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克唑替尼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08 22:15

  本文关键词:克唑替尼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克唑替尼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克唑替尼致不良反应(ADRs)的发生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关于克唑替尼不良反应的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克唑替尼致ADRs的个案报道共30例次;其年龄分布以51~70岁年龄段较多(16例,53.3%);多发生在用药后90 d内(29例,96.7%);克唑替尼致ADRs累积器官位居前3位的分别为呼吸系统损害(32.3%)、胃肠系统损害(25.8%)和心律及心率紊乱(12.9%)。结论:临床医师和药师应了解克唑替尼致ADRs的规律和特点,加强用药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单位】: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学部;
【关键词】克唑替尼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分类号】:R979.1
【正文快照】: 克唑替尼(crizotinib)是一种新型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间充质上皮生长因子(c-MET)/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HGFR)激酶的小分子选择性抑制剂[1],用于治疗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2011年8月获FDA批准在美国上市,2013年1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应文军;也谈中药的不良反应及其防范[J];中国药业;2005年06期

2 王静;;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在临床中引发的1例不良反应[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年08期

3 孟沙沙;;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J];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12期

4 曹永孝;;对药物、药品及其不良反应概念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1年06期

5 孟强岚;应重视中药的不良反应[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9年04期

6 张利华;;酒与药物的不良反应[J];北方药学;2013年12期

7 李四海,张晓博,何士彦;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不良反应[J];临床荟萃;2001年12期

8 杨景勋;美国对奈唑利得提出不良反应警告[J];中国新药杂志;2001年05期

9 李玉春;接种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引起不良反应5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1年02期

10 李永新,宋志远,刘松青;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致不良反应102例分析[J];中国药房;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5年第三季度止各地区不良反应报表数总结表[A];2005年浙江省合理用药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集[C];2005年

2 朱怀军;张海霞;陈越;胡婕;;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分析[A];第十三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徐涛;;不良反应监测在我院中的实施与作用[A];2013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凌春燕;郝昌传;谈恒山;葛卫红;;5-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不良反应的研究与对策[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钱崇付;;钙离子通道阻滞药致69例不良反应报告分析[A];第四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心血管药物安全应用与药源性心血管疾病防治专题研讨会会刊[C];2012年

6 陈晓红;;194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不良反应及其探讨[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7 陈晓红;;194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不良反应及其探讨[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8 张祥霞;唐丽娜;王丽;;2009年不良反应报告总结[A];2010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届江苏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梅;;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不良反应10例分析[A];第四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心血管药物安全应用与药源性心血管疾病防治专题研讨会会刊[C];2012年

10 侯芳;;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洲;清醒认识药品两面性搞好不良反应监测[N];莱芜日报;2009年

2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祝建材;正确认识药品的不良反应[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3 伊京;什么是药品的获益与风险?[N];医药经济报;2003年

4 戴绪霖;不良反应监测不能被动应付[N];医药经济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王丹;北京:不良反应监测趋于完善[N];健康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薛原;面对不良反应,应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N];健康报;2012年

7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李雪墨;推进不良反应监测健康有序发展[N];中国医药报;2012年

8 副主任医师 朱本浩;预防不良反应有“门道”[N];21世纪药店;2013年

9 张青梅邋苏育敏;如何判断药品的不良反应?[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10 阎红;抗生素不良反应接近半数[N];健康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莉蓉;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及中枢神经毒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琳琳;实现核对严重不良反应的半自动化[D];复旦大学;2012年

2 王智璇;云南省322例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3 李慧;自发呈报系统中药品属性选择对不良反应信号检测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4 王亚楠;新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调查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5 冯丽萍;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调查研究[D];广东药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9965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9965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f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