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余氏高中本国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1 01:13
【摘要】:余逊(1905年~1974年),湖南常德人,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精通秦汉史以及魏晋南北朝史,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旋即任该校历史系教授。1933年,他编撰的高中历史教科书《高中本国史》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一年后,此书更名为《余氏高中本国史》,随后几年连续再版,至1936年出版第5版。《余氏高中本国史》不仅在大陆有广泛的影响力,而且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地区也有重要的影响,许多学校将其作为基本教材。研究余氏教本,可以发扬其优点,取其精华,为当代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撰提供借鉴意义。教科书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一定时期的教科书为一定时期的政治服务,1929年4月26日南京国民政府确定了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这为余氏教本的编写提供了政治舆论上的导向;随着教科书编撰理论的成熟,许多学者纷纷开始独立编撰教科书,1932年,教育部制定了《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余逊先生据此标准编撰了高中本国史教本;推陈出新的新史学理论以及在中国落地生根的唯物史观为余氏教本的编撰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研究《余氏高中本国史》的内容,可以对教科书的正文系统以及辅助系统分别进行探析。在对正文系统的分析中,着重对余氏教本的历史分期、编撰方法以及文字的排版进行了分析。余逊先生将中国史分为上古史(公元前三世纪初以前)、中古史(公元前三世纪初——公元十七世纪中)、近世史(公元十七世纪中——二十世纪初)和现代史(公元二十世纪初——公元二十一世纪)四个时期,在每段时期内都论述了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内容,以供高级中学的学生学习使用;《余氏高中本国史》采用通史的体例治史,涵盖的内容网罗万千、贯通古今,在编排方法上,采用章节体的组织形式;《余氏高中本国史》一书采用竖版印刷,大小字组合排列,清晰明了,大字部分是每章的正文,同时这也是学生们必须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小字部分是对正文部分的注释,被置于每节正文的后面。在对辅助系统的分析中,重点对标题、图表以及注释进行了分析:正副标题的结合凸显了本节的重点内容,既科学又严谨,但是同时也存在着标题过长的问题;余氏教本共收录图表23幅,图表类型多样,以历史地图为主,对部分图表的创新性应用能够起到整合知识的作用;余氏教本大量使用注释,部分对教材中的特有名词作出了解释,部分对文本的来源作出解释,还有一部分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余氏高中本国史》作为一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科书,虽然囿于时代,但瑕不掩瑜,仍有诸多特色,如注重叙述,不掺议论;表述严谨,选材考究;注重家国情怀的渗透;闪烁着唯物史观的光芒等。新一轮历史教科书改革的火焰正烈,我们或许应多借鉴一下以往的成果,取其长,避其短。《余氏高中本国史》作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产物,仍然可以引发我们对当代历史教科书编撰的思考:教科书选材要贴近学生、贴近社会;教科书的编写要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等。
【图文】:

《余氏高中本国史》研究


余逊②

《余氏高中本国史》研究


胡适到辅仁大学讲演后与教师合影(前排右三为胡适,第二排左二为余逊)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3.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史海永;;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之演化轨迹探析[J];考试周刊;2011年25期

2 刘超;;古代与近代的表述:中国历史分期研究——以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为中心[J];人文杂志;2009年04期

3 刘超;;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以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为中心[J];学术月刊;2007年06期

4 臧嵘;我国五四运动到大革命时期的历史课本[J];课程.教材.教法;1983年05期



本文编号:26907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6907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d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