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论生活哲学的转向

发布时间:2016-11-25 14:25

  本文关键词:我们该怎样生活——论生活哲学的转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莩未‘拜富2010年第1期;我们该怎样生活;——论生活哲学的转向+;李文阁;【摘要】我们该怎样生活?这是一个自人类产生以来就;题.这个问题对于在人生价值和意义问题上陷入危机的;【关键词】生活哲学生活生活哲学知识论哲学;1000-7326(2010)0l—0014-l;从近代到现代;早在2000多年前.苏格拉底就指出:“未经反思的;“什么样的生活才值得过”问题

莩未‘拜富2010年第1期

我们该怎样生活

——论生活哲学的转向+

李文阁

【摘要】我们该怎样生活?这是一个自人类产生以来就在追问但一直没有、也不可能有最终答案的问

题.这个问题对于在人生价值和意义问题上陷入危机的现代人而言具有特别的意义,而生活哲学的兴起正是对此种危机的一种哲学反应。

【关键词】生活哲学生活生活哲学知识论哲学

1000-7326(2010)0l—0014-l1[中图分类号]BOl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从近代到现代。西方的哲学观发生了重大变化,哲人的哲学态度、趣味、思维方式、研究内容都改变了。最为突出的是在思维方式上由本质主义思维转向生成性思维,【l】在研究内容上从认识论问题转向语言问题和生存问题,由此哲学就有了“语言的转向”、“生存论的转向”、“身体的转向”等。除了这些“转向”之外。还有一个转向尚未引起学界、特别是国内学界的足够关注,那就是“生活哲学的转向”。相对于其他转向而言.这一转向对于哲学观的转换更具有“颠覆性”。正是受西方哲学的这些转向的影响,当然更重要的是出于现实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哲人的哲学观也“转向”了,出现了“实践哲学的转向”、“价值哲学的转向”、“生存哲学的转向”、“生活哲学的转向”等。在这里,我所关注的问题是:为什么国内学界会发生生活哲学的转向?生活哲学是怎样的一种哲学观?生活哲学的转向是如何发生的?它又受到哪些西方哲学家的影响?其前景怎样?

早在2000多年前.苏格拉底就指出:“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他给哲学规定了任务,那就是“反思生活”。反思什么、如何反思?苏格拉底并没有停留于泛泛议论,而是把哲学的任务具体化。他认为哲人应该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样的生活才值得过?”或者“什么才是美好生活?”哲学就是要对这样的问题给出回答。读一读柏拉图的对话《申辩》、《高尔吉亚》、《斐多》、《会饮》等篇目,我们就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苏格拉底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回答。

“什么样的生活才值得过”问题用今天我们熟悉的提问方式来表达就是:“我们该怎样生活?”这个问题其实是人生的根本性问题,是任何一个时代、任何肤色的人都时时要面对的问题,只是有时人们不愿意“面对”(即思考)它而已。事实上,这个问题对于现代人有着特别的意义。

很多人都熟悉的“渔夫和富翁”的故事也许能更容易说明问题。故事说的是一个秋日的午后.一名}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的哲学观”(08BZX0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文阁,求是杂志社副编审(北京,100727)。一14—

渔夫正躺在海滩上打盹儿。这时。一位来观光旅游的富翁吵醒了他,两人聊了起来。富翁说:“老兄,天气这样好,那你为什么不去打鱼?”渔夫说:“我已经打过了。我的筐里有很多鱼。够我几天吃的了。”富翁困惑了:“你为什么不再出海多打点鱼呢?”渔夫对富翁的问题也困惑.问:“打那么多鱼干什么?”富翁说:“打了鱼,卖掉,然后买一条渔船,出海去捕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再买更多的船,组成一个船队,然后开一个养殖场,组建一个渔业帝国。”富翁越说越激动。好像自己做了渔业帝国的国王一样。但是,渔夫没有丝毫激动的样子,他问富翁:“建一个渔业帝国又为了什么呢?”富翁愣了一下,想了想说:“当然是为了享受生活!”渔夫笑了,说:“我每天打上一些鱼,其余的时间,我可以晒晒太阳,望望大海。看看游客,会会朋友,我已经在享受生活了。”富翁无语了。

