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氨基酸及多肽类药物的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26 02:02
  生化药物是从生物体分离、纯化以及用化学合成、微生物合成或现代生物技术所得的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生化基本物质。多肽和氨基酸药物是生化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主要围绕氨基酸及多肽类药物的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展开,对多种氨基酸和多肽类药物制剂中的主成分及辅料和缓冲成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内容是氨基酸及多肽类药物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以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脾氨肽口服溶液、亮菌口服溶液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中主成分和杂离子测定方法进行研究,借助混合模式色谱法以及通用型电雾式检测器,实现了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中主成分门冬氨酸、钾离子、镁离子以及杂离子-钠离子的同时测定。通过单因素分析,分别考察柱温、初始有机相比例、缓冲盐种类、浓度及pH值对色谱分离的影响,对混合模式色谱保留机理进行解释。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设计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实验,最终得到优化色谱条件。建立的优化混合模式色谱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准确可靠且节约时间成本,可替代离子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多种方法,应用于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的质量控制。其次对真菌提取液(亮菌口服溶液)和动物脾脏提取液(脾氨肽口服溶液)中氨基酸以及蛋白质、多...

【文章页数】:1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缓冲盐种类对混合模式色谱的影响??(l.Na";?2.K";?3.Asp;?4?

图1缓冲盐种类对混合模式色谱的影响??(l.Na";?2.K";?3.Asp;?4?

1.缓冲盐种类和浓度对混合模式色谱保留行为的影响??考察两种挥发盐醋酸铵和甲酸铵对混合模式色谱保留行为的影响,保持缓冲盐??浓度、缓冲盐pH值及初始有机相比例等一致,如下图1所示,发现同等条件下甲??酸铵的洗脱能力强于醋酸铵,强洗脱流动相有助于改善强保留二价阳离子(Mg2+)??....


图2缓冲盐浓度对混合模式色谱的影响??(l.Na+;2.K+;3.As;4.?M2+)??

图2缓冲盐浓度对混合模式色谱的影响??(l.Na+;2.K+;3.As;4.?M2+)??

保持其他色谱条件相同,考察不同浓度的甲酸铵缓冲盐对混合模式色谱保留行??为的影响,分别配制甲酸铵浓度为100、150、200、250和300mmol/L的缓冲盐,??如图2所示,尝试不同浓度的甲酸铵缓冲盐,四种离子性成分均可达到基线分离,??随流动相中缓冲盐浓度增加,四种离子性成....


图3?1〇§&和1(^心]的关系图??18??

图3?1〇§&和1(^心]的关系图??18??

随流动相中缓冲盐浓度增加,四种离子性成分的保留均减弱,体现了以离子交换模??式为主的分离机制。考察容量因子a)和缓冲盐浓度(Cs)的关系分别计算log??和log[Cs],两者的关系如图3所示,四种离子性成分的logA和l〇g[Cs]均呈非线性??相关关系,表明分离机制不是单一的....


图4缓冲盐pH值对混合模式色谱的影响??+"2+

图4缓冲盐pH值对混合模式色谱的影响??+"2+

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盐pH值对混合模式色谱保留行为的影响??持其他色谱条件相同,考察不同pH值的甲酸铵缓冲盐对混合模式色谱的影响,分别配制pH值为3.5、4.0、4.5、5.0和5.5的缓冲盐,如图4pH值的变化对无机离子-K+、Na+、Mg2+的保留几乎无影响,这是由....



本文编号:4020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4020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b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