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微环境双重响应的纳米载药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本文关键词:肿瘤微环境双重响应的纳米载药体系的构建与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癌症已成为危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化疗是肿瘤治疗中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相比于传统小分子抗癌药物的靶向性差、体内循环半衰期短、毒性大等缺点,纳米药物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高分子纳米载药体系在肿瘤的治疗方面有如下优势:1)提高难溶小分子药物的溶解度;2)具有可调控的药代动力学以及组织分布;3)通过避免网状内皮组织的快速清除而达到体内的长循环;4)通过EPR效应增强肿瘤部位药物富集;5)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因此,对高分子纳米载药体系的研究已经成为药物控制释放领域研究的热点。由于细胞内的特殊微环境,刺激响应性纳米载药体系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根据肿瘤组织和细胞具有较低的pH(pH≈6.5)环境和细胞内高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浓度的特点,我们设计了对两种肿瘤微环境同时敏感的纳米载药体系。通过首先制备聚乙二醇-b-聚赖氨酸(mPEG-b-PLL)嵌段共聚物,并与二硫键修饰过的紫杉醇(PTX)进行键合,获得了高分子键合抗癌药物,随后对残余氨基酸基团用2,3-二甲基马来酸酐(DMMA)进行修饰,制备得到了mPEG-b-(PLL-co-(PLL-DMMA)-co-(PLL-DTPA-PTX))高分子键合药(DAPDC)。这类高分子键合药可由在正常的组织血液pH值下的负电荷转变为在肿瘤细胞组织附近较低pH处的正电荷,因此DAPDC不仅可以避免网状内皮系统的快速清除而达到长循环的目的,并且可以通过高通透性和滞留性效应(EPR)富集到肿瘤组织后被细胞快速内吞。与对照组相比,DAPDC在肿瘤组织的低pH和还原条件下,针对MCF-7细胞的MTT与激光共聚焦实验结果证明该体系具有明显的增强细胞内吞、快速的胞内释放以及显著的抑制细胞增殖效果。这些结果表明该电荷翻转纳米载药体系在肿瘤治疗上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化疗 纳米载药 紫杉醇 刺激响应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9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29
- 1.1 概述9-13
- 1.1.1 恶性肿瘤的全球现状9-11
- 1.1.2 恶性肿瘤概述11-13
- 1.2 化疗药物及其分类13-14
- 1.3 抗肿瘤纳米药物的概述14-20
- 1.3.1 纳米载药体系的优势15-19
- 1.3.2 纳米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调控19-20
- 1.4 肿瘤微环境20-27
- 1.4.1 pH刺激响应性22-23
- 1.4.2 酶敏感性23-26
- 1.4.3 还原敏感性26-27
- 1.5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27-29
- 第二章 肿瘤微环境双重响应的纳米载药体系的合成与表征29-43
- 2.1 引言29-30
- 2.2 实验部分30-33
- 2.2.1 材料30-31
- 2.2.2 仪器31
- 2.2.3 含二硫键的紫杉醇(DTPA-PTX)的合成31
- 2.2.4 聚乙二醇氨酸嵌段共聚物(mPEG-b-PLL)的合成31-32
- 2.2.5 mPEG-b-(PLL-co-(PLL-DTPA-PTX))的合成32
- 2.2.6 mPEG-b-(PLL-co-(PLL-DMMA)-co-(PLL-DTPA-PTX))的合成32-33
- 2.2.7 通过元素分析计算PTX载药量33
- 2.3 结果与讨论33-41
- 2.3.1 DTPA-PTX的合成与表征34-36
- 2.3.2 mPEG-b-PLL的合成与表征36-37
- 2.3.3 mPEG-b-(PLL-co-(PLL-DTPA-PTX))的合成与表征37-39
- 2.3.4 mPEG-b-(PLL-co-(PLL-DMMA)-co-(PLL-DTPA-PTX))的合成与表征39-40
- 2.3.5 高分子键合药的流体力学半径和Zeta电势40-41
- 2.4 本章小结41-43
- 第三章 电荷翻转高分子键合药DAPDC的体外评价43-50
- 3.1 引言43
- 3.2 实验部分43-45
- 3.2.1 试剂43
- 3.2.2 实验仪器43
- 3.2.3 FITC标记高分子键合药43-44
- 3.2.4 DAPDC和SAPDC高分子键合药的体外细胞毒性实验44
- 3.2.5 DAPDC高分子键合药的体外细胞内吞实验44-45
- 3.3 结果与讨论45-48
- 3.3.1 DAPDC和SAPDC高分子键合药的体外细胞毒性评价45-47
- 3.3.2 DAPDC的体外细胞内吞评价47-48
- 3.4 本章小结48-50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50-52
- 4.1 全文总结50
- 4.2 展望50-52
- 参考文献52-59
- 致谢59-61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61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捷;;肿瘤微环境和血管正常化与中医药在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机理探讨[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2 刘建平;朱静;田杰;吕铁伟;鲁荣;邓兵;林建萍;智深深;;肿瘤微环境中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瘤化因子作用分析[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3 杨静;;花生四烯酸代谢酶:抗肿瘤微环境形成的新靶标[A];全国第十二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任军;;肿瘤微环境分子免疫调节与细胞毒药物疗效的基础与临床[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5 张春敏;白璐;崔向荣;燕莎;崔建邦;尹耐靖;朱静;;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发生瘤性转化研究[A];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9-2013)[C];2013年
6 王均;;靶向肿瘤微环境的纳米药物载体系统[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H:医用高分子[C];2013年
7 王均;;靶向肿瘤微环境的纳米药物载体系统[A];第八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王丹玲;陈锦飞;;肿瘤微环境与肿瘤进展和转移[A];2010’全国肿瘤分子标志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9 林红;沈敏鹤;阮善明;;肿瘤微环境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A];2013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浙江省抗癌协会中医肿瘤专委会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文集[C];2013年
10 许晓风;文宗曜;;血液肿瘤微环境下CD14~+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流变学特性变化及其机制的研究[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大会会议指南及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小龙;植入式氧气发生器可增强放化疗效果[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鹏;肿瘤微环境中白细胞介素33调节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聚集和功能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贾亦斌;肿瘤微环境对肿瘤预后及化疗耐药性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孙凌聪;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活化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夏思源;树突状细胞来源的白介素27在肿瘤微环境中发挥肿瘤杀伤和免疫抑制的双刃剑作用[D];南开大学;2014年
5 朱伟;骨髓间质干细胞在肿瘤进展和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及机制[D];江苏大学;2010年
6 王正昕;肿瘤微环境中浸润性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和免疫学功能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7 赵鹏;肿瘤微环境对树突状细胞迁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邢辉;肿瘤微环境介导的化疗耐药机制及其多相位阻遏[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哈卿;没食子酸干扰肿瘤微环境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陈学博;RAGE在肿瘤微环境中血管生成作用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婧文;早期宫颈癌患者循环和局部肿瘤微环境中免疫T细胞亚群的不同分布及其临床意义[D];复旦大学;2014年
2 贾云泷;IDO和Bin1在食管鳞癌患者肿瘤微环境和引流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冯玎琦;肿瘤微环境对滤泡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4 曹悦;肿瘤微环境响应性化药/基因共转运载体的构建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5 张t焹,
本文编号:3247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24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