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素取代胆甾缩环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5 18:34
当代社会,随着医疗水平的飞速提升,人类已经可以有效的治愈多种疾病,但是仍然有各种各样的病症威胁着人们的生命,癌症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类。因此,癌症的有效治疗药物一直都是医药化学界的研究热点。甾体化合物作为抗肿瘤药物之一,备受药物学家和有机化学家的关注,在药物研发中拥有巨大潜力。Cui课题组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甾体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研究,发现了数种对体外癌细胞有良好抑制活性的甾体类化合物。其中,B-降胆甾苯并咪唑系列化合物不仅对肿瘤细胞有较好的抑制性,而且对HEK293T人体肾上皮细胞几乎没有细胞毒性,引起了我们的关注。然而,B-降胆甾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作用靶点以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为了进一步探索该类化合物的机制与靶点,本文设计与合成了一系列具有生物素结构的B-降胆甾苯并咪唑化合物,基于生物学方法,筛选出合适的化合物结构,探索其作用机理,利用Western Blot方法验证作用通路。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以胆固醇为母体,对A环3位进行修饰,延长A环3位侧链,再对B环进行结构改造,通过断开5位和6位碳间的双键打开胆甾B环,再通过三氧化二铝进行分子内缩合,得到3位具有不同侧链结构的B-降-3-氧基...
【文章来源】: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10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AnnexinV-FITC/PI检测化合物7d细胞凋亡(P<0.05)
图 3-1:梯度浓度下浓度 7d 化合物作用 48h 细胞形态照片我们可以从显微镜下的细胞形态照片图 3-1 中看出, 相同作用时间的条件下, 随着 7d化合物给药浓度的增加, 细胞胞体明显的缩小, 悬浮细胞数量增多(培养基中悬浮着的是死亡的肿瘤细胞), 细胞总数降低等。这说明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 肿瘤细胞存活率降低,证明了 7d 化合物对 SK-OV-3 肿瘤细胞有抑制效果。细胞凋亡检测结果如下图 3-2 所示。
PI单染法测试7d化合物阻滞细胞周期(P<0.0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研究菊三七总生物碱致肝毒性的血清代谢组学[J]. 林珠灿,易开,许文,郭素华. 分析科学学报. 2018(03)
[2]天然药物化学史话:甾体化合物[J]. 郭瑞霞,李力更,王于方,王磊,张嫚丽,詹文红,史清文. 中草药. 2016(08)
[3]香砂六君丸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J]. 冯小可,刘佳莅,王岚,谢立群.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5(23)
[4]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催化合成的研究进展[J]. 程正,张群峰,许孝良,李小年. 有机化学. 2015(06)
[5]合成生物技术生产甾体激素中间体的研究展望[J]. 刘夺,张莹,周晓,元英进. 生命科学. 2013(10)
[6]B-降雄甾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J]. 甘春芳,李伟玉,林啟福,黄燕敏,崔建国. 化学试剂. 2013(03)
[7]流式细胞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陈鑫,王延伟. 医学综述. 2012(22)
[8]重要甾体医药中间体的微生物转化研究进展[J]. 梁剑光,黄鹏,徐正军. 化工中间体. 2008(11)
[9]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J]. 毛郑州,汪朝阳,侯晓娜,宋秀美,罗玉芬. 有机化学. 2008(03)
[10]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MAPLC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刘全,王建军,潘永成,孟利峰,詹曦,郑庆丰. 癌症. 2008(01)
博士论文
[1]基于GC-TOF-MS及UHPLC-MS/MS双重技术的Ⅰ型子宫内膜癌代谢组学研究[D]. 陈琴.浙江大学 2018
[2]靶向抑制HCCR-1的表达增加吉非替尼对食管鳞癌的敏感性研究[D]. 刘莺.郑州大学 2014
[3]基于生物技术和质谱技术的雷公藤红素及其类似物抗癌机制研究[D]. 胡永胜.第二军医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miR-365靶向下调BAX抑制凋亡促进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初步研究[D]. 高瑞瑞.南方医科大学 2017
[2]HIV感染者口腔代谢物变化与CD4水平的关系[D]. 张丽.昆明医科大学 2017
[3]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相关蛋白在ISO诱导的心肌肥厚中的作用[D]. 熊显佳.天津医科大学 2017
[4]中医高血压阴阳两虚证的代谢组学研究[D]. 夏丛奕.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5]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紫菀化学成分研究[D]. 万昶宸.河北医科大学 2017
