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纳米药物裁体及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
【学位单位】:青岛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943;O657.3;TB383.1
【部分图文】:
图 1-1 MNPs/HCPT 纳米凝胶探针的构建及其在抗癌药物传递中的应用示意图[13]Fig. 1-1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synthesis of MNPs/HCPT-nanog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enhancing anti-cancer drug delivery.[13]2.2 脂质聚合物纳米颗粒脂质聚合物纳米颗粒(LPHNP)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药物传送系其主要由三种不同的组分构成。一种是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聚合物作为该纳粒的核,用于加载水溶性较差的药物。例如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其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和良好的可降解性,已经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DA)列为日常使用产品[15-17]。另一种是包裹在聚合物周围的脂质层,用于增米载体的稳定性以减少药物的扩散。最后一种是提供免疫识别能力以及增强代谢循环能力的脂质[18-21],如聚乙二醇(PEG)、多糖外冠和聚乙烯吡咯烷PVP)等。LPHNP 解决了传统脂质体和聚合物纳米颗粒现有的局限性,如溶解度低、药漏、稳定性差、毒性大、非特异性、扩散速度快、半衰期短以及药物自身的
多功能纳米药物载体及小分子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脂质聚合物纳米颗粒(LPN)是由聚合物核和脂质壳组成,聚合物纳米粒子与脂质纳米粒子在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方面均表现出互补的特性[25]。如图 1-2所示,开发了一种双药物(顺铂与紫杉醇前体药物)负载的氧化还原型脂质聚合物来实现对肺癌的诊疗[26]。首先通过酯化反应将紫杉醇(PTX)与 3'-二硫代二丙酸(DPA)进行偶联,然后再分别引入生物相容性较好的 NH2-PEG-COOH 和穿膜肽(RGD),得到含有 RGD 的前体药物(RGD-ss-PTX)。最后,将顺铂(CDDP)以及前体药物(RGD-ss-PTX)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通过乳化-超声 技 术 自 组 装 形 成 RGD-ss-PTX/CDDP LPN 纳 米 脂 质 聚 合 物 。 将RGD-ss-PTX/CDDP LPN 纳米探针与肺癌细胞进行孵育,由于 RGD 对肺癌细胞中的 vβ3 整合素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对纳米脂质聚合物的摄取。此时癌细胞中的 GSH 能够将 RGD-ss-PTX/CDDP LPN 纳米脂质聚合物中的二硫键断裂进而释放出顺铂(CDDP)和紫杉醇(PTX),实现了对肺癌细胞的协同诊疗[27]。
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于高分子纳米药物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并且对小没有限制[28,29],已经成为基因传递的优良靶向纳米载体。另外,种重要的癌症抑制基因,参与肿瘤细胞的多种生命过程,如细胞代以及上皮-间质转换等过程[30-32]。据有关报道表明,超过一半以上的 p53 基因缺失或突变的情况,因此 p53 基因对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重要的作用。如图 1-3 所示,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高分子纳米FITC-FA/pp53),通过对该基因的调控实现了肿瘤的靶向诊疗[33]。烯亚胺(PEI)、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和叶酸(FA)在 E作用下,通过水热法合成了聚乙烯亚胺-荧光素异硫氰酸FITC-FA)。然后将肿瘤抑制剂(pp53)通过静电作用与 PEI-FIT了 PEI-FITC-FA/pp53 纳米复合物。当纳米探针与 HeLa 细胞孵育 FA 的协同靶向作用会极大的改善 pp53 的传递效率,促进肿瘤细胞摄取,为抗肿瘤的应用提供了潜在的治疗平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天宇;朱昱;李宏达;刘思佳;;硫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18年14期
2 陈博;褚文道;;小分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和展望[J];广州化工;2018年16期
3 张晓梦;杜吕佩;;检测钾离子通道的小分子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J];药学进展;2017年01期
4 刘海兴;刘清;郇延富;;基于罗丹明类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7年04期
5 尚玉婷;;动植物体系中锌离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初步应用[J];分析仪器;2016年S1期
6 徐龙华;方国臻;王硕;;碳点荧光探针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7年12期
7 刘清玉;陈军宪;;基于香豆素衍生物的锌离子荧光探针作用机理的理论研究[J];广东化工;2017年11期
8 李檬;高天初;朱为宏;;β-半乳糖苷酶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化学;2017年08期
9 张晓兵;;前言:分子荧光探针专刊[J];中国科学:化学;2017年08期
10 祝新月;王建西;张海霞;;生物小分子巯基化合物荧光探针研究进展[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1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芳梅;无镉型半导体量子点荧光探针的设计与成像分析[D];吉林大学;2019年
2 程丹;高选择性荧光探针构建及其在炎症和药物诱导肝损伤检测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8年
3 张晟瑞;半花菁类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4 唐永和;新型活性羰基(RCS)小分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成像研究[D];济南大学;2018年
5 聂景;活性氧小分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成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6 高敏;新型荧光探针设计及其在缺氧胁迫下生物活性分子的成像分析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8年
7 闫力强;基于聚集诱导发光(AIE)和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效应有机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8 刘祥利;新型稀土配合物荧光探针合成与生物成像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9 刘海洋;小分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细胞成像研究[D];清华大学;2017年
10 张逢源;具有杂环结构的阴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D];兰州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金;基于蒽醌和苯并噻唑荧光探针的设计、制备及检测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王靖原;碳量子点关开型荧光探针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延安大学;2019年
3 侯伟莹;基于半导体聚合物点的细胞内单线态氧的荧光检测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4 赵丽;基于碳点构建用于食品与环境样品中金属离子检测的荧光探针[D];吉林大学;2019年
5 公艳;多功能纳米药物裁体及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D];青岛科技大学;2019年
6 刘洪静;新型铕(Ⅲ)配合物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9年
7 孙冰倩;理论计算研究几种荧光探针的ICT和PET机理[D];辽宁师范大学;2019年
8 于世英;理论计算研究荧光探针在生命体系中的识别机理[D];辽宁师范大学;2019年
9 欧盼;单分子荧光探针观测细胞内气体信号分子对磷酸酶活性的调节[D];安徽大学;2019年
10 白张君;基于功能化碳点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495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849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