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壳结构南强菌素纳米结晶给药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2 14:31
南强菌素(DM)是从海洋真菌Phomopsis sp.A123中分离得到的,属于骨架独特的环氧二烯类化合物。针对中晚期的乳腺癌,临床上治疗方案十分匮乏,高达90%以上的死亡率。DM作用机制新,抗肿瘤活性高,不良反应少,能够高效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等,有望成为1.1类抗乳腺癌候选药物。但是,南强菌素几乎不溶于水的特性使得其生物利用度较低,现无上市产品。本课题选用南强菌素为模型药物,分别设计靶向性小尺寸纳米结晶内核和高稳定性纳米凝胶外壳,构建具有体内外稳定性高和传递过程可控,能够靶向乳腺癌递送的核壳结构纳米结晶给药系统。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靶向高稳定性纳米凝胶外壳的设计;全新骨架抗肿瘤药物南强菌素的处方前研究;制备南强菌素纳米结晶以及搭载核壳结构工艺的筛选和优化;南强菌素不同制剂的理化性质考察;干燥工艺的研究;南强菌素不同制剂的体外效应评价以及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以PEG活化的低分子透明质酸(PEG-HA),设计能够保持纳米结晶体外储存和体内递送过程稳定、可控的纳米凝胶外壳。采用单因素法确定PEG-HA的最优合成工艺,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图均表明PEG-HA的成功合成。因聚合物两端亲...
【文章来源】: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核壳结构南强菌素纳米结晶系统研究的设计示意图
2.2.1.3 反应时间的确定酯化反应作为慢速可逆反应,初期反应正向进行生成酯,到达平衡点时,生成的酯产率最高。进一步实验时,副反应出现,不利于酯的生成。预实验中,按照加入 PEG 与丁二酸酐的摩尔比为 1:5(10.0 g PEG 和 3.5 g丁二酸酐),进行反应。量取 2 mL 吡啶作为催化剂,分别在 65 ℃下油浴锅中磁力搅拌回流反应 3 h,6 h,9 h。2.2.2 端羧基 PEG 的制备
图 2.2 脱乙酰化透明质酸的合成称取透明质酸(HA)2.0 g 搅拌溶解于 30 mL 超纯水中,溶解很慢成乳性液体。量取配制的浓度为 20 %(w/w)的 NaOH 溶液 20 mL 边搅拌边加A 溶液快速溶解为透明溶液,粘性变低。室温下搅拌 24 h。反应结束后,节其酸碱度至中性,超纯水中透析。透析后的产品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海绵状的脱乙酰化透明质酸。2.5 PEG-HA 的制备活化后的 PEG 具有化学性质活泼的端羧基,能够与氨基发生缩合反应胺。因此本实验利用 EDC 和 NHS 作为催化剂,活化后 PEG 上的羧基与化后 HA 游离的氨基进行缩合,生成 PEG-HA。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骨架小分子南强菌素对紫杉醇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J]. 张成梅,武传涛,朱珊珊,贾舒,王一,史艳秋.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04)
[2]透明质酸改性研究进展[J]. 徐晶,艾玲,白绘宇,江金强,夏文水,刘晓亚. 高分子通报. 2011(02)
[3]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质量标准和稳定性研究[J]. 徐莹,黄耀坚,张连茹,黄欢,郑忠辉,沈月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4]磁性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J]. 辛胜昌,李忠彦,吴新荣. 医药导报. 2006(07)
[5]双端羧基聚乙二醇的合成[J]. 李先红,崔萍,刘榛榛.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5(10)
本文编号:3243010
【文章来源】: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核壳结构南强菌素纳米结晶系统研究的设计示意图
2.2.1.3 反应时间的确定酯化反应作为慢速可逆反应,初期反应正向进行生成酯,到达平衡点时,生成的酯产率最高。进一步实验时,副反应出现,不利于酯的生成。预实验中,按照加入 PEG 与丁二酸酐的摩尔比为 1:5(10.0 g PEG 和 3.5 g丁二酸酐),进行反应。量取 2 mL 吡啶作为催化剂,分别在 65 ℃下油浴锅中磁力搅拌回流反应 3 h,6 h,9 h。2.2.2 端羧基 PEG 的制备
图 2.2 脱乙酰化透明质酸的合成称取透明质酸(HA)2.0 g 搅拌溶解于 30 mL 超纯水中,溶解很慢成乳性液体。量取配制的浓度为 20 %(w/w)的 NaOH 溶液 20 mL 边搅拌边加A 溶液快速溶解为透明溶液,粘性变低。室温下搅拌 24 h。反应结束后,节其酸碱度至中性,超纯水中透析。透析后的产品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海绵状的脱乙酰化透明质酸。2.5 PEG-HA 的制备活化后的 PEG 具有化学性质活泼的端羧基,能够与氨基发生缩合反应胺。因此本实验利用 EDC 和 NHS 作为催化剂,活化后 PEG 上的羧基与化后 HA 游离的氨基进行缩合,生成 PEG-HA。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骨架小分子南强菌素对紫杉醇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J]. 张成梅,武传涛,朱珊珊,贾舒,王一,史艳秋.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04)
[2]透明质酸改性研究进展[J]. 徐晶,艾玲,白绘宇,江金强,夏文水,刘晓亚. 高分子通报. 2011(02)
[3]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质量标准和稳定性研究[J]. 徐莹,黄耀坚,张连茹,黄欢,郑忠辉,沈月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4]磁性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J]. 辛胜昌,李忠彦,吴新荣. 医药导报. 2006(07)
[5]双端羧基聚乙二醇的合成[J]. 李先红,崔萍,刘榛榛.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5(10)
本文编号:32430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24301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