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区中小学校公民教育及其启示
本文关键词:香港地区中小学校公民教育及其启示 出处:《基础教育研究》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公民教育是香港地区中小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回归祖国后,香港地区公民教育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得到广泛开展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研究香港地区中小学校的公民教育,对我国内地的公民教育具有启发意义。
[Abstract]:......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631
【正文快照】: 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公民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在多个国家得到广泛开展。但是鉴于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不同,公民教育显示出各自的区域特点。我国香港地区因其特殊性,在公民教育推行过程中表现出了其自身的特点。一、香港地区中小学校公民教育的发展背景与历程香港地区回归祖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争先;;香港中学生的公民素养变迁1999-2009——基于对IEA两次国际公民素养研究项目的比较[J];基础教育;2014年04期
2 肖寒;刘清;;浅析香港和台湾学校的公民教育[J];湘潮(下半月);2011年07期
3 黄洁贞;;香港学校公民教育及其启示[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梅萌;香港中小学的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栓宝;姚俊涛;;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YFRA21-1、IGF-1及VEGF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2 李微绽;;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7年05期
3 卢宏全;黄国定;潘敏丽;林影;陈其珠;;顺铂联合去甲斑蝥酸钠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急性期免疫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7年02期
4 周云;;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与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研究[J];健康之路;2016年12期
5 郑文;黄开荣;韩永清;;紫杉醇脂质体结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34期
6 吕春霞;;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与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J];现代肿瘤医学;2016年24期
7 赵炳芬;;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国人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与骨髓抑制的Meta分析[J];重庆医学;2016年29期
8 平娟;孟涛;王保全;李霞;申智慧;马雪珊;陈传波;;Nab-P联合吉西他滨与吉西他滨单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观察及不良反应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6年09期
9 刘娴;杨梅松竹;陈春梅;杜宁;曾彦杨;李湘广;;维生素C联合顺铂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侵袭与凋亡的影响[J];肿瘤药学;2016年04期
10 蔡秋玲;;周剂量多西他赛结合低剂量顺铂治疗高龄患者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J];临床医学;2016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正馨;杨雪梅;韩大书;谭小义;佘东立;宋涛;;本科护生与护士职业价值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学报;2013年18期
2 叶志弘;;医院护理工作环境建设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3年02期
3 荆文娟;罗碧如;;ICU护士职业价值观和角色认知水平及其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3年01期
4 周兰英;冯丽芳;乔洁;;基层医院护理工作环境现状调查及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2年24期
5 洪素;李秋洁;王晓慧;赵士宏;;护理组织氛围与护士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2年06期
6 孙淑华;张爱杏;居福美;宋慧;;护士职业价值观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年06期
7 龚艳艳;王惠珍;高钰琳;;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的编译和评价[J];护理研究;2011年28期
8 苏意寒;;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探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年06期
9 周洁;;护理文化建设和护士职业价值观的构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年02期
10 王丽;李乐之;;中文版护理工作环境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少良,彭庆红;大学生 公民意识的调查与思考[J];求索;2001年04期
2 周松华;对学生要进行公民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2002年02期
3 叶长茂,谢舒潇;网络时代下的公民教育与环境建设[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洪明,许明;国际视野中公民教育的内涵与成因[J];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5 付轶男;俄罗斯公民教育概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6 朱琳;世界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教育[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7 李慎之;公民教育之必要[J];教师之友;2003年06期
8 赵明玉;法国公民教育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9 曾盛聪;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公民教育的价值理念[J];思想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10 何晓芳;澳大利亚公民教育概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刚;;国际视野中的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2 单文经;;澳门公民教育简史[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撷影(2006年6月·香港)[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香灼玑;;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开幕词[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雄;;公民教育:新的起点与探索——2005年中国内地公民教育现状概述[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蓝维;;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与实践要素分析[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谢文;;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教育是中国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赵达仕;;纵论公民教育的基本取向[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彭敬慈;;推动公民教育,从何人手?[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谢均才;;公民社会与政府,相生相克:香港推广公民教育的经验[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公民教育推进成效显著[N];人民政协报;2005年
2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杨启华;转型期公民教育问题引发专家关注[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周敦文;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公民教育[N];湖北日报;2008年
4 皓夫;江苏省“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项目介绍[N];江苏教育报;2009年
5 鲁军 杨雅彬 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建立公民教育制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李瑞兰;应该大力倡行公民教育[N];天津教育报;2011年
7 杨云香;公民教育要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N];人民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石影;用公民教育成就素质教育[N];遵义日报;2011年
9 李友唐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美国的“公民教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大学教师 齐问;严管须运行于公民教育的环境中[N];东莞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姬振旗;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朱志萍;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视域中的积极公民身份培育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苏守波;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付轶男;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8 崔贞姬;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公民教育[D];吉林大学;2007年
9 赵明玉;现代化进程中的英国公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敖洁;我国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效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海霞;2007年英国公民教育改革及其启示[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薛艳芳;网络时代的公民教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3 潘莉;区域性推进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实践考察[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仲柳靖;我国现阶段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扬州大学;2008年
5 张鹏燕;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演进透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吕宏倩;澳大利亚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吴利运;英国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于永梅;全球化视域下的公民教育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9 杨倩;美国公民教育理论(2000-2010)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10 岳书杰;澳大利亚中小学公民教育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528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1352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