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基于金纳米棒和金纳米颗粒“玉米”结构组装体的光热治疗应用及对细胞凋亡酶-3的传感

发布时间:2017-08-13 08:15

  本文关键词:基于金纳米棒和金纳米颗粒“玉米”结构组装体的光热治疗应用及对细胞凋亡酶-3的传感


  更多相关文章: 金纳米棒 金纳米颗粒 自组装 光热治疗 传感


【摘要】:近年来,纳米颗粒通过自组装技术快速发展,能够可控的将单个纳米颗粒组装成一维、二维或三维空间构象的新型复合材料,从而在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中越来越受到关注。相对于单独的纳米颗粒而言,纳米颗粒组装体可表现出许多新颖或优异的性质,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特别是贵金属纳米颗粒组装体具有独特的等离子激元光学性质,在生物传感、成像和治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金纳米棒(AuNRs)由于其独特的光学和光热特性等,受到了研究者们广泛的关注,到目前为止,已有许多关于AuNRs组装方面的报道,但是许多研究只是将AuNRs组装成一定的形状而没有实现将其进一步应用,并且关于AuNRs组装的研究大多仅局限于实现AuNRs单一形貌的组装。基于此,本文探讨了AuNRs和金纳米颗粒(AuNPs)的可控自组装方法,利用其组装体的性质,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光热治疗以及对细胞凋亡酶-3(Caspase-3)的传感。除此之外,还研究了对AuNRs进行表面修饰,探索在AuNRs上包覆介孔硅层之后再包覆一层pH响应的聚合物用于药物释放。主要内容如下:(1)探讨了AuNRs和AuNPs“玉米”结构组装体的构建。Au NRs采用晶种生长法合成,用11-巯基十一烷酸(MUDA)和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合成一端带有巯基另一端带有streptavidin的小分子,利用Au-S的共价作用将现合成的小分子修饰在AuNRs表面以使其带上streptavidin。用一端含有巯基氨基酸另一端带有亲和素(biotin)的肽链通过Au-S键作用修饰在AuNPs表面以使其带上biotin,并用牛血清蛋白(BSA)封闭AuNPs上未被占用的位点以增加其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随后利用streptavidin和biotin的特异性反应可将修饰后的AuNRs和AuNPs进行组装。透射电子显微镜图(TEM)表征结果表明AuNRs和Au NPs组装成“玉米”状结构,并且形状比较均一,分散性好。紫外-可见吸收(UV-Vis)光谱图表明组装后AuNRs的长轴吸收峰发生了明显的红移,位于近红外区域。(2)利用AuNRs和AuNPs组装的“玉米”状组装体对肿瘤细胞进行光热治疗以及实现对Caspase-3的检测。组装后AuNRs表面经历了小分子和吐温20的置换,此组装体对细胞的毒性非常小,并且其在近红外区有很强的吸收,可将吸收的光能转化为热能使得温度升高进而杀伤肿瘤细胞,我们利用此组装体对HeLa细胞进行光热治疗,实验结果表明此组装体具有很好的光热治疗效果。此外,组装过程中所用肽链含有Caspase-3的活性DEVD序列,光热治疗引起肿瘤细胞凋亡而产生的Caspase-3会打断肽链使得AuNRs和AuNPs分离,致使组装体的UV-Vis光谱发生蓝移,因此可通过组装体紫外光谱的变化实现对Caspase-3的检测,进而对肿瘤治疗的过程实现监控。(3)利用晶种生长法合成AuNRs,通过调节硝酸银(AgNO3)用量和种子加入量合成较大长径比的AuNRs,再用过氧化氢(H2O2)氧化缩短的方法将其缩短成长径比较小的、形貌好、尺寸均一、分散性好的AuNRs。随后用传统的Stober法在AuNRs表面包覆一层介孔硅,并探索在介孔硅包覆的AuNRs(AuNRs@SiO2)上再包覆一层pH响应的聚合物用于药物可控释放。
【关键词】:金纳米棒 金纳米颗粒 自组装 光热治疗 传感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943;TB383.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专用术语注释表10-11
  • 第一章 绪论11-28
  • 1.1 引言11
  • 1.2 AuNRs的合成11-12
  • 1.3 AuNRs的光学性质和生物应用简介12-13
  • 1.4 纳米颗粒组装的意义13
  • 1.5 分子介导的纳米颗粒组装13-18
  • 1.5.1 DNA介导的纳米颗粒组装14-16
  • 1.5.2 抗原-抗体反应介导的纳米颗粒组装16
  • 1.5.3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介导的纳米颗粒组装16-17
  • 1.5.4 有机小分子和聚合物介导的纳米颗粒组装17-18
  • 1.6 分子介导纳米颗粒组装体的生物应用18-23
  • 1.6.1 比色法生物传感18-19
  • 1.6.2 SERS生物传感19-20
  • 1.6.3 SPR生物传感器20-21
  • 1.6.4 圆二色性生物传感21-22
  • 1.6.5 光热治疗及生物成像22-23
  • 1.7 光热治疗23-26
  • 1.7.1 光热治疗简介23-24
  • 1.7.2 光热治疗与纳米颗粒24-26
  • 1.8 Caspase-326
  • 1.9 本论文选题设计思路及创新点26-28
  • 第二章 基于AuNRs和AuNPs“玉米”结构的可控自组装28-41
  • 2.1 引言28-29
  • 2.2 实验部分29-32
  • 2.2.1 原料与试剂29
  • 2.2.2 仪器与设备29-30
  • 2.2.3 AuNRs的制备30
  • 2.2.4 AuNPs的制备30-31
  • 2.2.5 小分子的合成31
  • 2.2.6 AuNRs的表面修饰31
  • 2.2.7 AuNPs的表面修饰31
  • 2.2.8 AuNRs和AuNPs表面修饰后进行组装31
  • 2.2.9 AuNRs和组装体在ITO玻璃上的固定31-32
  • 2.3 结果与讨论32-40
  • 2.3.1 AuNRs的UV-Vis、TEM表征32-33
  • 2.3.2 AuNPs的UV-Vis、TEM表征33-34
  • 2.3.3 AuNPs表面修饰的紫外光谱表征34-35
  • 2.3.4 组装体的UV-Vis、TEM表征35-39
  • 2.3.5 AuNRs和组装体的暗场图39-40
  • 2.4 本章小结40-41
  • 第三章 基于纳米颗粒组装体对细胞凋亡酶-3 的传感以及光热治疗应用41-53
  • 3.1 引言41-42
  • 3.2 实验部分42-44
  • 3.2.1 原料与试剂42
  • 3.2.2 仪器与设备42
  • 3.2.3 基于AuNRs和AuNPs“玉米”结构组装体对Caspase-3 的传感42-43
  • 3.2.4 基于AuNRs和AuNPs“玉米”结构组装体的光热治疗应用43-44
  • 3.3 结果与讨论44-52
  • 3.3.1 组装体在溶液中对Caspase-3 的传感44-45
  • 3.3.2 组装体光热性能表征45-46
  • 3.3.3 组装体对HeLa细胞活性影响的表征46-47
  • 3.3.4 组装体孵育细胞后的暗场图47-48
  • 3.3.5 利用组装体对HeLa细胞进行光热治疗48-49
  • 3.3.6 DOX对HeLa细胞活性的影响49-50
  • 3.3.7 组装体进行光热治疗过程中对Caspase-3 的传感50-52
  • 3.4 本章小结52-53
  • 第四章 AuNRs的表面修饰53-63
  • 4.1 引言53-54
  • 4.2 实验部分54-56
  • 4.2.1 原料与试剂54
  • 4.2.2 仪器和设备54-55
  • 4.2.3 AuNRs的制备55-56
  • 4.2.4 AuNRs@SiO_2的制备56
  • 4.2.5 在AuNRs@SiO_2上包覆一层pH响应的聚合物PVP56
  • 4.3 结果与讨论56-62
  • 4.3.1 AuNRs的UV-Vis光谱、TEM表征56-58
  • 4.3.2 H_2O_2氧化缩短AuNRs的UV-Vis光谱、TEM表征58-60
  • 4.3.3 AuNRs@SiO_2的UV-Vis光谱、TEM表征60
  • 4.3.4 探索在AuNRs@SiO_2上包PVP后的UV-Vis光谱、TEM表征60-62
  • 4.4 本章小结62-63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3-65
  • 5.1 总结63-64
  • 5.2 展望64-65
  • 参考文献65-71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71-72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72-73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73-74
  • 致谢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蒲敏,吴东,孙予罕;分子筛组装体的制备及其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J];材料导报;2002年04期