这当然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它非常形象地刻画了两种不同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富翁所代表的是近代以来的生活方式,就是在拼搏、征服中感受生活的快乐,在自我实现中体验什么叫生活。这种生活方式的最典型代表就是歌德所描绘的浮士德,永远追求,但永不满足。渔夫所欣赏的则是一种被理想化了的近代之前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简单而宁静的生活,是一种林语堂所说的不希望太多、也不希望太少的生活。外在的东西、物质的东西多到不至于成为负担,少到不至于难以维持生存,其余的时间随性而行就可以了。此种生活方式的最典型代表就是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式的生活。

对于这两种生活方式。我们当然不好说哪一种更优越,更不能简单地判定哪一种是错的。从古代的生活方式转向近代的生活方式,不是个人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自有其合理性。但是。富翁们所代表的、现代人所奉行的、特别是当代中国人所追求的生活方式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富翁式的生活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富翁式的生活方式的一个特点就是不断地征服、无限地占有、大量地生产、不节制地消费。此种生活方式是以资源的无限为前提和支撑的。但问题是,资源并不是无限的.环境也不是人类可以肆意蹂躏的对象。当前的人类已经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等问题。第二。按照此种生活方式生活的人并不一定幸福。近代以来,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了。但人类的幸福指数却没有同步提升。人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在烧红了的轨道上赤足拼命奔跑,,不知停息,无暇、紧张、焦虑、压抑成为生活的常态,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成为奢侈品。人的生活的确异化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生活呢?是退同到古代,还是走向另外一种生活?人类历史不允许倒退,那么我们只能走向另外一种生活。但对于另外一种生活。可能目前所有的人都无法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或确切的描绘。哲人所能做的是尝试着“想象”另外一种生活的可能,提醒人们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而生活哲学的“企图”就是唤醒人类思考生活的根本性问题,并借助于哲学,推动人们改变生活方式,从而彰显另外一种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除了现实的考虑外。生活哲学也有学术上的针对性,即针对学术界存在的学术主义、体系主义和庸俗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大致可以以1990年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1990年前和1990年后。上世纪80年代是马哲研究的理想主义时期,此时学者们对待哲学的态度是真诚的,哲学也是朝气蓬勃的。与现实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从真理标准问题、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到主体性问题、实践唯物主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不仅仅是理论问题,而且也是现实问题,并且首先是现实问题。这一时期可以称之为当代中国的启蒙时期,其主要任务就是激发人的自我意识,催人觉醒;就是要把人的权利还给人,使人成为自主、自立的主体。这既是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要求,也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作理论准备,因为市场经济就是主体经济,就要使市场的参与者能够作为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在这一时期,马哲研究虽然是从现实出发的,但学者们在理论上都有一个超越的对象,那就是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内心也都有一个理论诉求,那就是建构一个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在经历了真理标准问题、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主体性问题、认识论问题等的讨论后,学者们的兴一15—

趣在80年代末逐渐汇聚到实践唯物主义的大旗下,试图以实践为基础建构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然而,实践是什么?实践在马克思哲学中居于什么样的地位?以实践为基础如何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的思维是怎样的一种思维?对于这样一些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没有明确表述。学者们也没有达成共识。体系主义的热情使马哲研究陷入困境。

