晶无新的化学键产生,二者具有相同的化学结构和官能团。综合以上表征,说明黄体酮纳米晶注射液晶型稳定,与原料药一致。体外溶出试验显示,相比于原料药,黄体酮纳米晶颗粒的溶出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在0.083 h内释放超过94%。而体内药动学研究表明,黄体酮纳米晶注射液的达峰时间为0.50±0.39 h,显著短于市售黄体酮油注射剂,Cmax和AUC0-∞分别为93.35±28.28μg/L和314.66±36.38μg/L*h,是后者的3.76倍和1.85倍。黄体酮纳米晶注射液的安全性评价试验显示注射液的pH值在4-9的范围内,符合注射液质量要求。结论:采用乳化法结合冷冻干燥技术制备的黄体酮纳米晶注射液的颗粒细小,粒径分布集中,稳定性良好,为单一的稳态晶型。体外溶出度实验和体内药动学研究表明,制备的纳米晶注射液溶出速率得到了明显改善,且生物利用度高于市售油注射剂。该制备方法能耗低,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本研究为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及提高生物利用度提供了参考和思路。
【学位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943
【部分图文】:

黄体酮,化学结构式,比旋度


图1-1黄体酮的化学结构式逡逑ogesterone),别名孕酮、助孕素、孕烯二酮,化学名子式为C2]H302,其在三氯甲烷中极易溶解,在乙醇、溶。黄体嗣的熔点为128?131°C,比旋度为+186°?

黄体酮,长扫描,全波,紫外


图2-1黄体酮紫外全波长扫描图逡逑知,在200-400邋nm范围内,黄体酮在241nm波长处有最,故选用241nm作为黄体酮HPLC的检测波长。逡逑件逡逑

色谱图,色谱图,高效液相色谱仪


图2-2对照品溶液色谱图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南钢;;复合材料及纳米工程研究的新进展[J];国际学术动态;2006年03期

2 赵云龙;;表面机械自身纳米化研究进展[J];新技术新工艺;2015年03期

3 何柏林;颜亮;史建平;陈朝霞;;金属材料表面自纳米化及其研究现状[J];热加工工艺;2009年20期

4 丛志新;王宇;;浅析表面自身纳米化及其应用进展[J];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08年01期

5 胡国雄;盛光敏;韩靖;;塑性变形诱发表面自纳米化的研究及其应用[J];材料导报;2007年04期

6 邹龙,范学工,桂卉;纳米化头孢唑林钠对细菌敏感性的体外实验[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3期

7 何丹农;;探索加快推动纳米科技应用的方法和思路[J];中国粉体工业;2008年02期

8 李冬霞;陈红新;朱焕焕;刘艳鹏;;纳米科技如何影响农业,又将推动农业走向何方?[J];蔬菜;2019年01期

9 高鹏;;表面自纳米化对钛及钛合金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J];西部皮革;2016年20期

10 李慧敏;李淼泉;刘印刚;刘洪杰;;钛合金表层机械处理的纳米化组织、力学性能与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虎民;;中药的超细化与纳米化[A];中国颗粒学会超微颗粒专委会2011年年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超微颗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姜辉;汪德清;宋淑珍;董矜;田亚平;;纳米化技术对玉米活性物质抗氧化水平的增效研究[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3 张广源;李周亭;杨学斌;王霞;尚凤琴;;纳米化炸药制备工艺综述[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第九分会场含能材料及绿色民爆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4年

4 李春生;张国英;周春远;陈军;;锌-空气电池关键材料纳米化及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5 王磊;;纳米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生物应用[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O:共价骨架高分子与二维高分子[C];2017年

6 黄勇;;在纤维素纳米化过程中微环境极性对纳米材料形貌结构的调控[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P:生物基高分子[C];2017年

7 韩磊;;MOF纳米晶及其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论文集—口头报告[C];2017年

8 唐新峰;李涵;谢文杰;;结构纳米化设计提高材料热电传输性能——熔体旋甩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在热电材料制备中的应用[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胡兰青;李茂林;卫英慧;许并社;;铝合金高能喷丸表层纳米化的TEM观察[A];第十三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陶德华;张玉伟;付尚发;;纳米化微粒在脂中的润滑性[A];2006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三)[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丁佳;中科院纳米先导专项创新成果涌现[N];中国科学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桂运安;神奇纳米 开启智慧“组装”之旅[N];安徽日报;2017年

3 吕林;联合荣大开发节能纳米碳化硅红外辐射涂料[N];中国冶金报;2009年

4 辛奋;纳米将带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世界?[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5 刘春燕;赢在纳米时代[N];华夏时报;2001年

6 王永利;吴金龙:创新就是否定自我[N];科技日报;2001年

7 ;塑造未来材料科学日新月异[N];科技日报;2003年

8 张芳;纳米护肤品其实没那么神[N];科技日报;2005年

9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不看论文,就看现实生产力[N];中国青年报;2018年

10 记者 薛冬;纳米化技术表面氮化应用获重要进展[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强;单晶纳米/多级孔ZSM-5和Beta分子筛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程浩艳;钛基纳米材料和载药金纳米笼的制备及其生物学性能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3 胡浩;碳修饰纳米电极材料的设计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4 彭洋洋;预处理对竹子组织结构和纤维的影响及高得率纳米纤维素制备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5 况宇迪;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功能化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6 冯唯;纳米碳基复合材料微结构调控与吸波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7 尤增宇;类石墨相氮化碳/窄带隙半导体纳米复合光催化剂制备及其构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8 步妍妍;稀土掺杂纳米荧光材料的光温传感性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

9 孙慕华;纳米微区锂离子固态电化学过程的原位透射电镜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8年

10 陈美玲;聚对苯撑苯并双VA唑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洁;纳米纤维素基仿生智能驱动材料设计[D];山东农业大学;2019年

2 吴华建;纳米Mg的制备与掺杂改性的储氢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3 郁玉婷;Co_3V_2O_8/RGO/C纳米纤维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9年

4 王维龙;AlN:Eu纳米线制备、性能及高压研究[D];渤海大学;2019年

5 刘娅妮;M(Mn或Sn)S_x@纳米反应器复合物的共形构筑及其储锂/钠性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6 祁栋梁;溶剂-非溶剂法制备纳米FOX-7及纳米CoO对其催化性能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9年

7 秦恒聪;界面调控制备金纳米棒-卟啉MOF复合材料及其多功能光疗应用[D];河南大学;2019年

8 张晓晓;木薯渣纳米纤维素/木薯淀粉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9 谢文良;镍纳米柱阵列与二氧化锰纳米片的复合结构在能量存储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9年

10 黄文海;黄体酮纳米晶注射液的制备及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20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820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c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