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超高灵敏流式检测技术在单颗粒水平纳米尺度蛋白质团聚体检测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11-21 13:16
   蛋白质药物是生物制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激素、蛋白酶、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重组抗体和蛋白疫苗等。与传统的小分子化学药物相比,蛋白质药物具有活性高、特异性强、毒副作用低等优势,目前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细菌和病毒感染等重大疾病的治疗中。据统计,目前全球蛋白质药物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1400亿美元,并持续稳定增张。因此,蛋白质药物的发展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均具有重大意义。但是蛋白质药物也存在缺陷,尤其是其稳定性远低于小分子化学药物。在生产、纯化、运输和储存等过程中,蛋白质药物容易因环境刺激或自身稳定性因素而发生表面残基氧化、二硫键断裂、肽链解折叠和构象改变等变化,而这些变化最终都可能导致蛋白质团聚。蛋白质团聚体的形成会降低蛋白质药物的治疗效果。更为严重的是,蛋白质团聚体若随药物通过静脉注射进入患者体内会诱发免疫反应,甚至引起过敏性休克,严重则危及患者生命。所以,对蛋白质药物中的蛋白质团聚体进行检测和研究极为重要。近40年来,伴随蛋白质团聚体检测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发展,蛋白质团聚机制的研究、提高蛋白质稳定性的化学修饰和分子生物学改造、蛋白质团聚抑制剂的探索和蛋白质药物质控标准的完善等都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和发展。根据文献中电子显微镜的检测结果:蛋白质团聚体的粒径主要分布在20~300nm之间。因此,建立纳米尺度蛋白质团聚体的检测方法对蛋白质药物质控、团聚机理研究等至关重要。本论文将利用我们实验室自行研制的超高灵敏流式检测装置(High-Sensitivity Flow Cytometer,HSFCM)在侧向散射检测的高灵敏性和媲美电镜的高分辨率,建立纳米尺度的单颗粒水平蛋白质团聚体检测方法,为蛋白质药物的团聚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先进、快速的检测平台。我们首先选取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umalbumin,BSA)为蛋白质模型,通过加热刺激形成蛋白质团聚体并进行检测,发现HSFCM能够有效检测到纳米尺度的蛋白质团聚体,并证明蛋白质团聚体主要分布在纳米尺度,且团聚体的大小基本上都位于HSFCM的侧向散射检测范围内;在考察了逐级稀释对检测无影响后,我们利用已知浓度和粒径的纳米颗粒标准品,建立一种在单颗粒水平对纳米尺度的蛋白质团聚体浓度和粒径的检测方法。接着,我们对BSA团聚体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以BSA为对象,考察了金属盐、糖、多元醇、氨基酸和环糊精等赋形剂种类和浓度对蛋白质团聚的抑制作用,为研究赋形剂对蛋白质团聚影响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快速检测、优化和筛选方法。最后我们又将该方法应用于在氧化及还原条件下赋形剂对蛋白质团聚抑制作用的筛选和优化。
【学位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91
【部分图文】:

折叠片,几何相,氢键,平行式


羰基氧(C=0)与其前面第4个氨基酸残基(i+4)的酰胺质子氢(N-H)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的封闭13元环。由于a螺旋垂直方向的对齐存在轻微偏移,随??着肽链的延长会造成二次扭转形成(如图1.1a所示)。a螺旋的主链二面角角度??和空间位阻是最有利于形成的螺旋结构。其它不常见的还有31()-螺旋和螺旋等。??P折叠也是一种常见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如图1.1b,c所示)。p折叠中的每条肽??链叫P股,氢键主要是在股间形成。折叠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平行式,另??—种是反平行式,这两种折叠片中氢键的形成方式是不同的,其中平行式中形成??的氢键有明显的弯折。纤维状蛋白是典型的二级结构蛋白,具有规则的线性结构,??这与其多肽链的有规则二级结构相关。??连续不断延伸的重复氢键可以稳定蛋白质的每个结构元素,并帮助肽链在局??部区域内形成紧凑的聚合。氢键的形成不但限制可排列肽段末端的数目,而且也??有助于形成更佳的蛋白质三维结构(三级结构)。三级结构包括侧链在三维空间??中彼此间的相互关系和一级结构中相距远的的肽段之间的几何相互关系。由于侧??链由不同的化学基团组成,故侧链之间的相互关系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而远端??肽段之间的有利几何相互关系造就了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天然构型

团聚体,纤维状蛋白质,蛋白质,基本结构


第一章绪论体主要是由平行的和反平行的(3折叠结构组成。其中,典型的由反平行股纤维状蛋白质团聚体多是由短肽链形成的:而相同序列的长肽链则优先地的方式排列形成平行股构成纤维状蛋白质团聚体,这种纤维状蛋白质团聚型结构可以在P淀粉样蛋白中观察到。绝大多数的纤维状蛋白质团聚体都行股构成的。??^??