既然马哲体系的建构难以为继,马哲研究就只能另辟蹊径。于是,1990年后的马哲研究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都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气象。在方法上,80年代主要是“返本开新”,而所谓“返本”其实就是重新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等几本比较经典的著作。然而,到了90年代,学者们的视野开阔了。一方面,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解读不再局限于原先比较熟悉的几本.而是扩展到经济学著作、手稿、书信、札记等;另一方面,把马克思哲学置于现代西方哲学的宏大背景中。从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西方其他哲学思想的比较中来解读马克思。在内容上,总的来看,构建体系的热情大大衰退,而对现实问题和哲学的一般性问题的兴趣大增。首先是对现实问题的思考逐渐升温。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时期,前现代的、现代的和后现代的问题一起涌来。面对大量的社会问题的诱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得学者无法稳坐于象牙塔之中,“迫使”他们走出来.关注当代中国社会的问题。“回归生活世界”因此成为这一时期最为响亮的口号之一。诸如改革问题、市场经济问题、文化转型问题、社会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全球化问题、信息化和网络问题、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生命伦理的问题、民主问题、理想信念问题、价值观问题、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创新问题等等均进入了哲学的视野,一些学者还从研究现实问题开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其次是对哲学的一般性问题或元哲学问题的热情日益高涨。哲学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哲学就代表着一种思维方式.哲学的转换其根本就是哲学思维方式的转换。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之所以深入不下去,新的马克思哲学体系之所以难以建构起来,根本原因就在于哲学观念没有发生转换。所以,必须首先研究哲学观或哲学思维方式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完成马克思哲学新体系的构建。同时,从哲学一般性或一般性的哲学问题出发,就容易摆脱传统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的制约,客观地看待古今中外的其他哲学,吸取其他哲学的精华。于是,哲学观问题逐渐成为一个热点(特别是在1995年后)。这一阶段提出的哲学观主要有实践哲学、类哲学、生存哲学等,而生活哲学也在那时开始萌生。2002年7月。全国“马克思哲学观”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召开,由此掀起了哲学观的讨论的一个高潮。会后,有几家刊物,如《求是学刊》2002年第6期,《学术研究》2003年第l期,《现代哲学》2002年第3期,《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1期等,均组织了哲学观问题的笔谈。

生活哲学的提出不仅是重新理解和发展马克思哲学的要求,还与哲学的功利化密切相关。如前所言,80年代的哲学界有一种理想主义色彩,学者们有一种崇高感、神圣感和使命感,把自己的学问作为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经世致用之学。那时的学者都有一种普遍关心政治、参与社会现实的热情和冲动。但是,进入90年代,一些学者的政治热情衰退了,参与现实的激情没有了。社会责任感消失了.做学问的那种崇高感、神圣感、使命感荡然无存。做学问不再是为了理想,学者们也没有了什么崇高的理想;做学问也不是为济世救民,不是为了国家民族,而是成为谋生的手段和工具。写文章是为了评职称。学者们退回到书斋,退回到自我,把一切都世俗化、商业化、功利化了。而哲学的状况其实是整个时代状况的一个缩影。西方近代以来,资产阶级在反对宗教神学、主张回归现实的同时,也把一切的一切都庸俗化、金钱化、商业化、平面化、个人化了。在一定意义上讲,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进程是一个世俗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过程,但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又开始“泛滥”,这些反映到哲学领域。就是哲学研究的功利化。

1990年后,学术界还出现了另外一种哲学态度,那就是学术主义。理论研究必须有学术性.所谓一16—

学术性是指形式上要遵循学术规范.内容上要有学术底蕴,必须站在以往思想家的基础上说话。应该承认,80年代的哲学研究虽然“新思想”(相对于国内学界而言)层出不穷.但学术性却不敢恭维。进入90年代,哲学研究的一大进步就是学者们的学术意识、个性意识增强了.学术研究更为规范了。但是,有一部分学者为了凸显自己研究的学术性。走向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不谈论现实,只谈所谓的“学术问题”,只满足于文本的考证、史料的发掘或学派的介绍,似乎现实、政治与学术性是敌对的、互相排斥的。有的学者更为极端,主张哲学应当保持自己的晦涩的语言风格,似乎不用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式的语言,就不再是哲学文章。这样一种学术主义的倾向在很多学者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有所体现。.随便翻开一本学术期刊的哲学文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于很多专业的哲学研究者来说。一些文章读一遍根本就不知其所云,更不要说从文章里读出我们这个时代,读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

体系主义、功利主义、学术主义,这就是生活哲学提出时国内哲学界存在的三种哲学态度或哲学观,它们阻碍了哲学的发展,直到今天仍然左右着一些人的思维。生活哲学的提出正是为清除这些哲学观,转变人们的哲学态度。这是生活哲学提出的背景,也是它的意义。由此看来,生活哲学的提出决非心血来潮之作。而是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逻辑产物。是应对哲学和时代问题的结果。

