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背景、父母期望与子女高中教育获得性别差异
本文关键词:家庭背景、父母期望与子女高中教育获得性别差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大学》 2012年
家庭背景、父母期望与子女高中教育获得性别差异
宋阳
【摘要】:上世纪90年代的教育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众受教育的可能性。但教育扩张是否必然带来包括教育获得的性别平等在内的教育公平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在对教育获得的性别平等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时,现有的研究虽然较多的从家庭的视角出发,但对家庭的关注仅仅局限在对家庭结构维度的考察,而忽视了对家庭中另一个维度:包括父母教育期望在内的家庭参与维度的考察。 本文从家庭这一视角出发对城市青年学生的高中教育获得的性别平等问题进行探索,我们在对家庭结构维度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加入了对包括父母教育期望在内的家庭参与维度的考察。通过对2010年南京市中学生发展状况的问卷调查资料的经验分析,我们发现:男性在高中教育获得上处于优势地位,高中教育获得的性别不平等问题依旧存在。在对影响高中教育获得的因素进行探索时,我们发现家庭背景因素和父母的教育期望影响着子女的高中教育获得。此外,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显著的降低了男性和女性在高中教育获得上的差异,在控制了父母教育期望的情况下,男女两性在高中教育获得上的差异消失了。在对父母教育期望影响因素的分析中,我们发现: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父辈对男性的教育期望要显著的高于对女性的教育期望,但家庭的收入因素对父母教育期望不存在显著的影响。在对这些实证结果的理解上,本文强调文化及家庭资源的作用,同时希望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引入包括家庭文化、社会等资本的考察。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39.2;C913.1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德全,王梅;对话教学的模式与策略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2 王晨;;权力再生产的教育机制——布尔迪厄教育社会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3 陆根书;刘珊;钟宇平;;高等教育需求及专业选择中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4 陈友华;方长春;;社会分层与教育分流——一项对义务教育阶段“划区就近入学”等制度安排公平性的实证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5 蔡昉,王美艳;女性劳动力供给特点与教育投资[J];江海学刊;2001年06期
6 殷伟群;戴烽;;高等教育的“马太效应”与弱势群体的社会流动[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7 丁月牙;家庭教育资源分配的性别差异问题——来自三都水族村寨的个案调查[J];民族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8 张丽;;当代西方教育分层研究的发展——兼论转型社会教育分层研究框架[J];理论界;2011年02期
9 方长春;风笑天;;阶层差异与教育获得——一项关于教育分流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10 陶红;杨东平;;我国高中学生学业成就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明;;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纠纷解决机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汪璇;;三十年来安徽职业阶层结构的变迁[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马奔;试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与共产党党员成分变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方金友;;当代安徽社会阶级阶层的演进[J];安徽史学;2010年03期
5 汪一为;认识当前社会现象的两把钥匙——阶级分析法和阶层分析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汪璇;顾晖;;当前贫富差距对城市市民的心态影响及治理对策——一项对合肥市民的实证考察[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刘青春;;我国社会分层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周德海;;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讨论的深度解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陈世永,王华斌;合肥市中间阶层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谢志勇;范松仁;;从教师视角管窥农村基础教育公平[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谢舜茂;;家庭规模的选择的经济学分析——以贵阳市为例[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建明;;在社会阶层构成变化中提高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能力的路径探析[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郑丹丹;;弥散的低度不平等——对我国性别分层状况的解读[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周学馨;;女性创业理论及其对西部地区女性创业的启示[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丁越兰;唐婉君;;幸福视角下女性劳动供给行为分析[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郑丹丹;;女性集体行动与社会空间塑造——以耽美现象及粉丝组织为例[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李春玲;;中国职业性别隔离的现状及变化趋势[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唐艳妹;;统筹城乡发展的哲学底蕴——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张劲松;;论政府治理城市转型中突发公共事件的策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我国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王芳;中国儿童素质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邝小军;科技工作者社会分层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利平;中国公务员规模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伟;从我国城乡差异看音乐教育公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帅;我国优秀运动员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安光;论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黄明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社会资本培育中的政府行为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李艳丹;新闻媒介中农村女性形象刻板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李燕燕;母亲教育效能感与4岁儿童自主性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宋蕊;城市低保制度中道德风险防范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刘玉桂;转型期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双宏;印度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7期
