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复合生物活性材料的构建及其在创伤修复和局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6 06:29
皮肤是覆盖在人体表面的一层软组织,构成了人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第一道屏障。在抵御外来物质入侵、防止物理化学损害、维持体液稳态、感受外界环境刺激、调节体温平衡等方面,皮肤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意外事故、外科手术、生活环境恶化、人口老龄化、糖尿病等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皮肤创伤给患者家庭、医疗卫生系统及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急慢性创伤治疗策略主要集中在防止感染、清创、止血以及补充生长因子等方面,患者经治疗后仍会存在瘢痕组织增生或者难以愈合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创伤修复是一个复杂的受多因素影响的多阶段过程,且存在特殊的创伤病理微环境。上述常规治疗手段通常针对创伤愈合的单一影响因素或过程,且通常忽视了创伤病理微环境对最终愈合效果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炎症、缺氧或者高血糖等原因造成的创部过度氧化应激反应是创伤愈合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创伤微环境中累积的过量活性氧自由基(ROS)易引起脂质、蛋白质、核酸等具有重要修复功能的生物大分子结构氧化破坏进而降低其生物活性。因此,针对急慢性创伤愈合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棘手问题,开发能够主动调控创伤微环境,降低创伤部位氧化应激水平的多功能治疗手段对于...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2伤口愈合的四个阶段:(a)凝血期;(b)免疫炎症期;(c)细胞增殖分化??期;(d)组织重塑或瘢痕形成期1141
?extracellul^?matrix?MMPs.?TIMPs??图1.2伤口愈合的四个阶段:(a)凝血期;(b)免疫炎症期;(c)细胞增殖分化??期;(d)组织重塑或瘢痕形成期1141。??Figure?1.2?Wound?healing?could?be?divided?into?four?stages:?(a)?hemostasis;?(b)??inflammation;?(c)?proliferation;?(d)?remodeling.??在糖尿病等疾病状态下,上述正常创伤愈合过程受到影响或者阻滞,导致慢性??难愈合皮肤创伤,给患者和医疗系统带来极大的负担(图1.3)。慢性难愈合的皮肤??创伤主要包括下肢动静脉溃疡、糖尿病足溃疡和压力性溃疡等类型,常发生于年龄??较大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患者[2(),211。慢性皮肤创伤的显著特征是容易继发感??染导致创面持续长时间炎症浸润,进一步增加了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ROS??等有害物质的累积持续的炎症反应和不利的创伤微环境进一步阻碍创伤??愈合过程由免疫炎症期进入细胞增殖分化期,导致慢性皮肤溃疡的出现[27〗。??3??
开始逐渐关注创伤部位特殊的微环境对其疗效的影响[33—35]。??高血糖剌激和慢性炎症反应等原因导致的过量ROS的累积是慢性糖尿病皮肤??创伤的特征之一,阻碍创伤愈合过程[26,36-381。细胞内ROS的生成途径如图1.4所??示|391。创伤部位内源性的蛋白质,核酸,脂质等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持续暴露在高浓??度的ROS微环境下可能导致其结构和功能发生不可逆地破坏,不利于创伤愈合??421。此外,研究显示,由于损伤部位微环境的影响,大部分移植的干细胞仅能够短??时间存活,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导致治疗效果十分有限l43,44L有研究报道,在炎症??和氧化应激微环境中,干细胞的增殖和再分化能力显著降低,甚至会引发细胞凋亡,??哏制其再生功能[451。不仅如此,创伤部位过量的ROS还会导致递送的外源性生长??因子,核酸等修复因子结构发生氧化破坏,丧失活性[461。因此,从创伤微环境的角??度出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皮肤创伤愈合和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 周思政,李青峰.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01)
[2]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在糖尿病足诊治中应用的进展[J]. 彭闵,周秋红,许景灿,付小爱,喻玲,杨亚雄.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7(12)
[3]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的研究进展[J]. 许湘华,谌永毅,周莲清.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7(03)
[4]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研究进展[J]. 母义明,谷伟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04)
[5]补骨脂异黄酮对人类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创伤模型愈合的影响[J]. 刘国良,李建民,姚远,张宁,姜颖,张明磊,牛春颖,于英君. 中医药学报. 2016(02)
[6]一种提高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空间分辨率的方法[J]. 黎爽,邓平晔,蔡锴,杨俊佼. 电子显微学报. 2015(03)
[7]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ic foot ulcer[J]. Leila Yazdanpanah,Morteza Nasiri,Sara Adarvishi. 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 2015(01)
