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醌色素的潜在毒性机理研究及潜在毒性评价
发布时间:2017-04-12 00:00
本文关键词:萘醌色素的潜在毒性机理研究及潜在毒性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使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双荧光探针法、黏度测定法、电化学法和共振散射光谱法,分别研究了指甲花醌、乙酰紫草素和萘茜与DNA的作用,探讨了它们的潜在毒性机理,并使用结合饱和值评价了指甲花醌、乙酰紫草素和萘茜的潜在毒性大小。主要结果如下: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结果表明,指甲花醌、乙酰紫草素和萘茜均可与DNA结合,结合常数分别为2.6×103 L/mol、2.4×103 L/mol和1.28×103 L/mol。DNA熔解温度的测定结果表明,指甲花醌、乙酰紫草素和萘茜均可通过嵌入结合方式与DNA作用,且指甲花醌和萘茜的嵌入作用可能强于乙酰紫草素。双荧光探针法的结果表明,指甲花醌和萘茜可以通过嵌入结合以及较弱的沟槽键合方式与DNA作用;乙酰紫草素可以通过沟槽键合以及较弱的嵌入结合方式与DNA作用。黏度测定的结果表明,指甲花醌、乙酰紫草素和萘茜均可通过嵌入结合方式与DNA作用,且指甲花醌和萘茜的嵌入作用可能强于乙酰紫草素。电化学法的结果表明,指甲花醌、乙酰紫草素和萘茜均与DNA存在嵌入结合的作用方式而不存在静电结合的作用方式。共振散射光谱法的结果表明,指甲花醌、乙酰紫草素和萘茜均能与DNA结合。通过对比三种萘醌分别与正常DNA和变性DNA作用后的共振散射谱图发现,指甲花醌和萘茜与DNA的主要结合方式均为嵌入结合,乙酰紫草素与DNA的主要结合方式为沟槽键合。使用结合饱和值评价了指甲花醌、乙酰紫草素和萘茜的潜在毒性大小,测定并计算得到三种萘醌衍生物的结合饱和值分别为0.33、1.67和0.17。将上述三种萘醌衍生物的结合饱和值与溴化乙锭、阿霉素、1-羟基蒽醌和茜素的结合饱和值进行比较后发现,三种萘醌衍生物存在一定毒性,应用时应持谨慎态度。研究氯化钠、氯化钙、葡萄糖、异亮氨酸和维生素C这5种环境共存物分别对指甲花醌-DNA、乙酰紫草素-DNA和萘茜-DNA的结合饱和值的影响。结果发现,氯化钠和氯化钙可以使指甲花醌-DNA和萘茜-DNA的结合饱和值增加并可使乙酰紫草素-DNA的结合饱和值减小;葡萄糖和维生素C可以使指甲花醌-DNA、乙酰紫草素-DNA和萘茜-DNA的结合饱和值减小;异亮氨酸对三种萘醌与DNA的结合饱和值基本没有影响。
【关键词】:萘醌 DNA 潜在毒性机理 毒性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9;TQ61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天然萘醌色素9-10
- 1.1.1 萘醌色素简介9
- 1.1.2 萘醌及其衍生物的结构9-10
- 1.1.3 萘醌色素的理化性质简介10
- 1.2 平面刚性分子与DNA的作用10-13
- 1.3 一些萘醌衍生物的生理活性和毒性(机理)研究进展13-14
- 1.4 萘醌衍生物与DNA作用的研究方法14-15
- 1.5 结合饱和值15-16
- 1.6 课题研究简介16-17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16
- 1.6.2 主要研究内容16-17
- 第二章 指甲花醌的潜在毒性机理研究及毒性评价17-41
- 2.1 引言17-18
-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18-20
- 2.2.1 实验试剂18
- 2.2.2 实验仪器18
- 2.2.3 储备溶液配制方法18-20
- 2.3 实验方法20-22
- 2.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20
- 2.3.2 双荧光探针法推测指甲花醌与DNA的作用20-21
- 2.3.3 黏度测定21
- 2.3.4 电化学方法测定指甲花醌与DNA的作用21-22
- 2.3.5 共振散射法测定指甲花醌与DNA的作用并评价其毒性大小22
- 2.4 结果与讨论22-40
- 2.4.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22-24
- 2.4.2 双荧光探针法测定指甲花醌与DNA的作用24-26
- 2.4.3 黏度测定26-27
- 2.4.4 电化学方法测定指甲花醌与DNA的作用27-29
- 2.4.5 共振散射法测定指甲花醌与DNA的作用并评价其毒性大小29-40
- 2.5 本章结论40-41
- 第三章 乙酰紫草素的潜在毒性机理研究及毒性评价41-59
- 3.1 引言41
- 3.2 实验仪器及试剂41-42
- 3.2.1 实验试剂41-42
- 3.2.2 实验仪器42
- 3.2.3 储备溶液配制方法42
- 3.3 实验方法42-43
- 3.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42
- 3.3.2 双荧光探针法推测乙酰紫草素与DNA的作用42-43
- 3.3.3 黏度测定43
- 3.3.4 电化学方法测定乙酰紫草素与DNA的作用43
- 3.3.5 共振散射法测定乙酰紫草素与DNA的作用43
- 3.4 结果与讨论43-57
- 3.4.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43-45
- 3.4.2 双荧光探针法推测乙酰紫草素与DNA的作用45-47
- 3.4.3 黏度测定47-48
- 3.4.4 电化学方法测定乙酰紫草素与DNA的作用48-49
- 3.4.5 共振散射法测定乙酰紫草素与DNA的作用并评价其毒性大小49-57
- 3.5 本章结论57-59
- 第四章 萘茜的潜在毒性机理研究及毒性评价59-76
- 4.1 引言59
- 4.2 实验仪器及试剂59-60
- 4.2.1 实验试剂59-60
- 4.2.2 实验仪器60
- 4.2.3 储备溶液配制方法60
- 4.3 实验方法60-61
- 4.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60
- 4.3.2 双荧光探针法推测萘茜与DNA的作用60
- 4.3.3 黏度测定60
- 4.3.4 电化学方法测定萘茜与DNA的作用60
- 4.3.5 共振散射法测定萘茜与DNA的作用60-61
- 4.4 结果与讨论61-75
- 4.4.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61-62
- 4.4.2 双荧光探针法推测萘茜与DNA的作用62-64
- 4.4.3 黏度测定64-65
- 4.4.4 电化学方法测定萘茜与DNA的作用65-67
- 4.4.5 共振散射法测定萘茜与DNA的作用并评价其毒性大小67-75
- 4.5 本章结论75-76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76-79
- 5.1 结论76-78
- 5.2 展望78-79
- 参考文献79-84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84-85
- 致谢85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墨;包广粮;刘卫;;氚标记乙酰紫草素的制备[A];第十三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2 孙东晓;孟志云;窦桂芳;;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体内的乙酰紫草素[A];第八次全国药物与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蔚仑;萘醌色素的潜在毒性机理研究及潜在毒性评价[D];广西科技大学;2015年
2 杨宏;泰山紫草提取物—乙酰紫草素诱导列腺癌PC3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4年
本文关键词:萘醌色素的潜在毒性机理研究及潜在毒性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0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0023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