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新探

发布时间:2017-04-06 14:00

  本文关键词:冯友兰人生境界说新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冯友兰是中国现代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其毕生致力于哲学和哲学史的教学、研究。“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充分展示了冯友兰一生的学术成就。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冯友兰通过引入西洋哲学中理性主义的分析方法,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改造,“阐旧邦以辅新命”,最终创立新理学体系。在新理学体系的基础之上,他又从“人存在的意义”这一最基本的问题出发,充分吸收老庄自然学说、传统儒家功利主义、先秦儒学和宋明理学的修养论、神秘主义和不可知论,并运用逻辑分析和新实在主义的方法,经由“觉解”的主线由低向高构设出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层人生境界,即人生“四境界说”。在四境界中,冯友兰强调对人之性觉解的道德境界,推崇“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天地境界”。毋庸置疑,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代表着其哲学研究的最高成果,同时也是中国哲学史上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人生哲学学说之一。人生境界说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融摄了中国古典哲学儒、道、佛的境界说,并实现了“正负方法”的融通。然而,一方面,这种以“觉解”主线架构人生哲学隐含着固有的局限性,如实践性不强、天地境界虚而玄;另一方面,对“义”、“利”的定位偏向保守,凡此种种。因此,本文拟通过梳理冯氏人生境界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还原一个更加真切的人生境界说内涵,并客观地对这种学说加以评价,肯定其在中国哲学发展中的地位,揭示其对中国哲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同时探索境界说存在的局限性,并尝试从形成过程中探寻存在局限的个中缘由,力求对这种局限性进行完善。
【关键词】:冯友兰 人生境界 觉解 贡献 局限性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2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引言7-12
  • 第一节 选题依据7-8
  • 第二节 文献综述8-10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10
  • 第四节 创新之处10-12
  • 第二章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的形成与发展12-24
  • 第一节 冯友兰其人其说12-13
  • 第二节 萌芽阶段——20世纪初期的思考13-15
  • 第三节 发展阶段—20世纪早中期的理论资源准备15-19
  • 第四节 成熟阶段—20世纪中期《新原人》的发表19-20
  • 第五节 再发展阶段——20世纪中后期的批判与自我批判20-24
  • 第三章 冯友兰境界说的主要内容24-32
  • 第一节 境界与觉解24-26
  • 第二节 自然境界26-28
  • 第三节 功利境界28-29
  • 第四节 道德境界29-30
  • 第五节 天地境界30-32
  • 第四章 冯友兰境界说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融合与创新32-39
  • 第一节 对儒、道、佛境界理论的融合与创新32-36
  • 第二节 对中西哲学中“正负方法”的融合与创新36-39
  • 第五章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的缺憾39-43
  • 第一节 觉解与实践之困39-40
  • 第二节 人性论之失40-41
  • 第三节 天地境界之虚玄41-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6
  • 致谢46-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海英,聂明玉;冯友兰文化观的形上学内核——“别共殊”[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陈江风;;沿着冯友兰的道路走下去——在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上的演讲[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徐仪明;;冯友兰论情感在哲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州学刊;2008年02期

4 王粤;;《冯友兰先生年谱长编》编辑手记[J];出版参考;2010年28期

5 王仁宇;;“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暨冯友兰诞辰115周年逝世20周年纪念会”综述[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陈义成;向冯友兰先生请教(读者来信)[J];哲学研究;1963年04期

7 李志强;;冯友兰“追求自强”的中西文化观[J];兰台世界;2013年34期

8 杨敬东;;精彩的“冯友兰晚年”[J];健康管理;2013年01期

9 郁有学;试论冯友兰的思想历程[J];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02期

10 高秀昌;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冯友兰先生晚年的哲学观[J];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仲德;;关于冯友兰的思想转变[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2 田文军;;冯友兰文化观刍议[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3 陈来;;有情与无情——冯友兰论情感[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周锡山;;论冯友兰哲学中的美学思想[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余敦康;;冯友兰先生关于传统与现代化的思考[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蔡仲德;;再论关于冯友兰思想历程的几个问题——答刘奔、郁有学先生[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王鉴平;;跨越中西文化的鸿沟——冯友兰三四十年代哲学的一点分析[A];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C];1990年

8 羊涤生;;“承百代之流,而合乎当今之变”——冯友兰先生究竟属于哪一家[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9 蔡仲德;;论教育家冯友兰[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李全德;;冯友兰的哲学观[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张春海 通讯员李丹婕;重扬冯友兰学术与教育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冯友兰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N];光明日报;2005年

3 甑难;冯友兰学术研究会成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4 钱耕森;冯友兰两度访问印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5 宗璞;漫记西南联大和冯友兰先生[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李林荣;总有浮云遮望眼[N];文艺报;2010年

7 记者 陈洁;作为教育家的冯友兰开始引起学界重视[N];中华读书报;2010年

8 张毅攀 上海社会科学院;冯友兰先生“人生四境界”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召开[N];光明日报;2000年

10 张海晏;冯友兰的“变”与侯外庐的“不变”[N];中华读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芳恒;冯友兰社会文化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2 何军民;冯友兰新理学体系的历史哲学[D];安徽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胜国;冯友兰中西文化观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飞宇;冯友兰人生境界说新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胡燕云;论冯友兰生死观[D];南昌大学;2008年

4 张小卫;冯友兰生死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董龙昌;冯友兰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颖;冯友兰伦理思想探析[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赵永君;冯友兰的哲性诗学[D];苏州大学;2008年

8 高武全;冯友兰道德观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瑜;冯友兰哲学观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10 汪力;天理与时势:冯友兰政治思想与1930年代[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冯友兰人生境界说新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89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89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f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