与互联网上大量地使用“生活哲学”一词不同,在国内哲学界.生活哲学是一个“新概念”。虽然以前也有学者使用过它,但在新世纪之前.它并没有真正被提升为一个哲学概念,大部分学者仍然是在其日常生活的意义上来使用它。生活哲学真正被提升为一个哲学概念并在公开出版物上出现是在2002年,在那年的《现代哲学》第3期上,笔者发表了以“生活哲学:一种哲学观”为题的文章,在国内率先在哲学意义上使用了这个概念。此后这个概念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一些学者也参与到生活哲学的研究中来。逐渐在学界形成了一个生活哲学研究的潮流。在哲学的意义上,生活哲学不是指生活的经验和技巧。也不是指哲学在生活领域的应用,而是指一种新的哲学观、生活观,一种对哲学的态度,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哲学生活。它隶属于元哲学研究,是一种与体系主义、功利主义和学术主义完全不同的哲学观。

生活哲学是以“生活”为基石的。如果说传统教科书以物质为基石、以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为线索,实践唯物主义以实践为基石、以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为线索,那么,生活哲学则是以生活为基石,以“什么样的生活才值得过”为线索。套用列宁的说法.生活的观点是生活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进言之,生活哲学把生活作为自己惟一的来源、基础。作为惟一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它反对无病呻吟、自说白话,拒绝学术主义和智力游戏;主张哲学要回归生活世界,哲学研究有问题意识,要以现实生活为指向。在这里,生活这个概念所指称的既不是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前反思的、人与世界相互交融的世界,也不是维特根斯坦和哈贝马斯的非主题化的、日程语言交往的世界.而是马克思所理解的现实生活世界,是生活世界的总体。它既包括日常的吃喝拉撒睡.也包括非日常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活动;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既包括理性生活,也包括非理性生活。这样的一种大全的、没有被抽象化的生活才能成为哲学的基石。

生活哲学的中心问题不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而是“人应该怎样生活”或“什么样的生活才值得过”的问题。传统哲学观把哲学看作知识论。认为哲学就是探究知识的来源、基础和限度,就是说明主观与客观是否能够统一、如何统一、统一到何种程度。物质与意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关系的“最新”表述方式也许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遂成为哲学的重大的、基本的问题。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中外哲学史也是以它为线索来编写的,哲学史就是唯物论与唯心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矛盾和斗争的历史。除此之外.其他的问题都微不足道,也没有意义。而生活哲学则不再把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作为最重要的基本问题。如果说知识论哲学是一种认识论,那么,生活哲学就是一种存在论。即把人的存在或生活作为思考的中心(存在论强调思维活动首先必须与人的存一17—

在相联结。离开了对人的存在的关注。就没有什么存在论),就是要思考“人应该怎样生活”的问题。就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因此,生活哲学不是事实科学,而是价值之学,那种把哲学科学化的做法只会阻碍哲学的发展。当然,说生活哲学的主题是“人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的问题,这并不意味着除了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外,生活哲学再无其他内容。事实上,生活哲学中可能有大量内容“不是”这个问题的。而是关于世界、关于德性、关于逻辑的……对于这一现象,在谈到晚期希腊哲学时,美国哲学家梯利曾说过一段非常经典的话:“他们相信,不了解事物的本性,就不能对道德问题做出令人满意的答案;除非认清世界的意义。否则不能指出人在世界上应该怎么活动。人的行为取决于他在其中生活的那一种宇宙。他的人生观由他的世界观来确定,他的伦理学则由他的形而上学来确定。尽管他们极为关注实际,这两个学派从未失去希腊人对思辨的爱好。”闭(P101-1a2)梯利这里的意思是:对于晚期希腊的斯多葛学派、伊壁鸠鲁学派而言。世界观问题、形而上学的问题或存在之存在的问题只是楼梯,是解决人生问题、生活问题的“工具”.是展示哲学这种活动的性质的手段,是说明哲学的崇高性、神圣性的媒介和载体。哲学家正是通过思考这样一些没有实用性的、脱俗的问题,来标识自己这类人的生活方式的独特性。

