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鱼内脏中有效成分的综合利用及活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章鱼内脏中有效成分的综合利用及活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章鱼内脏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了牛磺酸及脂肪酸的综合提取工艺。并在得到高纯度天然牛磺酸的基础上,探讨了天然牛磺酸与合成牛磺酸对小鼠肠道菌群的作用,以期为牛磺酸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章鱼内脏中牛磺酸含量,对影响检测结果的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和显色温度三个因素进行优化,得出最佳检测条件为:显色剂用量1.5 mL,显色温度100℃,显色时间15 min。以牛磺酸提取率为指标,研究了水提法提取牛磺酸中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pH四个因素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料液比1:8,提取温度72℃,提取时间2.8h,提取pH5.3,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得到牛磺酸的提取率为2.37mg/g。2)以脂肪酸提取率为指标,研究了五种常用提取试剂对脂肪酸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乙酸乙酯为最佳提取剂,并探讨了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章鱼内脏中脂肪酸提取效果的影响。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再通过响应面分析法进行优化,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7、提取温度54℃、提取时间2 h,该条件下所得脂肪酸的提取率为45.33%。然后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了脂肪酸的组分,结果得出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占脂肪酸总含量的63.54%,其中含量最大的两种不饱和脂肪酸是EPA和DHA,含量之和为40.48%。3)以高纯度天然牛磺酸和合成牛磺酸为材料,以口服方式给药BALB/C小鼠,以生理盐水为对照,收集牛磺酸组和对照组小鼠粪便,采用宏基因组技术分析粪便样品中优势菌群的结构变化,探讨牛磺酸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牛磺酸的摄入均可改变BALB/C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具体表现在两种牛磺酸可引起小鼠粪便中螺旋杆菌数量减少,且天然牛磺酸降低螺旋杆菌丰度的幅度大于合成牛磺酸。并通过对各种生化指标的测定,发现天然牛磺酸对于短链脂肪酸的生成具有促进作用,且可以降低机体的内毒素,而合成牛磺酸在这方面的作用不明显;此外天然牛磺酸和合成牛磺酸均具有提高小鼠体内SOD活力的作用。
【关键词】:牛磺酸 脂肪酸 提取 肠道菌群 宏基因组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1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24
- 1.1 章鱼简介12
- 1.2 章鱼内脏利用现状12-13
- 1.3 牛磺酸的研究概况13-17
- 1.3.1 牛磺酸的简介13
- 1.3.2 牛磺酸的生理功能13-14
- 1.3.3 牛磺酸在国内外的应用14-15
- 1.3.4 牛磺酸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15-16
- 1.3.4.1 水提法15
- 1.3.4.2 乙醇提取法15-16
- 1.3.4.3 酶解法16
- 1.3.5 牛磺酸的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16-17
- 1.4 脂肪酸的研究概况17-19
- 1.4.1 脂肪酸的功能与作用17-18
- 1.4.2 脂肪酸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18-19
- 1.5 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究概况19-22
- 1.5.1 肠道菌群及肠道微生态平衡20
- 1.5.2 肠道菌群与疾病20-22
- 1.5.2.1 肠道菌群与营养不良20-21
- 1.5.2.2 肠道菌群与心脑血管疾病21
- 1.5.2.3 肠道菌群与糖尿病21
- 1.5.2.4 肠道菌群与肥胖21-22
- 1.5.2.5 肠道菌群与炎症性肠病22
- 1.6 立题目的与意义及研究内容22-24
- 1.6.1 立题目的与意义22-23
- 1.6.2 研究内容23-24
- 第二章 章鱼内脏中牛磺酸的提取分离与工艺优化24-41
- 2.1 引言24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24-25
- 2.2.1 实验材料24
- 2.2.2 实验仪器24-25
- 2.3 实验方法25-29
- 2.3.1 牛磺酸提取分离的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25-26
- 2.3.1.1 工艺流程25
- 2.3.1.2 牛磺酸提取分离的操作步骤25-26
- 2.3.2 牛磺酸的检测方法26-27
- 2.3.2.1 牛磺酸的定性检验26
- 2.3.2.2 牛磺酸的定量测定26-27
- 2.3.3 牛磺酸最佳检测方法的优化27
- 2.3.3.1 测定波长的选择27
- 2.3.3.2 显色剂用量的选择27
- 2.3.3.3 显色温度的选择27
- 2.3.3.4 显色时间的选择27
- 2.3.4 加标回收实验27
- 2.3.5 牛磺酸提取的单因素试验设计27-28
- 2.3.5.1 料液比对牛磺酸提取率的影响27-28
- 2.3.5.2 提取时间对牛磺酸提取率的影响28
- 2.3.5.3 pH对牛磺酸提取率的影响28
- 2.3.5.4 提取温度对牛磺酸提取率的影响28
- 2.3.6 牛磺酸提取的响应面试验设计28-29
- 2.3.7 牛磺酸最佳提取工艺的验证试验29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29-40
- 2.4.1 牛磺酸薄层色谱分析29
- 2.4.2 牛磺酸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29-31
- 2.4.2.1 测定波长的选择29-30
- 2.4.2.2 显色剂用量的选择30
- 2.4.2.3 显色温度的选择30-31
- 2.4.2.4 显色时间的选择31