蛋白质,团聚体,反应途径


?第一章绪论???尿病中导致B淋巴细胞死亡的胰淀素,帕金森综合征中的a突触核蛋白等1161。??此外,对体外非疾病相关蛋白的研究也表明,几乎任何蛋白质都能通过环境W素??诱导形成团聚或淀粉样斑,因此,团聚是蛋白质普遍存在的一大现象,是一种常??见的蛋白质行为机制|171。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的蛋白质药物会因为形成团聚体而??产生毒副作用,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导致体内淀粉样斑的形成蛋白质团聚已??经被观察到会在蛋白质药物的纯化和储存过程中发生,而含有蛋白质团聚体的蛋??白质药物在临床治疗使用中己被证明会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造成的影响可以??从轻微的皮肤刺激性到严重的全身性过敏反应等||()】(如图1.3所示)。同时,蛋??白质团聚也会造成蛋白质药物的疗效降低,甚至失效12?23】。正因为如此,人们正??在努力研究如何提高蛋白质药物的稳定性以抵抗蛋白质团聚。理解蛋白质的基本??特性对于蛋白质团聚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十分重要。同时,对蛋白质团聚机制的??研究对于决定如何预防和治疗多种蛋白质团聚相关疾病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荣勤雷;李若楠;黄绍文;周春火;唐继伟;王丽英;张彦才;;不同施肥模式下设施菜田土壤团聚体养分和微生物量特征[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年07期

2 尚应妮;胡斐南;赵世伟;霍娜;常闻谦;;不同胶结物质对黄绵土团聚体形成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7年02期

3 邬铃莉;王玉杰;王彬;王云琦;胡波;谭锦;;干湿交替作用对西南地区黄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7年03期

4 梅芝;林秋寒;李雪娇;陈桂花;张娇;王伟鹏;;灵空山油松林下不同土层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J];城市地理;2017年16期

5 郑晓萍,卢升高;富铁土团聚体稳定性的表征及其物理学机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5年03期

6 孙天聪,李世清,邵明安;长期施肥对褐土有机碳和氮素在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5年09期

7 葛荣德,刘志宏,陈慧光,张多默,赵天从;工艺条件对氧化锆超细粉未团聚体表面分维的影响[J];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8 徐真祥,朱宣惠,杨正方;制备工艺对ZrO_2(Y_2O_3)-Al_2O_3超细粉末团聚状态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1988年03期

9 姚贤良,于德芬;关于集约农作制下的土壤结构问題——Ⅲ.不同培育条件下土壤结构的微形态特征[J];土壤学报;1988年01期

10 迟卓男,李懋强;陶瓷粉末中团聚体结构表征的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198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新亮;几种典型地带性土壤团聚体稳定机制及坡面侵蚀响应[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2 冷延慧;长期施肥对棕壤、黑土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3 李朝霞;降雨过程中红壤表土结构变化与侵蚀特点[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4 宋国菡;耕垦下表土有机碳库变化及水稻土有机碳的团聚体分布与结合形态[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5 王芳;水稻土团聚体颗粒组对外源污染物(镉、铜和菲)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6 罗红燕;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及其对耕作的响应[D];西南大学;2009年

7 刘帅;土壤氨气及温室气体排放和有机碳库对农业管理措施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8 代红翠;有机物料还田对砂质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和细菌群落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9 苑亚茹;不同土地利用与施肥管理对黑土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3年

10 范如芹;保护性耕作下黑土有机碳固定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遥遥;滇池南岸设施农田表层土壤结构和有机碳累积特征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2 高恺旻;超高灵敏流式检测技术在单颗粒水平纳米尺度蛋白质团聚体检测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18年

3 李焱;轮作与施肥模式对植烟土壤团聚体中碳、氮分布与转化的影响规律[D];西南大学;2019年

4 王雪洁;秸秆还田条件下麦玉两熟轮耕农田团聚体碳排放效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9年

5 邵慧芸;有机物料施用对塿土有机碳组分和团聚体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6 闫涛宇;果园生草覆盖土壤团聚体和团聚体碳的变化特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7 鲁巨明;基于颗粒团聚体的黏土离散元试样建模与合理性检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8 莫仁超;不同积温区域有机肥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影响的差异[D];贵州大学;2019年

9 戴齐;施肥措施改变后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其胶结物变化的作用机制[D];湖南农业大学;2018年

10 刘艳;干湿交替条件下土壤团聚特性及其与植物地上生产力的关系[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2018年



本文编号:28930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8930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8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