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释《论语》之“安”

发布时间:2024-07-05 05:19
  《论语》中的“安”是对夏商周三代“安”的思想的继承,并对后者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安”作为与人的生存经验紧密联系的心理状态,表达了人对自我生存境遇的整体领会,是人的一种原初的基本情绪。同时,其否定形式“不安”既具有原初的基本情绪的含义,又可以在另一个层面上视为这种情绪进一步的分化和展开,即呈现为人多种多样的情感(如“喜、怒、哀、乐”)。与“不安”展开后的丰富性相比,“安”的状态具有“单一性”:不论为何造成“不安”以及如何由此“不安”回复到“安”,最后达到的内心“安”的状态都是相似的。但这样的回复过程通常需要人的主动性参与进来,体现了道德修养对于感性需要的克服。《论语》中“安”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动力和准则。从“不安”回复到“安”是人的自然倾向,这其中蕴含了人的行为的一种动力,既有理性认知方面的,也有道德行为方面的。如果“安”的动力反复地、长期地发挥作用,则“安”也可以作为个人行为的一种准则。一方面,这种准则可以作为普遍道德规范的合理补充;另一方面,这种准则也可能与普遍道德规范发生冲突。“安”与《论语》的重要概念“知”、“仁”也有内在的联系。“仁”涉及“不安”的原因以及“安”的动力义。同时,...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内容
第一章 “安”的发生
    第一节 先秦儒家典籍中的“安”
    第二节 《论语》中的“安”与“不安”
        一、《论语》中的“安”
        二、《论语》中的“不安”
        三、作为情绪和情感的“安”与“不安”
        四、“安”与“乐”
第二章 “安”的作用
    第一节 “安”作为动力
        一、“不安——安”过程
        二、“安——不安”过程
    第二节 “安”作为准则
        一、“安”作为个人行为准则
        二、“安”作为道德评价标准
        三、“三年之丧”章
第三章 “安”与“仁”、“知”的关系
    第一节 “安”与“仁”
    第二节 “安”与“知”
第四章 “安”的衍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4001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4001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3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