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教师书面反馈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衔接手段运用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8 15:17
【摘要】:教师书面反馈作为英语写作教学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意义协商形成一种互动。反馈内容涉及到多个方面,如语言运用、篇章结构、技术性细节等,语篇衔接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层面。然而,在当下英语写作教学中,书面反馈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学生的语篇衔接意识也普遍薄弱。纵观已有研究,很少有学者调查书面反馈对学生衔接习得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实验研究对这一问题深入分析。本研究主要以衔接理论为指导,结合注意假说和互动假说的相关理念,重点探讨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教师书面反馈对高中生英语写作中语法衔接手段的运用有何影响?(2)教师书面反馈对高中生英语写作中词汇衔接手段的运用有何影响?为回答以上两个问题,本研究以岳阳市某重点中学高二年级两个自然班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写作测试、学生写作文本和调查问卷等研究工具,对两个班级共117名学生展开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研究。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班接受普通反馈及针对衔接的反馈,而控制班只接受普通反馈,如语法、拼写等。通过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的系统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在教师书面反馈的影响下,学生英语写作中语法衔接手段运用的次数明显增加,类型更加多样化。具体而言,学生最常用的是照应,其次是连接,最少的是替代和省略,且语法衔接及其子项目的运用范围有所扩大。(2)英语写作中学生词汇衔接手段运用的次数明显增加,就运用类型而言,重复所占比例最大,近义词次之,反义词和上下义词相对较少,但学生写作中词汇衔接子项目运用的范围有所扩大,用词更加灵活多样。研究表明,教师书面反馈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衔接手段的运用有积极影响。因此,基于衔接理论的教师书面反馈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图文】:

假说,目标语,教师,为学


以促进语言知识的习得[80]。图3-1即为“互动假说”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作用的图示。图3-1 “互动假说”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作用的图示图 3-1 非常直观地呈现了“互动假说”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模式,在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可理解性的输入,学生通过学习形成自己独有的学习体系和习得机制,因此在后期的互动中可以准确输出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的书面反馈其实就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意义协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书面纠错性语言不断地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写作文本进行启发式思考,从而使未掌握的知识变成可理解性输入,便于学习者更好地接近、理解并灵活运用目标语。同时,教师纠正性反馈为学习者提供了语言输出的机会,使他们学会运用目标语进行交流,并在课堂互动中进行意义协商

流程图,写作训练,流程图


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第 1 周),采用 2018 年全国卷 I 英语书面表达制班进行前测,,作文由两位教师依据高考英语评分标准赋分;第二阶段(始之前,笔者利用晚自习时间分别在实验班和控制班讲授有关衔接理论段的分类及其在写作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另外,在实验班详细说明衔接将衔接分类编码表粘贴在教室黑板旁边,以供学生随时参考;第三阶段验干预阶段,两个班学生需完成 4 次写作训练以保证数据采集的连贯受普通反馈及针对衔接的详细书面反馈,而控制班只接受普通反馈,如误等,每一次写作训练均需经过教师布置作文、学生写作、教师给出反师布置下一次作文几个步骤;第四阶段(第 15 周),在实验干预阶段 年全国卷 I 英语书面表达部分对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后测,收集两个班并与前几次学生语法及词汇衔接手段运用的数量与类型进行对比分析;),在实验过后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实验过面反馈的整体感知与评价,以期对写作前后测结果进行适当地补充说明即第三阶段)写作训练具体实施步骤如图 4-1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理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3.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阳;;习近平讲话中的衔接手段运用分析[J];文教资料;2017年03期

2 马冲;程蕾;;初高中数学知识脱节的原因及衔接手段[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2017年05期

3 翁颖萍;;从歌词看语篇的外在衔接手段[J];当代修辞学;2013年05期

4 高瑜;;语言辅助衔接手段在手机短信中的运用[J];新余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5 周佳萍;;浅析英汉主要衔接手段[J];新余高专学报;2010年02期

6 从范黎;;从连贯和衔接手段看不同文体[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陈淑萍;英汉衔接手段的比较与翻译[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杜仁德;论语段阅读中衔接手段的指示作用[J];佛山大学佛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5期

9 李战子;;推断、篇章连贯性和阅读理解[J];外语研究;1989年02期

10 任剑婷;;拜年短信语篇“重复”衔接手段探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于强福;;政论文体双向平行语篇指称衔接手段对比研究及其翻译[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黄虹;;语篇衔接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黄青;;特朗普就职演讲的衔接手段分析[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六卷)[C];2017年

4 赵黎明;;诗歌翻译的语义衔接——《宿建德江》及其英译本的衔接手段[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五卷)[C];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艳新;交互视阈下的英汉语篇衔接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杨一飞;语篇中的连接手段[D];复旦大学;2011年

3 高云;中国英语学习者议论文写作中语篇特征的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姜志成(NATTHAWUT SUKPRASONG);中泰国家领导人新年演讲语篇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欣雨;英汉无稿同传中衔接手段处理策略研究报告[D];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

2 钟希声;基于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的汉译英翻译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3 郑建群;教师书面反馈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衔接手段运用的影响研究[D];湖南理工学院;2019年

4 郭刘冰;英汉翻译中衔接手段的类型与翻译[D];山西大学;2019年

5 龚禹;人权白皮书中英文本中衔接手段的对比研究及其翻译[D];西南政法大学;2018年

6 林子健;英语演讲中衔接手段的交替传译策略[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年

7 唐晨媈;中国英语学习者议论文写作衔接手段的使用和发展情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8 邱晓虹;衔接手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闽南师范大学;2019年

9 陈圳;《约鲁巴妇女,工作和社会变革》衔接手段的汉译[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年

10 林秋月;英汉交替传译中衔接手段的处理方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69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669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c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