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修养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3 22:05
本文关键词:《论语》修养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论语》在其成书后即作为一个整体在思想层面对后世产生影响。《论语》既蕴涵了孔子的思想,也一定程度的承载了孔子弟子以及编纂者的思想和思考问题的逻辑。本文把《论语》作为一部逻辑结构完整的论著看待,全文的论述中不再对孔子、孔子弟子及其他人的言语作刻意的区分,仅仅把这些言论看作从不同的角度对《论语》修养思想作出的阐释或理解。 《论语》作为一部儒家思想的典籍,其修养思想的逻辑脉络是完整的,其修养理论是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尽管由于历史上朝代变更、社会动荡等外部因素,导致了《论语》的版本及篇章顺序的变化,但《论语》中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未产生变化。本文通过对“仁”、“义”、“礼”等概念及其逻辑关系加以分析,详细阐述修养主体所能达到的理想境界,以及达到这种境界的途径。 《论语》是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待人的具体行为的,每一个行为都有具体的行为指向。因此,主体的修养是在主体具体行为中显现出来的,是在修养主体与他人的社会关系中得到验证的。作为修养的主体,其行为方向只有两个:一个是主体自身,另一个是其他人。《论语》的修养思想探讨的就是修养主体与人相处、如何自处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修养主体具体的行为,探究行为背后蕴含的修养思想;从修养的角度分析人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自处,探究修养过程的始末。由此,在修养主体的具体行为的层面归纳出修养的方法。 《论语》是从世事的角度看待人的行为。每一个具体的行为都是一系列约束下产生的,都有其具体的目的。主体的修养是在主体设立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显现出来的。修养主体既要保证行为目的的道德性,又要保证具体行为的合理性。本文运用过程分析的方法来解析人的具体行为,由此得出《论语》修养思想的逻辑脉络。 《论语》作为一个整体发挥其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当社会政治环境稳定时,《论语》的稳固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稳定的传播渠道,确保了处在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有学习《论语》的机会。由于诠释者的知识背景及所处社会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论语》对具体的人所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因此,后世对《论语》的每一次新的注疏,都是后人对《论语》的思想的重新梳理,并且是具体的社会背景下对《论语》作出的新的阐释。本文通过分析孟子、荀子、朱熹、王阳明等儒家思想集大成者的修养思想,探究其与《论语》的渊源。
【关键词】:论语 修养 仁 礼 义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222.2;B82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第一章 修养的必要性10-15
- 第一节 时代背景10-12
- 第二节 人性基础12-15
- 第二章 修养的逻辑进路15-22
- 第一节 知礼15-16
- 第二节 行仁16-22
- 第三章 修养的具体方法22-31
- 第一节 自处的方法22-25
- 第二节 处人的方法25-27
- 第三节 处世的方法27-31
- 第四章 修养的境界31-35
- 第一节 生活情态31-32
- 第二节 理想人格32-35
- 第五章 《论语》修养论对后学的影响35-44
- 第一节 对孟子的影响35-37
- 第二节 对荀子的影响37-38
- 第三节 对宋明理学的影响38-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4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正夫;关于孔子思想奤价的几个UO楲——兼与煇朴同志商榷[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8年04期
2 袁岳洪;孔子认识论及其局限[J];齐鲁学刊;1985年04期
3 林志浩;评鲁迅论孔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年01期
4 向东;孔子研究的新进展──评《孔子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甘肃社会科学;1995年01期
5 刘怡翔;孔子思想宜用几分法[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6 李桂荣,孔凡文;论老子和孔子思想的同源同归[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杨淑明;朱平;;关于孔子思想的两点辨析[J];理论学刊;2006年12期
8 童书im;孔子思想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0年S1期
9 ;孔子学术
本文编号:3230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23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