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探究学习对创建农村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2 10:20
【摘要】:为满足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国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明确指出要对传统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死记硬背与机械学习的现象进行革新,提倡学生自主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以及搜寻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以及问题处理能力。至此,探究式教学变为新课改形式下的关键教学方式。在一些经济落后,思想意识落、缺乏知识意识的农村,考试才是英语教育的主要目的,并非关注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马红娇,2016,p.200+204)。农村在教材、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也存在严重不足,使农村英语课堂充满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学生的语言学习需要,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本研究正式立足于此,希望可以通过对于探究学习对创建农村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效果研究,对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有所见树。本研究从探究学习的定义、高效课堂定义及评价的标准以及国内外研究状况等出发,辨析了目前高效课堂和探究学习的相关研究情况,通过对探究学习在农村英语课堂的运用的研究,围绕着探究学习的模式结合五E模式运用于农村高中英语课堂(以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一模块四为例),通过吸引阶段、探索阶段、解释阶段、加工阶段以及评价阶段的案例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与此同时,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成绩对比分析,得出了探究学习有助于提高农村高中英语教学的效果、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情趣及学习主动性、改善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及促进师生关系的改善。
【图文】:

统计图,英语学习,成就感,学生


5-1学生对探宄学习在英语学习方面成图所示的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学提高方面的相对比较认可,调查结果中不同程度的提高。具体的调查数据结果的学生之中,有37.邋2%的学生(107人)很大的激发自己的英语学习的成就感;习的方式对于自身英语学习的成就感有出探宄学习的环境下,由于学生学习自价体系多元化等原因,对于大部分学生析相关的调查问卷,我们可以看出探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在培养学生学习语课堂,高效学习需要通过探究式学习属于自主探宄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基础上进型(志,20

统计图,自我管理能力,探究学习,学生


图5-2学生对探究学习中自我管理能力的认知情况统计图逡逑根据上图的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学生对于探究学习改善自我管理能力逡逑的情况反馈比较不错,具体的调查数据结果为:在所有参与调查的天津市武清区逡逑中学的学生之中,有42.邋7%的学生(123人)选择了邋“明显提高”,这部分学生通逡逑过探宄学习有了自我管理能力显著的提升,对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重大逡逑的意义;有34.邋4%邋(99人)的学生认为“略有提高”,这部分同学通过探究式学逡逑习,能够建立起主动学习的习惯,也较好的学习效果。另外也有部分学生选择了逡逑它选项,如12.邋8%的学生选择了“无明显效果”,甚至有9.邋7%的学生认为探宄逡逑学习有悖于自己以往的学习习惯,不利于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今后在探逡逑宄式学习的实践过程中,需要对于有所注意。逡逑案例: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逡逑教师通过推广探宄学习的方法,将英语阅读课分成了学生预习、讨论、教师逡逑解和巩固四个阶段。外研社高中英语必修一Module邋2邋Highlights邋of邋My逡逑enior邋Year中,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阶段:逡逑第一阶段:通过《毕业歌》的播放让学生对所学是单词进行预习。教师向学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3.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佳琴;;合作学习中如何处理好优生和学困生的关系[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肖川;;学习的真义[J];青年教师;2016年08期

3 杨润贞;;幼儿园“方案教学”活动主题的选择[J];宁夏教育科研;2011年02期

4 舒国喜;;浅谈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狄玉虹;;浅谈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J];宁夏教育科研;2009年02期

6 范琪;;让良好的学习习惯陪伴学生健康成长[J];雅安职业技术院学报;2004年03期

7 孙红艳;;初中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J];雅安职业技术院学报;2005年04期

8 吴洪锋;;如何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左克军;;动机、动力、自信、毅力——电大“注册视听生”顺利完成学习的前提[J];南钢科技;2000年01期

10 饶群芳;;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J];雅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莉;;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中学习数学[A];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C];2019年

2 阿勒尔黑;;浅析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A];2018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3 张平;王兰启;李晓敏;韦国友;和晓聪;;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效学习的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C];2018年

4 祝青亮;洪艳;李乐桂;;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C];2018年

5 王娜;;孩子,课堂属于你们——学生是数学学习真正的主人[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四[C];2019年

6 杨华斌;;试论中学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运用研究[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四[C];2019年

7 温跃海;;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升的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基础教育“十三五”规划课题会议论文集[C];2017年

8 刘扬威;;论学习兴趣的重要性[A];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三)[C];2019年

9 ;多层次引领 让学习成为教师的习惯[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九届优秀课题成果论坛文集[C];2018年

10 胡明标;;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生 邹春霞 本报记者 雷宇;中专生尹卫东:不要仅为成绩而学习[N];中国青年报;2012年

2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白元镇第一初级中学 张利浦;教师如何有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N];山西青年报;2018年

3 记者 隋舒雨;学以致用 扎实推进“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工作[N];抚顺日报;2019年

4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人民警察训练学校副校长 龙玉平;大兴学习之风要力避“三舍”[N];人民公安报;2019年

5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学习共同体研究院院长 陈静静;通过观察学生促进深度学习[N];中国教师报;2019年

6 滨海县八滩镇中心小学 沈益亮;善用“错误”,促进有效学习[N];江苏教育报;2019年

7 丛玉芝;学习容不得弄虚作假[N];长沙晚报;2019年

8 ;创课:让学习更有意思[N];中国教师报;2019年

9 本报记者 刘亚文;为了更有意思的学习[N];中国教师报;2019年

10 石阡县第一小学 周国红;小议数学学习反思的重要性[N];贵州民族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彩虹;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人重识别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2 孙松涛;基于深度学习的微博复杂情感分类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3 闫玉光;面向异构特征空间的迁移学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4 张莹;基于自适应排序函数和深度特征学习的行人搜索算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5 张正;基于结构和判别语义嵌入的图像表征学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6 范淼;基于表示学习的知识挖掘研究[D];清华大学;2017年

7 朱越;增广信息学习[D];南京大学;2018年

8 张文鹏;免投影在线学习[D];清华大学;2017年

9 翟中华;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自监督表示学习研究及应用[D];浙江大学;2018年

10 李楠;顶序学习及其应用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玉姣;基于在线学习平台的教学交互差异对学生化学学习影响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

2 李文波;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个案研究[D];延边大学;2019年

3 何唱;高中化学学习进阶设计与实践研究[D];延边大学;2019年

4 周志凤;初中数学示错教学的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

5 崔国松;高中地理“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

6 赵萌;基于合作学习的高中可视化编程校本课程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

7 刘彩婷;促进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D];延边大学;2019年

8 田萌萌;学习域知识的熟悉程度和解释方式对初中生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

9 沈思文;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

10 燕志芳;基于学习进阶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246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6246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b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