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逢禄《论语述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5 09:00
本硕士论文共分五个专题展开讨论。第一章主要讨论,在《论语述何》中,刘逢禄将《论语》学与《公羊》学互证,以匡弼《公羊》。刘氏还在此基础上参稽《穀梁传》的若干观点,如“母以子贵”问题,以达到所追求彰显《春秋》学义理的目的。其中,董氏学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这一章从《述何》出发,挖掘董氏学对刘逢禄学术的影响,兼论何休之学,从《述何》中所见的董氏学问题来反观刘逢禄的学术旨趣。第二章主要讨论,在传世文献中,《论语述何》一书存在两个版本系统。这两个版本系统分别代表了刘逢禄不同时期的学术风格与倾向,通过明确《论语述何》两个版本的流变来探究刘逢禄学术的转向,以梳理出其学术立场,实经历了从何休学到《公羊》学,再到《春秋》学的理路。此外,阮元《清经解》对《述何》版本的选择与编排,是其“会通”之学对刘逢禄“专家之学”的认同。第三章主要讨论,“道咸以降之学”不同于乾嘉,具有“新”的时代内涵。在内容上,具有代表性的是以《公羊》遍说群经,其中在“何休学”与《论语》学上主要是重经学“微言”的特征。刘逢禄重“微言”是沿溯庄存与家学以《公羊》说诸经的路数,刘恭冕则是在刘逢禄刺激下进行的回应。其造成的学术结果,是重“微言...
【文章页数】:1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论语述何》中董氏学问题探微
一、引言:“述何”而“参董”的《论语》学之作
二、何休《论语》注与董生“正谊明道”:从误读看《述何》中的董氏学地位
三、“例”学与“辞”学:《论语述何》中的董、何之别
四、从《述何》看《繁露》中“母以子贵”的是与非
五、小结
第二章:《论语述何》版本的相关问题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从学界的基本认识说起
二、两种版本的先后问题
三、从《清经解》到《刘礼部集》——刘逢禄学术的转变
四、“会通以求之”与“专家”之学——《清经解》对《论语述何》版本的收录
五、小结
第三章:“道咸以降之学”视野下的“何休学”与《论语》学——从刘逢禄到刘恭冕
一、“时势使之然”的“何休学”与《论语》学
二、二刘之“何休学”与《论语》学的异同
三、从“或用世”到“匡世”:“何休学”与《论语》学之“新”
四、小结
第四章:突破与墨守:《论语述何》与《论语正义》的知识建构
一、“述何参董”的路径与《正义》征引《述何》的标准
二、《述何》的“求公是”与《正义》的“实事求是”
三、会通之学:“求公是”与“实事求是”的理据
四、小结
第五章:《论语述何》与《论语说义》:常州学派《论语》学的“双轨演进”
一、“刘甥可师”与“宋甥可友”评价下的刘、宋学术成就问题
二、刘、宋《论语》学对今古文的抉择
三、刘逢禄求之“大义”以“变周”与宋翔凤回归“礼制”以“从周”
四、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鸣谢
本文编号:3783131
【文章页数】:1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论语述何》中董氏学问题探微
一、引言:“述何”而“参董”的《论语》学之作
二、何休《论语》注与董生“正谊明道”:从误读看《述何》中的董氏学地位
三、“例”学与“辞”学:《论语述何》中的董、何之别
四、从《述何》看《繁露》中“母以子贵”的是与非
五、小结
第二章:《论语述何》版本的相关问题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从学界的基本认识说起
二、两种版本的先后问题
三、从《清经解》到《刘礼部集》——刘逢禄学术的转变
四、“会通以求之”与“专家”之学——《清经解》对《论语述何》版本的收录
五、小结
第三章:“道咸以降之学”视野下的“何休学”与《论语》学——从刘逢禄到刘恭冕
一、“时势使之然”的“何休学”与《论语》学
二、二刘之“何休学”与《论语》学的异同
三、从“或用世”到“匡世”:“何休学”与《论语》学之“新”
四、小结
第四章:突破与墨守:《论语述何》与《论语正义》的知识建构
一、“述何参董”的路径与《正义》征引《述何》的标准
二、《述何》的“求公是”与《正义》的“实事求是”
三、会通之学:“求公是”与“实事求是”的理据
四、小结
第五章:《论语述何》与《论语说义》:常州学派《论语》学的“双轨演进”
一、“刘甥可师”与“宋甥可友”评价下的刘、宋学术成就问题
二、刘、宋《论语》学对今古文的抉择
三、刘逢禄求之“大义”以“变周”与宋翔凤回归“礼制”以“从周”
四、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鸣谢
本文编号:3783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783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