[6]两种新型抑制剂对体外肿瘤细胞的生物活性影响研究[D]. 李媛媛.华中师范大学 2013
[7]蓝萼甲素对人宫颈癌Hela、Siha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黄敬敬.苏州大学 2012
[8]SD118-2对人HepG2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 戴焱焱.第二军医大学 2012
[9]螺旋藻抗肿瘤肽的分离及壳聚糖纳米粒子复合物的制备[D]. 张博超.华南理工大学 2012
[10]代谢异常及N-糖基化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研究[D]. 赵金艳.第二军医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39873
【文章来源】: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10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AnnexinV-FITC/PI检测化合物7d细胞凋亡(P<0.05)
图 3-1:梯度浓度下浓度 7d 化合物作用 48h 细胞形态照片我们可以从显微镜下的细胞形态照片图 3-1 中看出, 相同作用时间的条件下, 随着 7d化合物给药浓度的增加, 细胞胞体明显的缩小, 悬浮细胞数量增多(培养基中悬浮着的是死亡的肿瘤细胞), 细胞总数降低等。这说明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 肿瘤细胞存活率降低,证明了 7d 化合物对 SK-OV-3 肿瘤细胞有抑制效果。细胞凋亡检测结果如下图 3-2 所示。
PI单染法测试7d化合物阻滞细胞周期(P<0.0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研究菊三七总生物碱致肝毒性的血清代谢组学[J]. 林珠灿,易开,许文,郭素华. 分析科学学报. 2018(03)
[2]天然药物化学史话:甾体化合物[J]. 郭瑞霞,李力更,王于方,王磊,张嫚丽,詹文红,史清文. 中草药. 2016(08)
[3]香砂六君丸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J]. 冯小可,刘佳莅,王岚,谢立群.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5(23)
[4]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催化合成的研究进展[J]. 程正,张群峰,许孝良,李小年. 有机化学. 2015(06)
[5]合成生物技术生产甾体激素中间体的研究展望[J]. 刘夺,张莹,周晓,元英进. 生命科学. 2013(10)
[6]B-降雄甾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J]. 甘春芳,李伟玉,林啟福,黄燕敏,崔建国. 化学试剂. 2013(03)
[7]流式细胞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陈鑫,王延伟. 医学综述. 2012(22)
[8]重要甾体医药中间体的微生物转化研究进展[J]. 梁剑光,黄鹏,徐正军. 化工中间体. 2008(11)
[9]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J]. 毛郑州,汪朝阳,侯晓娜,宋秀美,罗玉芬. 有机化学. 2008(03)
[10]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MAPLC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刘全,王建军,潘永成,孟利峰,詹曦,郑庆丰. 癌症. 2008(01)
博士论文
[1]基于GC-TOF-MS及UHPLC-MS/MS双重技术的Ⅰ型子宫内膜癌代谢组学研究[D]. 陈琴.浙江大学 2018
[2]靶向抑制HCCR-1的表达增加吉非替尼对食管鳞癌的敏感性研究[D]. 刘莺.郑州大学 2014
[3]基于生物技术和质谱技术的雷公藤红素及其类似物抗癌机制研究[D]. 胡永胜.第二军医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miR-365靶向下调BAX抑制凋亡促进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初步研究[D]. 高瑞瑞.南方医科大学 2017
[2]HIV感染者口腔代谢物变化与CD4水平的关系[D]. 张丽.昆明医科大学 2017
[3]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相关蛋白在ISO诱导的心肌肥厚中的作用[D]. 熊显佳.天津医科大学 2017
[4]中医高血压阴阳两虚证的代谢组学研究[D]. 夏丛奕.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5]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紫菀化学成分研究[D]. 万昶宸.河北医科大学 2017
[6]两种新型抑制剂对体外肿瘤细胞的生物活性影响研究[D]. 李媛媛.华中师范大学 2013
[7]蓝萼甲素对人宫颈癌Hela、Siha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黄敬敬.苏州大学 2012
[8]SD118-2对人HepG2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 戴焱焱.第二军医大学 2012
[9]螺旋藻抗肿瘤肽的分离及壳聚糖纳米粒子复合物的制备[D]. 张博超.华南理工大学 2012
[10]代谢异常及N-糖基化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研究[D]. 赵金艳.第二军医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39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1398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