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多孔淀粉-海藻酸钠-壳聚糖-葡萄多酚缓释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
本文关键词:玉米多孔淀粉-海藻酸钠-壳聚糖-葡萄多酚缓释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
更多相关文章: 玉米多孔淀粉 海藻酸钠 壳聚糖 葡萄多酚 缓释微胶囊 包埋 稳定性 复合凝聚法
【摘要】:目的为提高葡萄多酚的稳定性和强化缓释效果,采用玉米多孔淀粉为芯材载体复合凝聚法制备葡萄多酚微胶囊。方法以包埋率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各因素对葡萄多酚微胶囊化的影响,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优选的最佳工艺为25 mg/m L葡萄多酚溶液10 m L,玉米多孔淀粉用量1.5 g,在质量浓度0.03 g/m L海藻酸钠溶液30 m L、0.01 g/m L壳聚糖溶液50 m L、0.05 g/m L氯化钙溶液50 m L、p H 3.5时制得的微胶囊外观较优,粒径分布主要在600~850μm,葡萄多酚包埋率为83.2%,微胶囊产品在模拟胃液和肠液环境中具有很好的释放特性。结论以玉米多孔淀粉为芯材载体,海藻酸钠-壳聚糖为壁材制备的葡萄多酚微胶囊产品的形态及包埋率要优于单纯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葡萄多酚缓释微胶囊结构进行表征,均证实包埋物制备成功。
【作者单位】: 长春工业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吉林省轻工业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玉米多孔淀粉 海藻酸钠 壳聚糖 葡萄多酚 缓释微胶囊 包埋 稳定性 复合凝聚法
【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20919)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14129)
【分类号】:R943
【正文快照】: 葡萄多酚是葡萄中所有酚类物质的总称,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自由基损伤、抗辐射及保护心血管等生物学活性[1-4]。由于葡萄多酚在酿酒葡萄皮、籽中量丰富,因此,开展酿酒葡萄皮、籽综合利用,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环保,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5-6]。但葡萄多酚对碱、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慧;马会勤;陈尚武;;葡萄多酚抑菌效果的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08年02期
2 杨立军;;葡萄多酚的研究概况[J];海峡药学;2009年06期
3 李焱;刘仲华;;葡萄多酚提取及抗氧化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年04期
4 沈继红;张爱军;;葡萄多酚的毒性实验[J];毒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5 周晗;张陶;岳源;乔梦婷;李燕;肖丽英;;葡萄多酚和茶多酚抗变异链球菌活性的比较[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1年06期
6 吕昕泽;吴秀祯;张卫;;葡萄多酚对心肌保护作用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2年01期
7 周李达;;女人十大重点保养之道[J];健康向导;2009年02期
8 王尔孚;焦淑萍;尹桂春;;山葡萄多酚对辐射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9 戴维群;倪海镜;焦淑萍;;山葡萄多酚对酒精慢性中毒大鼠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4期
10 焦淑萍;姜虹;;山葡萄多酚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国华;张扬;;葡萄多酚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脂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A];中国营养学会第12届全国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小万;葡萄多酚泡腾颗粒剂的研制及质量标准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2 王静茹;葡萄多酚抗老年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效应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212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721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