生活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此种生活方式可以称为哲学生活。古希腊人说哲学是爱智,按照苏格拉底的理解,爱智并不代表已经拥有智慧,而只是热爱智慧,因为如果已经有智慧的话,那就没有必要再爱了,没有智慧且向往拥有智慧的人才会爱。苏格拉底把爱神看作是丰饶神和匮乏神的儿子,就是要说明爱神时时处于饥渴的状态,永无满足之日。这就意味着哲人永远处在追求的过程中;意味着哲学是一种活动,而不是静态的知识;意味着哲学是一个生活过程,而不是写在纸上的、等待人阅读的理论体系;意味着哲学是一种在市场、剧场和会饮过程中与人的辩论,而不是在大学里、在讲台上灌输给学生的学问;意味着哲学是动词,而不是名词;意味着哲学是“爱者”或“钟爱者”,而不是“被爱者”。而钟爱智慧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就是一种哲学生活。如哈道特(PierreHadot)所言:“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不论就其是一种练习和获取智慧的努力。还是就它的目标是智慧本身而言都是如此。因为真正的智慧并不仅仅吸引我们去知道,它还使我们成为另外一个人。”[31tP'265)

哲学生活不是说给别人听的,而是做给别人看的(有时是有意的。有时则是无意的),哲学家是哲学生活的第一个践行者。他们首先不是通过书本、而是通过自己的行动和生活来展示、传承自己的思想。言传不如身教,身教才是哲学生活传播的最佳途径。试想一下,没有苏格拉底临死前的谈笑风生.何来他的思想的千古流传?而尼采、维特根斯坦、福柯的独特的生活方式也为他们的作品和思想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对于生活哲学家来说,哲学不是工具,不是为自己谋生、捞取功名的手段,而是自己的生活、生命和存在方式;哲学与哲学家的关系不是外在的、分离的,而是内在的、合一的;哲学的目标不是著书立说,不是创造什么大而无当的哲学体系.而是去爱智慧。去追求智慧。哲学作为哲学家的存在方式意味着,哲学家是真诚的,是言而有信、言出必行、知行合一的,他们既不把自己当作从外部来透视生活的上帝,也不做口是心非的伪君子和律人不律己的独裁者。这种哲学的最极端形式就是完全不著书立说,直接身体力行,就像苏格拉底那样,整日与人谈话,以自己的行动来展示自己的哲学观。所以,生活哲学与体系主义格格不入,与马克思、恩格斯所批判的、动辄就创造什么宏大体系的青年黑格尔派格格不入。

诚然,在大多数情况下,生活哲学并不以苏格拉底式的极端形式出现,生活哲学家们不仅身体力行,还要著书立说,只是他们对待哲学知识的态度发生了转变。知识论哲学把哲学看作知识。把哲学知识看作绝对真理。黑格尔曾说过:“哲学是关于真理的客观科学,是对于真理之必然性的科学。是概念式的认识。它不是意见.也不是意见的产物。”[41佣¨8,哲学的目的在于认识那不变的、永恒的、自在自为的对象,它的目的是真理。既然哲学是关于绝对真理的客观科学,那么认识中的前见、偏见、情感等一切属于主观性的东西必须被摒除,哲学家必须用上帝一样的眼睛来观看,必须做一个不夹杂任何偏见的一18—

 

 

下载地址:我们该怎样生活——论生活哲学的转向_图文47.Doc

  【】

最新搜索

我们该怎样生活——论生活哲学的转向_图文

庐山局医疗保险职工参保信息表

34CADCAM期末复习题

59江西电信现网E8-C终端恢复出厂设置方法.

健康美味的小吃

晚装手袋项目细分市场调查与上市募投可研报告如何编制(市场容量

2015年中国雨伞市场专项调研报告_图文

手离笔尖一寸远

24.麦哨.1

大学计算机-第1,2章习题答案


  本文关键词:我们该怎样生活——论生活哲学的转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21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921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e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