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思想政治课生成性教学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05 12:48
【摘要】:生成教学是随着新课程改革与新课程的实施而出现的新教学理念。生成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应该应用于具体学科教学与具体学科教学相结合,指导具体学科的教学。它要求人们用生成性思维和建构主义理论来看待教学与教学过程。它认为教学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教学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教学是具有创造性的,不是僵化的。可以说,生成性教学是针对现行的传统教学观念提出的。传统教学是一种刚性思维,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为目的,教学是一种机械的过程,教师教,学生学,教和学完全隔离开来,而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置之不理。生成性教学正是重视传统教学所忽略的东西,它重视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表现,重视教学中出现的突发事件。根据新课程实施的必要性和新课标赋予教师的新职责与新理念,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上运用生成性教学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也是本论文研究和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和案例研究法对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实施生成教学的概念、特征、应用价值、基本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着重研究。第一部分探讨了生成性教学的内涵。首先从“生成”的含义引出生成性教学,界定了生成性教学概念,然后对生成性教学特征进行了定位,提出了生成性教学的主体性、过程性、情境性、创造性、互动性等特征。第二部分分析了思想政治课生成性教学的应用价值。在深刻学习和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思想政治课堂中生成性教学的案例,提出了思想政治课生成性教学的应用价值即: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理念、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有助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机智。第三部分提出了思想政治课应用生成性教学的五条实施策略。包括预设与生成相结合,在动态中生成;优化教学内容,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生成;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情境中生成;对教学过程及时反思,在反思中生成;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适应生成性教学即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在探究中生成、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在质疑中生成、建立师生对话的教学形式,在互动中生成。思想政治课运用生成性教学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改变当前教育现状的需要,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在素质教育的视廓下,在深刻学习和领会新课改革的精神和理念,根据资料分析了思想政治课生成性教学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了思想政治课生成性教学的实施策略,最后又展示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正好说明了“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希望为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生成性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对在今后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与具体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3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yN;;生成性教学研究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李yN;涂荣豹;;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特征与设计[J];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3 李垎;涂荣豹;;“生成性教学”理念的基本特征[J];人民教育;2007年06期

4 陈孝彭;;关注科学课生成性教学资源[J];教育科研论坛;2007年05期

5 隗峰;王辉;;生成性教学理论及其应用要求[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王晓阳;;生成性教学的特征及其实施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8期

7 万秀珍;;生成性教学的内涵、特征及实施[J];消费导刊;2008年23期

8 罗祖兵;;生成性教学的实践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09期

9 张玉瑜;;生成性教学理念下的生成性教学设计[J];科技信息;2009年32期

10 王健;王晓林;;生成性教学的理论基础及课堂互动模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丹萍;;试论生成性教学中的效果差[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2 张晨;;留出精彩的空间——关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成性教学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3 万咏梅;;语文课堂实施生成性教学策略探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秀珍;生成性教学的现实困境和实施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朱建华;生成性教学的案例分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金凤;初中数学生成性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莹;生成性教学中教师角色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周红娟;信息化环境下的生成性教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6 郑艺红;论生成性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敏;生成性教学改革的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忠伟;基于生活世界理念的生成性教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9 郇支星;教师生成性教学能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10 牟必琴;论语文生成性教学[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76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576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6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