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霍耐特承认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6 14:12

  本文关键词:霍耐特承认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当代社会批判理论家阿克赛尔.霍耐特承认理论的起源、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内在基本特征,以及这种承认理论对于现时代的诊断、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社会批判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揭示了这种理论本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面临的困境。 霍耐特承认理论的诞生和德国哲学人类学以及德国古典哲学分不开,它们赋予了霍耐特承认理论以“需要"和“感性”的人类学眼光、以及人类自主、自我实现、主体间性和承认等概念;而马克思则为霍耐特提供了“斗争”和“解放”概念;社会批判理论传统为霍耐特提供了内在批判的基本方法,尤其哈贝马斯为霍耐特提供了“交往”的“主体间性”的分析框架,而它们本身面临的、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一面则为霍耐特提出承认理论提供了理论动力;米德和社会心理学的客观关系理论则为霍耐特论证承认要求的合法性提供了经验科学上的证据。 霍耐特承认理论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酝酿、提出和拓展。这三个阶段能够勾勒出了霍耐特承认理论从诞生到成熟、从天才的灵感到成型、再到体系化的理论发展图景。 霍耐特承认理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作为基本概念,它围绕着承认类型的重建,承认的本质、以及承认与他者、承认与认识等这些基本关系来展开。霍耐特围绕个体自主和人格完整、以及社会再生产和社会融合这两个维度阐发了承认的本质;承认离不开他者和主体间的符号(不局限于狭义的语言、还包括肢体、表情等)交流以及情感表达等前认知的兴趣,因此承认是先于认知,而认知态度则是对承认态度的克制;承认的遗忘构成现代社会物化的本质。霍耐特承认理论一开始是为社会冲突提供“道德语法”的理论,社会冲突和主体反抗行动背后是主体承认要求未被满足;而尽可能满足社会成员的承认要求则应该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和社会发展追求的目标,由此霍耐特提出了“形式伦理”的未来社会目标,并将自我实现作为这个目标的规范标准。承认概念所具有的规范意义为霍耐特承认理论的第二方面的主要内容打下了基础,即霍耐特完全有可能将承认规范应用到社会哲学、把按照承认规范来对社会病理进行的诊断看作是社会哲学的主要任务;同时,从社会蔑视中所包含的道德伤害内涵出发,,霍耐特就有可能把承认规范上升到道德原则的高度;而在社会正义理论的探讨中,他将承认规范作为社会正义的原则。最后,霍耐特形成了一个涵盖社会进化理论、社会诊断理论、道德理论以及正义理论等诸多领域的承认理论,这种体系化的努力超出了原来仅仅局限于对社会冲突进行解释和合法证明的理论定位。 纵观整个承认理论的发展过程、考察这种理论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理论具有三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它的论证目的是为社会批判理论在哈贝马斯交往理论基础上提供更新的规范基础;在论证途径上它大量借助前人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的成果;以及这种承认理论在内容上具有统一性。 霍耐特承认理论为丰富西方马克思主义、为社会批判理论应对现时代的实践挑战和思潮挑战方面做出了自己的理论努力和创新;但是它在理论体系化过程中也蕴含着一些问题,比如忽视马克思的社会功能分析和批判、忽视社会关系中的“物”和“工具”维度,回避为自我实现提供更深层次的理论证明,以及彻底拒绝理性批判传统而导致的拒绝历史偶然性和创造性等。虽然这些问题可能超出了霍耐特承认理论本身所能解决的范围,但它们提醒了每一个哲学研究者和社会批判理论的关心者:对霍耐特承认理论持批判态度还是必要的。
【关键词】:霍耐特 承认 规范 形式伦理 社会诊断 道德 正义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089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导言9-18
  • 第一章 霍耐特承认理论的起源18-58
  • 第一节 以费尔巴哈为起点的哲学人类学思想18-27
  • 1 早期霍耐特所处的人类学思潮背景18-20
  • 2 费尔巴哈的人类学以及马克思对它的批判20-23
  • 3 行动化和历史化的人类学23-27
  • 第二节 费希特和黑格尔的承认理论27-35
  • 1 费希特的承认概念27-29
  • 2 黑格尔《伦理体系》中的承认概念29-32
  • 3 黑格尔耶拿实在哲学中的承认概念32-35
  • 第三节 马克思和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理论35-51