2 陈彬莉;;教育获得之中的路径依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4期
3 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张明芸;中国女性教育的特点及其跨世纪发展趋势[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1期
5 苏杨;尹德挺;黄匡时;;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人口政策回顾与展望[J];China Population Today;2008年05期
6 蒋永萍;两种体制下的中国城市妇女就业[J];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01期
7 陈仲常,谢曼,张薇;我国教育机会性别均等与教育结果性别差异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8 钟宇平,雷万鹏;风险偏好对个人高等教育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高中生对农业、林业和师范院校需求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9 郑淮;公共考试的社会价值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10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流动[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磊;出生性别比异常的社会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郭聪慧;新中国语文高考作文的城乡文化倾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昌旭;非重点高中发展的困难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03期
2 方彤;瑞典高中教育的未来走向[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02期
3 程凤春;丹麦高中教育的构成及未来走向[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10期
4 孙鹤娟;;农村高中教育亟待加强[J];吉林人大;2003年09期
5 谭绍华;向传书;;打造民族贫困山区高中教育的航空母舰——石柱县建设“高中城”侧记[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3年11期
6 周浩波;深化改革推动高中教育快速健康发展[J];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7 周如俊;;谈经济欠发达地区职普结合的高中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4年05期
8 秦彩莲;我省普及高中教育的思路及对策[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2期
9 陈先乐,彭广荣,廖泽;广西农村高中教育现状抽样调研报告[J];基础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10 冷淑莲,冷崇总;江西高中教育收费与成本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保健;;依靠社会力量 发展高中教育——加快普通高中发展的政策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蒋敬哲;;关于现代高中教育人才观的几点看法[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3 徐敦和;;高中的教育 使命与追求[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1)[C];2013年
4 闫建璋;;免费高中教育:开发我国人力资源的有效路径——高中教育产品属性的视角[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冯帮;汪传燕;;农村普通高中贫困生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湖北省Z市的实证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田健;;普通高中国家资助政策实施方案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魏真;;我国高中教育扩张与学校规模效益[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王土庆;刘永军;;当前制约高中教育健康发展的十大关键性因素[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9 王兆娟;;免费公办高中教育的矛盾与出路[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赵玮;;当前福州市重点高中择校费问题分析及解决思路——基于福州市三所重点高中的实证调查[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宋晓梦;[N];光明日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曾毅;[N];光明日报;2003年
3 刘金辉;[N];甘肃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徐晓敬;[N];辽宁日报;2004年
5 记者 周铮;[N];农民日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王淑军;[N];人民日报;2001年
7 记者温红彦、陈杰;[N];人民日报;2002年
8 贺春兰;[N];人民政协报;2001年
9 本刊记者 寇轶敏;[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10 郝从容 秦晓珍;[N];山西经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闻待;论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慧娟;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教科书使用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孔凡琴;多维视阈下的英国高中教育办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韦立君;美国公立高中能力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喜娟;美国综合高中发展危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沈兰;普通高中学分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谢世杰;香港新高中推行通识教育科之前瞻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顾辉;教育:社会阶层再生产的预演一项对H市两所高中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涛;科学发展观视阈下普通高中素质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伊永生;我国综合高中发展可行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3 白云;生命教育理念在高中教育观念中的渗透初探[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建江;关于农村高中负债的调查报告[D];兰州大学;2011年
5 王鲁蛟;广西高中阶段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宁永红;我国试办综合高中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天津大学;2003年
7 伏金祥;天水市民办高中教育定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家刚;韩国高中教育管理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0年
9 韦立君;美国公立高中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正惠;农村高中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家庭背景、父母期望与子女高中教育获得性别差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3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113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