[8]糖尿病足微血管病变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 修丽梅,王振平,严雪梅,张丽娜,魏军平,施萍,王亚娜.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06)
[9]湿润烧伤膏治愈糖尿病下肢溃疡1例报告[J]. 杨力,许向明,罗职伟.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2(02)
[10]医用敷料研究与应用的中国之路[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16)
硕士论文
[1]炎症微环境下组蛋白去乙酰化对牙周膜干细胞再生能力的影响[D]. 王红.第四军医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140925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2伤口愈合的四个阶段:(a)凝血期;(b)免疫炎症期;(c)细胞增殖分化??期;(d)组织重塑或瘢痕形成期1141
?extracellul^?matrix?MMPs.?TIMPs??图1.2伤口愈合的四个阶段:(a)凝血期;(b)免疫炎症期;(c)细胞增殖分化??期;(d)组织重塑或瘢痕形成期1141。??Figure?1.2?Wound?healing?could?be?divided?into?four?stages:?(a)?hemostasis;?(b)??inflammation;?(c)?proliferation;?(d)?remodeling.??在糖尿病等疾病状态下,上述正常创伤愈合过程受到影响或者阻滞,导致慢性??难愈合皮肤创伤,给患者和医疗系统带来极大的负担(图1.3)。慢性难愈合的皮肤??创伤主要包括下肢动静脉溃疡、糖尿病足溃疡和压力性溃疡等类型,常发生于年龄??较大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患者[2(),211。慢性皮肤创伤的显著特征是容易继发感??染导致创面持续长时间炎症浸润,进一步增加了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ROS??等有害物质的累积持续的炎症反应和不利的创伤微环境进一步阻碍创伤??愈合过程由免疫炎症期进入细胞增殖分化期,导致慢性皮肤溃疡的出现[27〗。??3??
开始逐渐关注创伤部位特殊的微环境对其疗效的影响[33—35]。??高血糖剌激和慢性炎症反应等原因导致的过量ROS的累积是慢性糖尿病皮肤??创伤的特征之一,阻碍创伤愈合过程[26,36-381。细胞内ROS的生成途径如图1.4所??示|391。创伤部位内源性的蛋白质,核酸,脂质等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持续暴露在高浓??度的ROS微环境下可能导致其结构和功能发生不可逆地破坏,不利于创伤愈合??421。此外,研究显示,由于损伤部位微环境的影响,大部分移植的干细胞仅能够短??时间存活,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导致治疗效果十分有限l43,44L有研究报道,在炎症??和氧化应激微环境中,干细胞的增殖和再分化能力显著降低,甚至会引发细胞凋亡,??哏制其再生功能[451。不仅如此,创伤部位过量的ROS还会导致递送的外源性生长??因子,核酸等修复因子结构发生氧化破坏,丧失活性[461。因此,从创伤微环境的角??度出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皮肤创伤愈合和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 周思政,李青峰.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01)
[2]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在糖尿病足诊治中应用的进展[J]. 彭闵,周秋红,许景灿,付小爱,喻玲,杨亚雄.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7(12)
[3]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的研究进展[J]. 许湘华,谌永毅,周莲清.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7(03)
[4]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研究进展[J]. 母义明,谷伟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04)
[5]补骨脂异黄酮对人类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创伤模型愈合的影响[J]. 刘国良,李建民,姚远,张宁,姜颖,张明磊,牛春颖,于英君. 中医药学报. 2016(02)
[6]一种提高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空间分辨率的方法[J]. 黎爽,邓平晔,蔡锴,杨俊佼. 电子显微学报. 2015(03)
[7]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ic foot ulcer[J]. Leila Yazdanpanah,Morteza Nasiri,Sara Adarvishi. 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 2015(01)
[8]糖尿病足微血管病变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 修丽梅,王振平,严雪梅,张丽娜,魏军平,施萍,王亚娜.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06)
[9]湿润烧伤膏治愈糖尿病下肢溃疡1例报告[J]. 杨力,许向明,罗职伟.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2(02)
[10]医用敷料研究与应用的中国之路[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16)
硕士论文
[1]炎症微环境下组蛋白去乙酰化对牙周膜干细胞再生能力的影响[D]. 王红.第四军医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1409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14092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