  • 1 马克思的社会劳动和社会斗争概念35-38
  • 2 马克思主义的救赎和重建38-39
  • 3 霍克海默尔和阿多诺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观39-43
  • 4 福柯的权力分析43-45
  • 5 哈贝马斯的理论转型45-49
  • 6 早期批判理论外圈49-51
  • 第四节 米德的社会心理学51-58
  • 1 社会心理学的翻版51-52
  • 2 米德对黑格尔承认理论的深化52-58
  • 第二章 霍耐特承认理论的形成过程58-75
  • 第一节 承认理论的酝酿58-62
  • 第二节 承认理论的提出62-65
  • 第三节 承认理论的拓展65-75
  • 第三章 霍耐特承认理论的主要内容(上)75-100
  • 第一节 霍耐特承认概念的基本涵义75-84
  • 1 两个维度76-77
  • 2 重构承认的三元模式77-83
  • 3 社会蔑视经验83-84
  • 第二节 承认规范的社会冲突理论84-87
  • 第三节 霍耐特对承认概念的再思考87-90
  • 第四节 承认和认识90-100
  • 1 承认与肢体表达90-92
  • 2 历史经中的真实他者92-94
  • 3 内在性的他者94-100
  • 第四章 霍耐特承认理论的主要内容(下)100-129
  • 第一节 承认的社会诊断100-109
  • 1 承认和社会诊断100-103
  • 2 承认的悖论103-107
  • 4 承认的遗忘107-109
  • 第二节 承认的道德理论109-116
  • 1 后现代伦理要求109-113
  • 2 承认和道德的关系113-114
  • 3 承认道德的类型114-116
  • 第三节 承认的正义理论116-129
  • 1 再分配与承认116-122
  • 2 承认与正义122-124
  • 3 后现代共同体124-129
  • 第五章 霍耐特承认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得失129-159
  • 第一节 霍耐特承认理论的基本特征129-138
  • 1 论证目的的明晰性129-131
  • 2 论证路径的去形而上学性131-133
  • 3 承认理论内容的统一性133-138
  • 第二节 霍耐特承认理论的积极意义138-143
  • 1 承认理论和所处时代138-139
  • 2 承认理论和马克思理论139-142
  • 3 承认理论和哈贝马斯理论142-143
  • 第三节 霍耐特承认理论的内在困境143-159
  • 1 批判力的钝化144-146
  • 2 被忽视的"物"146-147
  • 3 被忽视的系统分析147-149
  • 4 形式伦理的困境149-153
  • 5 理性批判资源的耗尽153-159
  • 参考文献159-163
  • 后记163-164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曾向红;辛万翔;;世界国家的出现是否必然?——承认理论视角下的一种考察[J];国际政治研究;2012年01期

2 陈良斌;;承认话语的当代诠释——霍耐特思想的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8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龚培渝;通过对话寻求承认[D];吉林大学;2011年

2 赵琰;霍耐特“承认理论”探究[D];华侨大学;2011年

3 郝相钦;社会变革的道德透视[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周先进;“学会关心”取向的教学价值观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鹿云;批判理论的承认正义[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宋卓妍;从为承认而斗争到多元正义构想[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鹿云;阿克塞尔·霍耐特承认理论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冬梅;霍耐特承认理论述评[D];辽宁大学;2009年

4 伊瑞琼;主体间交往范式转换背景下的公民社会崛起[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杨韵;体育道德失范问题的社会哲学解释[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6 韩睿斌;主奴辩证法中的“承认”问题探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霍耐特承认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90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90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4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