- 2.4.3 牛磺酸标准曲线的绘制31-32
- 2.4.4 加标回收实验32
- 2.4.5 牛磺酸提取的单因素试验32-34
- 2.4.5.1 料液比对牛磺酸提取率的影响32-33
- 2.4.5.2 提取时间对牛磺酸提取率的影响33
- 2.4.5.3 p H对牛磺酸提取率的影响33-34
- 2.4.5.4 提取温度对牛磺酸提取率的影响34
- 2.4.6 牛磺酸提取的响应面试验34-39
- 2.4.6.1 响应面分析36-39
- 2.4.7 牛磺酸最佳提取条件的验证试验39-40
- 2.5 本章小结40-41
- 第三章 章鱼内脏提牛磺酸残渣中脂肪酸的提取工艺研究41-51
- 3.1 引言41
- 3.2 实验材料仪器41-42
- 3.2.1 实验材料41
- 3.2.2 实验仪器41-42
- 3.3 实验方法42-44
- 3.3.1 脂肪酸的提取方法42
- 3.3.2 脂肪酸提取剂的选择42
- 3.3.3 脂肪酸提取的单因素试验设计42-43
- 3.3.3.1 料液比对脂肪酸提取效果的影响42
- 3.3.3.2 提取温度对脂肪酸提取效果的影响42
- 3.3.3.3 提取时间对脂肪酸提取效果的影响42-43
- 3.3.4 脂肪酸提取的响应面试验设计43
- 3.3.5 脂肪酸最佳提取工艺的验证试验43
- 3.3.6 脂肪酸成分的分析43-44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44-50
- 3.4.1 不同溶剂对提取效果的影响44
- 3.4.2 脂肪酸提取单因素试验44-45
- 3.4.2.1 料液比对脂肪酸提取效果的影响44
- 3.4.2.2 提取温度对脂肪酸提取效果的影响44-45
- 3.4.2.3 提取时间对脂肪酸提取效果的影响45
- 3.4.3 脂肪酸提取的响应面试验45-48
- 3.4.3.1 响应面分析47-48
- 3.4.4 脂肪酸最佳提取条件的验证试验48-49
- 3.4.5 脂肪酸成分分析49-50
- 3.5 本章小结50-51
- 第四章 牛磺酸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51-78
- 4.1 引言51-52
-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52
- 4.2.1 实验材料52
- 4.2.2 实验仪器52
- 4.3 实验方法52-57
- 4.3.1 小鼠的处理及样品收集52-53
- 4.3.2 肠道微生物总DNA的提取53-54
- 4.3.3 宏基因组DNA Solexa测序及数据预处理54
- 4.3.4 去除嵌合体及靶区域外序列54
- 4.3.5 肠道菌群结构成分的生物学分析54-55
- 4.3.6 小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的测定55
- 4.3.7 小鼠血清中脂多糖的测定55-56
- 4.3.8 小鼠血清及肝脏中SOD含量的测定56-57
- 4.3.8.1 血清中SOD的测定56
- 4.3.8.2 肝脏中SOD的测定56-57
- 4.4 实验结果57-76
- 4.4.1 牛磺酸对小鼠健康的影响57-58
- 4.4.2 测序结果及数据处理58-59
- 4.4.3 牛磺酸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菌群结构分析59-71
- 4.4.3.1 牛磺酸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门水平的分布59-61
- 4.4.3.2 牛磺酸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纲水平的分布61-63
- 4.4.3.3 牛磺酸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目水平的分布63-66
- 4.4.3.4 牛磺酸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科水平的分布66-69
- 4.4.3.5 牛磺酸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属水平的分布69-70
- 4.4.3.6 牛磺酸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种水平的分布70-71
- 4.4.4 牛磺酸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菌群多样性分析71-72
- 4.4.5 牛磺酸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菌群Classifier分类图分析72
- 4.4.6 短链脂肪酸的测定结果72-73
- 4.4.7 脂多糖含量的测定结果73-74
- 4.4.8 SOD含量的测定结果74-76
- 4.4.8.1 血清中SOD含量的测定结果74-75
- 4.4.8.2 肝脏中SOD含量的测定结果75-76
- 4.5 本章小结76-78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78-80
- 参考文献80-88
- 附图88-89
- 致谢89-90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9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庆伟,王永明,刘莉;牛磺酸对丝裂霉素C诱发人淋巴细胞遗传损伤的保护作用[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杨燕,肖荣,邱服斌,李秀花,李丹;补充牛磺酸对正常大鼠脂代谢的影响[J];卫生研究;2002年01期
3 宋春梅,窦肇华;牛磺酸与脑发育的研究进展[J];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张磊,杨程,侯志成;牛磺酸的生理作用[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段文军,吴凤兰,张明珠,陈静,林潮平;牛磺酸钙的吸收利用实验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08期
6 嘉勉;牛磺酸改善烟民的内皮功能[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3年07期
7 苗宇,李学庆,张晓友,李炳阳;牛磺酸镁的研究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2005年04期
8 王文乐,赵小燕,聂秀芹,史顺梅;牛磺酸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23期
