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呋喃酮C-30对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菌毛及生物被膜作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2 23:19
目的通过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菌毛编码及调节基因的表达情况,探究不同浓度呋喃酮C-30对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菌毛及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方法聚合酶链反应II检测菌株菌毛编码及调节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浓度呋喃酮C-30下Real-time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菌毛编码和调节基因表达水平、透射电镜下菌毛结构以及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生物被膜的量。结果 csuA/B、csuA、csuB、csuC、csuD、csuE、bfmS和bfmR基因扩增阳性率分别为100%、7.14%、78.57%、89.29%、39.29%、82.14%、85.71%和85.71%。1/4MIC和1/2MIC浓度的呋喃酮C-30能够显著抑制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菌毛编码及调节基因的表达和菌毛、生物被膜的形成,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结论呋喃酮C-30能够抑制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菌毛编码及调节基因的表达和菌毛、生物被膜的形成,且存在一定的浓度依赖效应,此作用为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文章来源】: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0,45(11)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来源
1.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1.2 研究方法
1.2.1 体外药敏试验
1.2.2 AB菌毛编码及调节基因表达情况的检测
1.2.3 呋喃酮C-30对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
1.2.4 Real-time PCR法检测菌毛编码及调节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
1.2.5 透射电镜标本的制备
1.2.6 生物被膜形成量的测定
2 研究结果
2.1 鲍曼不动杆菌菌毛编码及调节基因的PCR扩增
2.2 呋喃酮C-30对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的最低抑菌浓度
2.3 菌毛编码和调节基因的Real-time PCR结果
2.4 透射电镜观察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的菌毛结构
2.5 生物被膜形成量的测定结果
3 讨论
本文编号:3201831
【文章来源】: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0,45(11)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来源
1.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1.2 研究方法
1.2.1 体外药敏试验
1.2.2 AB菌毛编码及调节基因表达情况的检测
1.2.3 呋喃酮C-30对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
1.2.4 Real-time PCR法检测菌毛编码及调节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
1.2.5 透射电镜标本的制备
1.2.6 生物被膜形成量的测定
2 研究结果
2.1 鲍曼不动杆菌菌毛编码及调节基因的PCR扩增
2.2 呋喃酮C-30对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的最低抑菌浓度
2.3 菌毛编码和调节基因的Real-time PCR结果
2.4 透射电镜观察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的菌毛结构
2.5 生物被膜形成量的测定结果
3 讨论
本文编号:32018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20183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