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氨甲环酸在非体外循环冠脉移植手术中应用效果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发布时间:2017-08-20 16:06

  本文关键词:氨甲环酸在非体外循环冠脉移植手术中应用效果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氨甲环酸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移植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 meta分析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氨甲环酸(TA)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移植手术中使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收集TA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移植术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使用Cochrane协作网的RevMan 5.2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0个RCT,共851例患者。TA可显著减少术后总出血量(24h:SD=-208.41,95%CI:-311.48~-105.35,P0.000 1),降低围术期同种异体输血风险(RR=0.47,95%CI:0.33~0.66,P0.000 1),可显著降低输入袋装红细胞的人数(RR=0.60,95%CI:0.49~0.74,P0.001)。该研究尚无足够证据证明TA与血栓栓塞事件有关。结论 TA可减少OPCAB手术患者的出血量和输血风险。由于样本量小、剂量小、随访时间短的问题,其不良反应仍存争议,仍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进行确证。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关键词】氨甲环酸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移植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 meta分析
【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303018)
【分类号】:R654.2
【正文快照】: 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大量出血尤其是后续的同种异体输血,会增加手术及预后风险[1]。自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OPCAB)应用以来,由于可以减少术中出血与输血需求,逐渐替代传统的冠状动脉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少先,吴清玉,郭加强,罗新锦;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手术[J];中国循环杂志;2000年06期

2 陈强,Sunil Ohri;非体外循环辅助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0年04期

3 高长青,李伯君,肖苍松,吴扬,马晓辉;70岁以上病人非体外循环与常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比较[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2年03期

4 梅举,张宝仁,杨小龙,丁芳宝,陆方林,赵枫;非体外循环下改良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2年06期

5 郑俊猛,王得坤,姜海明,张志刚,李斌飞,舒惠萍;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2年04期

6 张宜明 ,任崇雷 ,艾东 ,程吉 ,和方 ,郭建斌 ,樊渝;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比较[J];人民军医;2002年09期

7 乌立晖,徐志飞,赵学维,赵强,孙耀昌,李建秋,吴斌;非体外循环辅助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附 5例报告 )[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7期

8 金艳,辛梅,邵继凤;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配合[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9 陈敏,巩固,熊利泽,汪晨,邵继风,熊东方;非体外循环冠脉架桥手术后的心肌酶谱变化[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4期

10 周燕萍,蔡及明,刘锦纷,史珍英,陈玲,徐志伟;非体外循环下小儿腔肺吻合术疗效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春荣;梅举;丁芳宝;朱家全;;非体外循环下分期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册[C];2007年

2 单江桂;薛松;刘沙;郑家豪;叶清;徐根兴;朱洪生;;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策略[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册[C];2007年

3 于伟勇;徐志云;梅举;邹良建;金海;张宝仁;;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外科治疗主动脉缩窄[A];第八届华东六省一市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彭彩虹;;252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护理[A];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5 辛永祥;李杰;王建东;李飞;张洪波;左占杰;李伟;;非体外循环下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2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册[C];2007年

6 郑哲;高华炜;胡盛寿;宋云虎;许建屏;孙寒松;王巍;;风险调整后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长期随访结果的对比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册[C];2007年

7 王丽丽;赵红;;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对比观察[A];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李建华;裘洁;陈自力;;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手术16例[A];2006年浙江省胸心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孙德权;李陪军;;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对甲状腺功能影响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龚启华;杨一峰;赵天力;陈金兰;吴忠仕;杨进福;;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双向腔肺分流术疗效对比分析[A];贵州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小粤;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安全又经济[N];医药经济报;2002年

2 吴日明;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N];中国医药报;2002年

3 罗刚 阴彦祥;非体外循环搭冠脉桥[N];健康报;2003年

4 胡盛寿;冠心病外科技术发展前景[N];保健时报;2005年

5 陈建设;耄耋老人成功接受心脏搭桥[N];中国医药报;2003年

6 记者 汤江峰 刘琼 通讯员 段斌;在跳动的心脏上“起舞”[N];大众卫生报;2014年

7 身体周刊记者 屠俊;赵强:机器人为心脏搭桥[N];东方早报;2012年

8 记者 赵雪;在跳动的心脏上搭起三个“生命之桥”[N];长春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康云帆;微创经胸壁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2 何爱霞;抑肽酶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凝血功能和炎性反应影响的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3 骆文宗;二尖瓣成形术后非体外循环下经左房植入自制带可伸缩支架生物型二尖瓣的动物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4 杨静;腺苷预处理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志刚;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炎症因子变化及心肌损害的对比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2 郑晓梅;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效果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王吉阳;143例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及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的临床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4 王聪;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人体内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5 郭巍;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D];吉林大学;2005年

6 耿凯;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应用比较[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7 罗天戈;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吴朝晖;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04年

9 周峰;非体外循环与常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程度的对比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10 张冬梅;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心肌损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D];宁夏医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707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707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1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