2 齐硕;李淼;金义光;苏畅;董俊兴;;核苷药物两亲性衍生物自组装体的制备和性质[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2年02期

3 王丹丽;阮永丰;杨红波;张灵翠;何丽;;多孔氧化铝/氧化锌组装体的光子带隙和发光性能[J];人工晶体学报;2009年01期

4 Scott;;中国科大发表关于宏观尺度纳米线组装体与功能的评述论文[J];今日电子;2012年09期

5 王彩红;陈震华;陈君泽;彭万佳;李旭东;;离子缓释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纳米晶自组装体[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1年05期

6 赵冰,张希,徐蔚青,吴玉清,沈家骢;分子组装体的谱学研究[J];光散射学报;2000年02期

7 陶可;窦红静;孙康;;铁的氧化物纳米颗粒及其组装体的化学制备[J];化学进展;2006年11期

8 王旭珍;刘宁;胡涵;王新平;邱介山;;3D二硫化钼/石墨烯组装体的制备及其催化脱硫性能[J];新型炭材料;2014年02期

9 宋会花,刘泽华,郭海清;用“超分子板块构筑法”制备有机/无机组装体发光材料[J];高分子学报;2003年05期

10 童霞;王飞;于明;刁香菊;黄涛;刘汉范;;溶剂稳定的钯纳米颗粒自组装体的控制合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伟;王静;汪怡广;;纳米组装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2 付文亮;甄淑君;;以鱼精DNA为模板光致还原合成银纳米组装体[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席时权;王海水;李薇;王丽影;袁迅道;曾广赋;;分子组装体的谱学研究[A];分子光谱学进展(Ⅸ)[C];1996年

4 白玉白;魏莉;洪霞;王连英;郭微;;二维组装体的表面与界面性质研究[A];2001年纳米和表面科学与技术全国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龚静鸣;官章琼;袁爽;缪杏菊;;新型功能化纳米组装体在典型环境污染物的去除和检测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王帅;夏怡君;尹守春;宋波;;从小分子到规整聚合物的功能组装体[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8分会:高分子科学[C];2014年

7 徐俊;吴光鹭;王治强;张希;;基于质子化三聚氰胺衍生物的二维组装体的构筑与调控[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8分会: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C];2014年

8 朱康宁;刘世勇;;多重响应的金纳米粒子杂化组装体的构筑[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E:分子组装与超分子聚合物[C];2013年

9 吴刚;王灏;刘昌蕾;陈思,

本文编号:666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666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1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