9 宋春梅;马洪波;;牛磺酸的生物学作用[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谭斌;黄煌;谷彬;王俊杰;刘思妤;李元建;;牛磺酸对低密度脂蛋白所致大鼠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J];湘南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振宇;李振化;肖尹;于广新;;牛磺酸微乳的研制及质量评价[A];2010施慧达杯第十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章广远;王永辉;;牛磺酸测定方法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3 杨建成;吴高峰;冯颖;胡建民;;牛磺酸对不同年龄雄性大鼠性功能的影响[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王亚霓;康毅;刘欣;张颖;张曦;王意涵;徐哲龙;;牛磺酸对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5 柯丽;成蓓;何平;葛晶;;牛磺酸抑制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及其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老年动脉硬化与周围血管疾病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黄凰;荫士安;胡余明;;牛磺酸对育龄妇女营养与健康状况的影响[A];优质乳品与婴幼儿健康:挑战和解决方案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梁惠;沈芳兰;张秀珍;王建华;宋扬;;人胚脑不同脑区牛磺酸测定方法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8 张敏;吕辉;徐天乐;;全麻药对牛磺酸诱导电流的调控[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3年
9 杨建成;赵婷;林树梅;胡建民;;牛磺酸对酒石酸锑钾导致小鼠痛觉干预作用的研究[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韩晓滨;陈学存;张文治;李兰英;陈琢聿;庞智玲;;牛磺酸对人脑神经细胞微管蛋白的发育及14—3—2蛋白表达的影响[A];北京食品学会青年科技论文集[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时民;牛磺酸如何走出市场怪圈[N];中国工业报;2004年
2 张伦;无序竞争 牛磺酸市场变脸[N];中国化工报;2002年
3 普乐;牛磺酸:平衡健康的支点[N];经济参考报;2003年
4 杨新;我国牛磺酸市场走出低谷[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陈晓东;牛磺酸热销原因有三[N];医药经济报;2000年
6 张伦;牛磺酸市场有望回升[N];医药经济报;2004年
7 邬时民;做大牛磺酸市场关键在专家开出良方?[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8 支金华;常熟牛磺酸出口占全国半壁江山[N];中国质量报;2007年
9 本报特约撰稿人 徐铮奎;牛磺酸市场向食品领域延伸[N];医药经济报;2006年
10 本报特约记者 邬时民;牛磺酸:小心“吊死在一棵树上”[N];医药经济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彩玲;锰对海马依赖学习记忆的损伤及牛磺酸的干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张悦;牛磺酸在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中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3 陈宁;取代牛磺酸的合成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4 马启旺;雌二醇和睾酮对小鼠肝脏牛磺酸及其合成酶的调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5 许红霞;牛磺酸对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谷氨酸兴奋毒性的防护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6 吕秋凤;牛磺酸对大鼠高血压预防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7 王芙蓉;牛磺酸对鹌鹑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及脂肪代谢影响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于佳明;谷胱甘肽和牛磺酸对汞致肾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9 余珊珊;牛磺酸对出生前和围产期铅暴露引起的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损伤的修复作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陈卡;急性低压缺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及牛磺酸防护效应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娇;乙醇胺酯化法合成牛磺酸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周迅;硫酸钠水溶液中牛磺酸分离与精制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3 陈亚平;牛磺酸对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影响[D];辽宁医学院;2011年
4 汤志方;海洋生物中牛磺酸的提取及分析[D];青岛科技大学;2005年
5 石磊;牛磺酸锌丁二酸复合物的合成及其肝脏保护作用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6 李凤晓;牛磺酸对Aβ_(1-40)毒性的保护作用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7 章骞;贝类加工副产物中天然牛磺酸的提取工艺研究[D];集美大学;2014年
8 王清滨;牛磺酸对投喂高脂饲料草鱼幼鱼生长、抗氧化能力及脂质代谢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9 王亚霓;牛磺酸的心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10 李越;牛磺酸对育成期蛋鸭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章鱼内脏中有效成分的综合利用及活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57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85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